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秋菊
摘 要:語篇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獲取語言信息,提高英語運用能力的重要方式。探究小學英語低年段語篇教學的有效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提高語篇教學的有效性可以幫助學生將零散的知識點整體化,使學生系統化地掌握英語知識。從新課程理念出發,結合教學實踐經驗,談談小學英語低年段語篇有效教學。
關鍵詞:低段英語;語篇教學;有效性
語篇教學是指將單詞和句型的教學放在具體的語境中,主張把單詞融入句子中教學,從整體入手,展現給學生完整的語言概念。其核心理念在于教師創設具體的教學語境,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語言,掌握語言的使用規范,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是對單詞和句型進行單獨的講授,雖然為學生掃清了語篇學習障礙,但卻破壞了語篇的語境和內容的連貫性,學生的英語學習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提高語篇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在整體中感受語言,提高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筆者結合實踐談談語篇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結合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能力,要區別于高段語篇教學設計,低段的語篇教學應更直觀、更有趣味、更簡明扼要,讓學生樂于接受,從而培養其語篇意識,走出“蹦”單詞的尷尬境地,走近語篇。
一、精心預設,有效預習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有效的預習可以讓學生對知識有一個整體的掌握,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有目的地進行學習。因此,課前預習對學生的英語學習具有非常大的幫助。但是語篇教學篇幅較長,詞匯和句型較多,如果在學生沒有預習的情況下直接導入新課,很多學生會跟不上教學進度,甚至逐漸失去學習興趣和信心。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聽錄音和跟讀的基礎上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并將不理解的句子標記出來,在課堂教學中重點學習。教師也可以給學生提出幾個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找出答案。這樣使學生先對教學內容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從而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有目的地進行學習,提高語篇教學的有效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創設情境,突破重點
創設情境是語篇教學的重要方式,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能引導學生在具體語境中學習詞匯和句式,才能提高學生對語言的運用能力。因此,在小學英語低年段語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方式,給學生創造條件,幫助學生突破重點和難點。另外,教師要根據教學的需要,創設適合學生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情境中得到充分的激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使語篇教學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從而提高學生對語篇的理解能力,實現課堂教學目標。
如在教學What time is it?一課時,筆者先給學生展示了一段描述clock的語言,然后讓學生根據描述來猜,在反復斟酌語言的基礎上學生頭腦會出現謎底clock(鐘)的形象及其聲音。這樣不僅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給學生創設了有效的教學情境,對課堂教學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問題引領,語篇探究
通過巧妙的提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探究的積極性,還能通過層層提問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是提高低年段語篇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語篇教學中,教師應該在準確把握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給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通過提問或任務活動引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探究語篇的欲望,從而提高語篇教學的有效性。如在教學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一課時,筆者在引導學生學習整篇文章后,組織學生對本篇文章的語篇內容進行提問和搶答,并進行計分比賽。提出一個問題得三分,答對加一分,這樣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用提問的方式使學生加深了對語篇的理解程度,提高了語篇教學的有效性。
四、開放拓展,讀后延伸
語篇教學需要設計多維度的活動,以強化學生對語篇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閱讀中掌握的材料,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總結或者復述,既能提高學生對語言的靈活運用能力,還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從而實現語篇教學的目的。如筆者在講完課文后,讓學生進行總結練習,并在課后作業中要求學生對課文進行仿寫。這樣對語篇教學進行有效的延伸,使學生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在課下進行鞏固和復習,從而更牢固地掌握知識。
綜上所述,低年段語篇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部分。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語篇內容,還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提高語篇教學的有效性和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使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知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李陸林.在對話教學中實施閱讀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小學教學設計英語,2013.
[2]劉建清.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策略探析[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