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
摘 要: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提問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可以體現教育目的,突出教學重點,實現難點突破,在語言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分析了幼兒園語言教學中提問的現狀,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幼兒;語言教學;提問
一、針對性的提問,讓幼兒“想思”
首先,教師要善于抓住文學作品中有利于激發幼兒想象的因素,從而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而且提出的問題不宜過多,要能夠激勵他們主動去聯想、想象、創造,使幼兒能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徑來探索問題的多種可能性。
例如:在語言活動《春天的電話》中,小胖熊被“轟隆隆”打雷聲驚醒了,推開窗戶一看,發現春天來了,這時教師可以這樣引導幼兒:“請你來猜一猜小胖熊會怎么做呢?”這是一個發散性的問題,幼兒可以進行大膽的聯想和想象,從不同的角度出發來思考問題,而教師要針對幼兒的回答及時給予評價。這樣既有利于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同時又能使幼兒得到心理上的滿足感,激勵他們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其次,教師在教學中提出的問題要緊扣文學作品、教學目標、重點、難點,要根據自己班級幼兒的實際情況來確定,由淺入深,逐層深入展開,使幼兒一聽就明白,知道怎樣去思考,怎樣來回答。一個班級每個幼兒的能力和發展水平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就要求教師的提問盡量做到全面關注幼兒,使每一層次的幼兒都積極地思考,進而展開討論。幼兒的學習是幼兒自己主動去學習的過程,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起到的是啟發、引導幼兒去學的作用,當提出一個問題以后,教師要不斷地鼓勵幼兒積極開動腦筋去思考,并用連貫、完整的語言大膽地講述出來,同時教師要啟發他們從不同的角度來進行思考。
二、啟發性的提問,讓幼兒“想說”
教師提問不能出現知識性的錯誤,不然幼兒會接受老師錯誤的知識,特別是科學、數學活動是非常嚴謹的,同時提問也不能偏離教學目標,問題提了一大堆,卻和學習的內容無關,這樣的活動會使幼兒無所適從,不知道如何來回答教師的問題,也不能達到預期目標。教師在活動過程中設計的提問要有助于完成教學的重難點,開拓幼兒的思路,從而提高教學活動質量的,而不是隨隨便便,想提什么問題就提什么問題。
例如:在語言活動《小猴賣“0”》的提問:①小猴是百貨商店的售貨員,一天,店里來了誰?手里拿著什么?②小猴看到顧客手里拿著畫有一個圓圈的紙片,它會怎么想,又會怎么做呢?③請你來猜猜,五位顧客到底想買什么東西呢?④小鴨說要學游泳,你猜到它想買什么了嗎?為什么?教師要引導幼兒仔細地傾聽教師講述的故事,讓幼兒動腦筋,發揮對圓形物體的想象,最后再根據故事中五位顧客的話猜出到底是什么圓形物體,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他們進一步猜測的愿望。
啟發式提問可以促進幼兒創造性思維、發散性思維的發展,教師啟發式的提問可以幫助幼兒開拓思路,使幼兒有可能對同一個問題做出多種回答,引起幼兒積極動腦筋作答的興趣。啟發式提問是靈活的、多變的,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如果能靈活地運用啟發性的問題,就可以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充分調動幼兒主動學習文學作品的興趣。
三、層次性的提問,讓幼兒“樂思”
教學提問要考慮不同層次的幼兒,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如有的幼兒注意力集中,思維活躍,能力較強,對他們的提問就應具有一定的難度和靈活性,讓他們積極思考后回答;中等能力的幼兒,對他們的提問就得降低難度,重在讓他們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見解;而對于能力相對弱的幼兒,就要針對一些最基本的教學內容進行提問,并根據他們的回答情況進行補償教學,幫助這些幼兒恢復自信,提高學習興趣。教師要根據幼兒的特點來選擇恰當的提問方式,從而使每個幼兒都樂于主動地回答問題,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
例如:《小蝌蚪找媽媽》的問題是“小蝌蚪把哪些動物當成了自己的媽媽?這個問題簡單,教師讓較膽小的幼兒回答;而發散性問題“小蝌蚪的媽媽究竟是誰?為什么小蝌蚪和媽媽長得不像呢?”就請表達能力較強的幼兒回答;需要歸納、總結類的問題,如:“小蝌蚪為什么問了那么多動物都沒有找到媽媽呢?”就請概括能力強的幼兒回答。在這樣高、中、低三個不同層次的提問中盡量使每一個幼兒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四、開放性的提問,讓幼兒“樂說”
例如:在語言活動《秋天的雨》中,我提出:“秋天到了,給我們送來了很多美好的‘禮物,想一想秋天是什么樣的?請你用一句話來描述秋天的樣子。”等問題,有的幼兒回答:“秋天里小草變黃了,樹葉也變黃了。”有的幼兒回答:“秋天的小樹葉從大樹媽媽身上落下來了。”還有的幼兒回答:“秋天蘋果熟了、橘子熟了,有好多水果都熟了。”我根據幼兒的講述進行小結:秋天真美,樹葉變黃了,水果成熟了,莊稼也熟了……我根據幼兒對秋天的生活經驗,提出問題進行回憶,讓幼兒談談他們對秋天的已有認知,為深入理解散文做準備。
幼兒期是思維異常活躍,求知欲最旺的時期,教師的責任就是要引導啟發幼兒積極動腦筋,勤思考,從而獲得知識和經驗。因此,教師的提問應有啟發性,啟發幼兒聯想、想象,激勵幼兒創造,從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途徑找出不同答案,提高幼兒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袁愛玲.幼兒園教育活動生態現狀剖析[J].學前教育研究,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