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芳
【摘要】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難點,但是傳統的語文教學往往輕視寫作環節,甚至沒有必要的方法指導,只是給出話題范圍讓同學們寫,這樣練習再多也沒有特別的提升。為此,筆者通過本文說一下高中語文教學中應該怎樣指導寫作教學。
【關鍵詞】高中語文 寫作需求 積累 閱讀 批改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9-0048-01
寫作表達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但是縱觀我們的中小學語文教學,會發現很多同學都反饋寫作不好把握。但是寫作難嗎?筆者認為,未必是難,而是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多注重基礎字詞句的記憶和脫離學生實際的分析和理解,這樣就讓語文學習與學生認知和表達脫節,不能有效整理積累的語文知識,無法用來進行表達和輸出。新課標教材似乎也認識到了這一點,不但豐富了閱讀教材的內容,還增加了表達教學環節。那么,我們在實際教學中應該怎樣做呢?我認為首先要激發興趣,讓孩子們想寫,然后再給與方法指導,這樣才能讓同學們循序漸進地提升寫作技能。鑒于此,下面我們就結合教學實踐談幾點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方法:
一、以靈動的話題激發學生寫作需求
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技能,首先要喚起學生主動寫作的欲望,只有外因和內因共同作用,同時才能達成目的。通過調查,很多寫作不好的同學,就對寫作已經喪失了興趣,進而喪失了信心和參與欲望。因此,要想喚起學生的寫作需求,我們就得設置開放性話題“撬開學生的口,驅動學生的手”。我們以記敘文和議論文為例說一說如何改善這一現象。
1.記敘文
記敘文是最常用的文體,也是從小學階段就開始接觸的寫作方式。但是傳統的寫作教學往往給學生很多規定,刻意要求他們上綱上線,拔高思想,這不但會讓學生喪失寫作興趣,還會讓他們養成死搬硬套的寫作毛病。所以要想喚起學生寫作需求,我們就要放開“緊箍咒”,敢于讓孩子們寫自己看到、聽到和想到的,故事表達完整即可,不要必須拔高什么思想,這樣就順應了學生的認知和理解,他們就樂于動筆“我手寫我想”。這種情況下,我們只需要結合實際情況給與一些技巧指導,他們就很快主動吸收。可以說,主動性一來,思維就打開,這樣的作文能差得了嗎?
2.議論文
議論文也是比較常見的寫作文體,語文考查中也總有議論文分析、理解和寫作表達的內容。但是同學們普遍感覺議論文沒有故事情節枯燥乏味,“別說寫了,議論文我讀都讀不下去”。實際議論文真的那么枯燥嗎?實際這也是教法失當。這就要求我們教學議論文過程中要注意結合學生的認知和情感,可以提出學生必將感興趣的話題讓他們進行口頭討論,然后再整理成書面文字。最后,我們再問同學們:“議論不覺得枯燥嗎?怎么討論那么熱烈?看這些論據頭頭是道啊,還敢說不會議論文?”通過這樣一番鼓勵性點評,讓同學們產生好奇心,然后我們再指導他們結合自己的論據發言整理成議論文,這樣同學們就能很快掌握議論文的寫作技巧。
二、拓展語文豐富知識積累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同學們素材、詞匯和語文相關知識等掌握比較少,那肯定不能滿足自己的表達需求,成了茶壺煮餃子——有話說不出。所以,提高寫作首先要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一方面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整合教材,發散思維,深入挖掘經典課文的表達技巧,然后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和體驗來積累真實的材料。另一方面,我們還要指導學生拓展課外閱讀,讓同學們吸收和掌握更多的寫作技巧和字詞用法等基本寫作素材。
例如教學魯迅先生的《祝福》后,我們可以鼓勵同學們拓展閱讀魯迅先生的其他作品《啊Q正傳》、《狂人日記》等。可以通過《故鄉》《祝福》讓同學們學習記敘文表達技巧,通過《論雷峰塔的倒掉》和《拿來主義》,等來學習議論文的寫作技巧。當然還可以對比同時代其他作家的作品……如果平時教學中都注意啟發學生進行拓展閱讀和對比理解,那學生就能對寫作技巧吃透、學精,使作文水平再上一個臺階。
三、指導自改互改進行自我提升
學生是語文的學習者,文章很難做到一氣呵成,立馬可待。即便是大文豪如曹雪芹寫《紅樓夢》也經過了“批閱十載,增刪五次”,所以培養寫作能力,還要指導學生進行評改。教學過程中,首先我們要指導學生展開互動欣賞與點評,這樣才能充分學習他人的長處彌補自身的不足。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組織大家共同評改;也可以選出重點的幾篇文章然后進行集體交流修改。修改的要求應該包括:(1)修改基礎問題,包括字詞句子的問題。(2)主題問題。包括作文選材是否恰當、新穎,中心是否明確,還可以對語句特色、寫作特色等。(3)寫上鼓勵化的評語,共同進步。修改習慣的養成能夠使得學生正視寫作的方法,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把修改作文看作一種思維過程,養成自己改的能力,這是終生受益的。
本文是我對高中寫作教學的幾點心得體會。總得來說,要想提升寫作技能,首先就要從主觀上提升學生的寫作欲望,然后再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指導,這樣才能讓寫作不空洞,才能言之有物,豐富表達。
參考文獻:
[1]石云;高中語文教師對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J];《小作家選刊》,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