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會芳



【教學內容】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引起興趣
同學們,“分類”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存在。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個分類的例子,我們一起去看看它們分得是否正確?為什么?
1.四(5)班的學生可分為瘦的和矮的。(不正確,因為標準不統一)
2.同學們的鉛筆盒的顏色有紅的、綠的、藍的。(不正確,因為有遺漏的顏色)
3.教室里現在有男的、女的和老師。(不正確,有重復的現象)
[設計意圖:分類是數學中最常用的思維方法,必須遵循同一標準、無遺漏、不重復等原則。本環節巧用學生熟悉的實例來復習分類的標準,既讓學生明白分類的標準,又為本節課探究三角形分類做了很好的鋪墊。]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揭題。教師課件出示7幅生活中所應用的三角形的實物圖,先引出課題并板書,再讓學生猜一猜這幅畫中的圖案像什么?(課件展示由9個三角形組成輪船)你能按一定的標準給它們進行分類嗎?說說你準備按什么方法來分類?
2.操作感知。
讓學生打開1號學具袋。(內裝有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紙片共9個,并編上了序號。告訴學生兩人為一小組進行分類,記錄好分類的結果)
3.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探究情況。
4.反饋。
(1)按角分。
①第一類三角形中都有一個角是鈍角,第二類三角形中都有一個角是直角,第三類三角形中的角全部都是銳角。學生匯報時,教師請學生將這三類三角形有序地擺放,并在小組內說說為什么這樣分?同時給所分的這三類三角形起名字。然后師生對照剛才所分的9個三角形,共同查看有無遺漏、重復的現象。
②用韋恩圖表示三角形按角分類的結果。(如圖1)
③從角的角度看,還能找出不同的三角形嗎?(讓學生感受到從角的角度分,有且只有這三類角,并學會用不同的形式表示每種三角形和所有三角形的關系)
④出示直角三角形,介紹直角邊和斜邊。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打開2號學具袋,測量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與斜邊的長度,并通過觀察得出直角三角形的斜邊大于任意一條直角邊。(讓學生進一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特性)
[設計意圖:新課程提倡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本環節讓學生親自動手分類,并根據這些三角形的特征起名,既使學生全面認識三角形角的特征,又深刻地領悟其中蘊涵的分類標準,最后用韋恩圖表示出三角形按角分類的結果,滲透了幾何思想。]
(2)按邊分。
①請各小組學生在黑板上展示并介紹:一類是三條邊都不相等的三角形,起名字叫不等邊三角形,一類是兩腰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第三類是等邊三角形。(其他小組的學生根據匯報情況進行驗證)
②在小組內說說什么是不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
③介紹等腰三角形。
④借助課本,讓學生自學“腰”“底角”并測量腰的長度和底角的度數,說說你發現了什么?(等腰三角形的兩腰相等、兩底角也相等)
⑤自學等邊三角形,知道三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邊三角形或正三角形。
⑥等邊三角形的三個角都是什么角呢?學生測量(學生認識到等邊三角形必定是銳角三角形),并知道等邊三角形是一種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所以三角形按角分類時應分為不等邊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
⑦用韋恩圖表示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包含關系。(如圖2)
[設計意圖:本環節我放手讓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匯報分類標準,其他學生驗證匯報結果,并用韋恩圖概括出三角形的分類及它們的包含關系,然后通過自學等腰、等邊三角形的概念,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操作中探究,合作交流中領悟三角形的分類。]
三、鞏固練習,實踐應用
1.分一分
哪些是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邊三角形、等邊三角形。
2.猜一猜:在一個信封中將三角形的一部分遮擋住,只露出一個角,讓學生根據這一個角猜測這個三角形可能是什么三角形?
(1)只露出一個鈍角(這個三角形一定是鈍角三角形)
(2)只露出一個直角(這個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3)只露出一個銳角(這個三角形可能是銳角三角形、可能是直角三角形、也可能是鈍角三角形)
[設計意圖:通過分一分、猜一猜讓學生明確判斷是哪類三角形時不能只看一個銳角,還要看看其他的角,才能夠確定是哪類三角形。進一步鞏固了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的特征,形成新的技能,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又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四、拓展延伸,內化提高
1.只剪一刀同樣的一個平行四邊形,只剪一刀,分別剪成兩個鈍角三角形和兩個銳角三角形。
2.送三角形回家。(說出PPT圖片中各種三角形的名字,然后點擊其三角形)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動手剪一剪,不僅使他們體會到數學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又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同時也最大限度地發揮了他們的才智和潛能。以游戲送三角形回家,讓學生在激情高昂的情緒中回顧了本節課所學內容,升華了所學知識,達到了回味無窮的效果。]
五、課堂小結,明晰思路(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