張偉
摘 要:啟發、提高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就是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欲望和動力。在美術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從自身做起,更新觀念,改革教學方法,以最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和動力,才能創造出更好的教學成績。
關鍵詞:美術教學;興趣激發;啟發式教學
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習、探索真理的欲望。”愛因斯坦也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人們積極探究某種事物的認識傾向,啟發、提高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就是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欲望和動力。新課改提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在美術教學中,學生產生了學習興趣,就能變被動為主動,變消極為積極,就會以最大精力最有效地學習、掌握、運用相關的知識技能,并較好地完成作業,這對提高美術教學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作為一線老師,所肩負的責任更大,作為美術老師,要認清自己的工作意義和擔負的責任,應該從傳統的、舊的教學模式里走出來,解放教育思想,尊重科學,切實從實際行動上改革美術教學方法,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以下幾種教學方法就能很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一、啟發式教學
啟發式教學就是充分發揮學生的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獨立思考問題,從中培養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從而激發學習的興趣。比如命題畫《家鄉美》,老師可以先問學生:喜不喜歡自己的家鄉呀?你的家鄉都有什么景色呀?教師還可以用多媒體展示全國乃至世界美麗的家鄉圖片,通過提問引導學生對家鄉的認識和回憶。最后老師說:想不想把它畫出來呀?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就被調動起來了。
二、參與性教學
探究性學習中,師生互動、各抒己見,求同存異,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中老師可以讓畫得好的學生到黑板上作畫,當場演示給其他同學看,既直觀,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或者師生共同完成一幅畫,讓學生大膽參與并展現自己;點評學生作品時讓學生之間先互評,再讓學生自評。給學生時間和機會參與教學,讓他們有學習知識的主動權、自主權,師生合作協調、相互學習,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演示法
美術教學中的演示法是老師在課堂上邊講邊畫的教學方法,它是實際示范操作與語言解釋相結合,按正確的步驟和方法完成繪畫。學生一邊聽一邊看,可以直接觀察、接觸到老師的畫面,從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教師還可以在講新的繪畫種類之前找些好的范畫,展示給學生欣賞。學生看到這么美的畫面一定很感興趣,同時,也會初步了解和認識它的繪畫效果和方法。演示教學法在美術教學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它既直觀,又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四、實踐式教學
教學不應該只是站講臺的教學,特別是美術教學更應該讓學生走出教室,走向自然,欣賞小橋流水、藍天彩虹、紅梅和白雪、怪石奇峰……清代王夫之說:景中生情,情中含景。這樣的情境激勵,學生才能做到“景中有畫,畫中有景”。鄭板橋畫竹,就是由于他非常愛竹子,在竹園里經常觀看,才賦予竹子以情感,才有“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到“畫中之竹”。比如,學習風景繪畫時,老師可以領著學生到大自然中去,讓學生親身體驗,去發現美、表現美。從實際教學中可以看出,實踐式教學非常受學生的喜愛,不但能激起學生的繪畫興趣和熱情,而且能豐富學生對世界的了解和認識,增長知識。
五、情境激勵法
情境激勵法是在教學中老師為學生精心選擇和設計一定的充滿感情色彩的情境,以激勵學生表現物象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的方法。如,老師在上創作課時,可以聽貝多芬的鋼琴曲《黎明》,那短促跳躍的節奏和明亮靈巧的快速音階,描繪萬物蘇醒、生機勃勃的情景,充滿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贊美。又如,我國唐代柳宗元的《江雪》,全詩僅四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還有“春風又綠江南岸”“紅杏枝頭春意鬧”等等,真是詩情畫意。這些都可以先讓學生欣賞,通過情景的激勵,激發學生繪畫的興趣。
六、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是現在教學中應用很廣泛的教學設備,既直觀又生動,知識易接受又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多媒體教學是現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除了日常教學以外,老師還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慶祝節日舉辦畫展;定期舉辦學生交流畫展;舉辦學生電腦繪畫大賽;制作手抄報以及教室美化等,老師要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并對每一次活動進行總結、評價,對表現好的學生進行表揚,對學困生進行鼓勵。學生在活動中不但能展示自己的才藝,還能大大提高自信心和學習美術的興趣。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興趣。”學習興趣的激發、維持和強化,主要靠老師,老師應該本著教好書育好人的態度,多想一些好的激趣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培育更多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