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艷菊
那天,來咨詢室求助的是一男孩子,說他沉迷于網絡游戲,但面臨高考,自己知道應該好好學習,也想改掉愛玩游戲的毛病,但嘗試了很多方法,都沒有成功,為此感到很苦惱。
這是典型的問題性網絡使用的例子。實際上,由于現在是“網絡社會”,很少有人能夠長時間離開網絡。什么樣的行為才是問題性網絡使用呢?問題性網絡是指個體長時間和高強度地使用網絡,導致不可抗拒地延長使用時間,由此對個體的心理狀態、家庭生活、社會功能等方面產生消極影響。
問題性網絡使用在青少年中較為常見,具體表現有以下兩方面:①心理苦惱。存在問題性網絡使用行為的青少年會表現出學業困難,使其感到擔心、痛苦、煩躁或情緒低落,同時也會伴有焦慮或抑郁等不良情緒體驗。②生理不適。長時間、不合理地使用網絡會導致視力下降、肩背肌肉勞損、睡眠剝奪以及免疫功能變弱等問題。
名詞解釋
問題性網絡使用,俗稱“網絡成癮”或“網癮”。但問題性網絡使用是否真的構成成癮行為,目前還有爭議,故稱之為問題性網絡使用更加科學。
問題性網絡使用有性別差異
男性和女性在問題性網絡使用上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研究顯示,從時間上來看,男性和女性在平均每天(包括工作日和周末)的上網時間上不存在差別;但在網絡使用偏好、意志控制水平及問題性網絡使用的人數方面,則有著顯著差異。
首先是網絡使用偏好上的差異。女性在網絡使用中更熱衷于娛樂、搜索、網絡課堂、個人主頁或空間,以及購物消費等;而大多數男性熱衷于網絡游戲活動。其次是意志控制水平方面的差異。相比男性,女性在網絡使用上的意志控制水平更高。第三是大多數問題性網絡使用的個體為男性,而女性較少。
雖然男性和女性在總體網絡使用時間上沒有差異,但男性的問題性使用更多,這可能是因為男性的網絡使用在內容上具有更多的排他性和不可抗拒性。從參與一個較為激烈的網絡游戲中離開,比從觀看一個娛樂節目中離開難度會更大,因為前者的參與度更高,給個體的刺激和“回報”也要更大。
問題性網絡使用往往只是“表象”
現實生活中,的確有一些青少年會在網絡上花費較多時間和精力,影響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但這并不意味著沒有網絡,這些青少年就能夠如家長、老師、社會所期望的那樣去學習和生活。網絡使用問題更多是一個結果,沒有網絡,也會有其他事物成為青少年逃避現實或與現實相對抗的方式。
因此,處理和對待青少年網絡使用問題,實際上是一個如何來理解青少年的問題。早些年,老師和家長會對少男少女的交往如臨大敵,覺得一旦早戀天就會塌下來,但隨著時間發展,整個社會對早戀的態度已經要溫和很多,社會也認可了堵不如疏的道理。問題性網絡使用和早戀其實類似,家長自己對網絡的使用很多時候并不少于孩子,只是他們能夠克制,不至于影響工作和生活。
男孩女孩“戒網癮”方式不同
由于問題性網絡使用存在性別差異,家長的引導也應有所不同。同性家長對孩子可能會有更多的作用,也即作為某種榜樣的存在,父親作為兒子的榜樣,讓兒子學習如何成為一個男人,一個強大的、有擔當的男性;母親作為女兒的榜樣,讓女兒學習如何成為一個女人,一個強大的、有自我價值感的女性。這對預防和消除問題性網絡使用有好處。
男孩多數玩的是大型的競技類網絡游戲,家長首先可以去了解具體網絡游戲的內容,能夠和孩子進行討論;另一方面還需要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即他們對自由、對幻想世界的需要。女孩多是觀看一些影視,玩一些娛樂小游戲,以及網上聊天,家長同樣需要了解她們的內心世界,女孩子的情感更細膩,有更多幻想內容,包括青春期的惆悵、孤獨、迷茫等,家長需要耐心、細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