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永紅
摘 要:在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的情況下,素質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所以,通過綜合實踐課,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成為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重點。通過簡要分析小學綜合實踐課教學的重要性,指出提高小學綜合實踐課教學效果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綜合實踐課;重要性;策略
作為一門新興的開放式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的主要特征是讓學生通過自主活動,從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旨在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所以,在新時期充分認識到開展綜合實踐課教學的重要性,合理開展綜合實踐課,成為小學學校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之一。
一、小學綜合實踐課教學的重要性
1.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綜合實踐課是以活動為主的一門課程,能夠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研究對象,在具體的活動中發現問題,充分發揮學習主體作用,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促進他們的發展與進步。
2.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綜合實踐課比較重視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而且在開展綜合實踐課活動時,很多教師通常會使用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一起研究課題、實施計劃,促使學生在分工合作的過程中掌握溝通技巧,擁有組織能力和合作能力。
3.培養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
在信息時代,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是衡量人才能力高低的一項重要指標。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需要通過問卷調查、參觀、訪問或者上網等方式,獲取信息,并且根據信息的種類,進行整理和處理,以完成自己的課題,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會逐漸提高。
二、小學綜合實踐課教學的有效策略
1.結合教材內容,合理制定活動目標
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限,動手能力不強,在以往的活動過程中,教師通常對活動過程都是一手包辦,沒有充分給予小學生挑戰問題的機會,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這一科目開設的意義。為了真正解決這一問題,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并結合教材內容等合理制定活動目標,指導他們運用理論知識,嘗試著分析、處理、解決難度較小的問題,激發他們的抗挫折意識,提高抗壓能力。在實踐中,要給學生留出充足的活動范圍和活動時間,引導學生動手、動腦,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動手能力和合作能力,促使學生能夠遵守組織紀律,完成活動任務,以提高教學的質量,提升綜合能力。例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讓他們自己去了解市場上各類鉛筆盒的材料、價格、圖案以及使用時間等,以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豐富生活經驗,進而提高認知水平。
2.創新活動形式,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小學生的思維活躍,但自控意識薄弱,集體意識不強,所以,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采用多元化的組織形式,激發他們的積極性,提高參與程度。可以帶領學生在放學后、雙休日或者課余時間等在區域較大且安全的地方活動,引導他們運用計算、寫作、攝影等方式收集、處理信息。
3.科學評價實踐成果,增強學生的信心
小學生有一定的好勝心,希望能夠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贊賞。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適當進行鼓勵和獎賞,正確引導他們積極向上,適當進行評價,以充分調動他們的參與熱情,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例如,教師可以設立“最大進步獎”“最佳設計獎”“資料搜集王”等獎項,鼓勵小學生進行實踐活動,以充分調動他們的實踐熱情,鼓勵學生遇事多動腦、勤動手,提高綜合實踐教學的效果。同時,在活動中,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參與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處理方法等,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和改進,提高學生的活動能力。
4.合理選擇教學資源,培養學生的實踐興趣
綜合性、實踐性是綜合實踐課的主要特點,這也就決定了教師需要結合課程特點,合理多樣化地選擇教學資源。例如,教師可以開展“家鄉土特產”“我喜歡的家鄉歌曲”等活動,讓小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生活,進行收集、整理,以全面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將生活與學習結合,達到課程開設的目的。
總之,綜合實踐課是小學教育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是提高小學生綜合能力的必要途徑,所以,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小學教師應該重視綜合實踐課教學的重要性,根據小學生的發展需求,合理開展綜合實踐課教學活動,科學選擇教學資源,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夢園.小學綜合實踐課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6,3:19.
[2]張瑞鳳.小學綜合實踐課教學設計[J].時代教育,2016,20:227.
[3]李增皓,侯俊美.小學綜合實踐課教學策略探討[J].中小學電教(下),2011,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