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階段是人從校園過渡到社會的重要時期,大學生在身體與心理的雙重發展上趨于成熟階段。在這一階段,個體的情緒情感雖平緩穩定,但由于面臨畢業,就業壓力的迷茫時期,還是會出現些許的心理健康問題。情緒智力研究的新領域——元情緒,它具有完善的識別,預見,調控,合理表達的控制情緒系統。心理健康水平,以及適應程度強等優勢的高心理資本擁有者更加適應現代性社會,而積極心理資本作為新世紀以來的研究熱點,在大學領域內的相關研究相對過少,本文旨在研究大學生積極心理資本和元情緒以及社會適應三方面的關系。
【關鍵詞】大學生 積極心理資本 元情緒 社會適應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9-0181-02
一、 元情緒
(一)元情緒的概念
元情緒是自我本身的知覺,檢查,監察與自我調控能力的能力,并具有能對自身情緒的起源,經過,發展到最后的結果有著強大的分析理解能力,是本我對自身與他人的情緒進行觀察,理解,描述,對情緒掌控的過程。
(二)元情緒的測量工具
元情緒量表是Salovey等學者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制作的,此表內囊括了五個維度,分別是,對情緒的態度,針對本我對自身情緒生成的源頭,過程,結果所抱有的看法;情緒調節,針對本我對于自身情緒作出合理的調控能力;情緒注意,針對本我對自身情緒的注意關注度;情緒清晰度,針對本我識別并清晰自己情緒的能力;情緒融合,針對本我情感上與自己真實想法融合的契合度。而經過周密的研究與分析后,Salovey在原有的量表內精煉到三個元素:情緒恢復、情緒注意與情緒清晰度。元情緒量表有三十個題目,均按照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等五級計分制,由于其本身擁有極高的可信度與有效性,得到國內大批學者的青睞[1]。
二、積極心理資本
(一)積極心理資本的概念
21世紀初期,Luthans等研究人員對積極心理資本做出了四方面定義:樂觀,自我效能,希望與韌性,而核心的積極心理資本是由這四方面重要因素構成,是本身保持這種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樂觀是一種向上的狀態與積極的精神,它對任何事物都起到正能量的推動性效果;韌性是針對本我在遇到挫折與困難時所展現出堅韌不拔的精神,這種精神可以使得自身在困難局面能快速恢復自身與環境之間好的聯系,自我效能針對為表現本我在面臨任務與挑戰時認為自己是否會成功的信念和感覺,它是針對事件的結果進行提前判斷以及自我評價的能力;而希望則是一種對目標鍥而不舍的精神。
(二)積極心理資本的結構與測量
從積極心理資本的學說首次提出以來,由于在各國研究學者研究針對的對象上存在著,文化,視角,背景等種種因素的差異,從而在心理資本的組成因素方面存在著不同爭議,暫未形成一個統一的觀點,目前主流的學說有:多維度說、二維度說、三維度說、四維度說。
三、社會適應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指的是自我與周邊環境的協調與控制能力,最早是由著名的生物學家達爾文提出,而后期隨著社會的發展,這個理論逐漸被帶入到社會領域,產生了社會適應的說法。同樣也存在著心理學范疇的社會適應理念,有些學者認為,社會適應是由心理適應與社會文化適應兩者共同組成,心理適應是針對自我的心理健康數值和對社會環境的協調程度。而社會文化是針對自身為了認知社會所學習的社會技能[2]。
四、大學生的研究情況
(一)大學生積極心理資本
大學生的積極心理資本水平普遍偏高,在這其中,韌性的平均分最高,然后是自我效能,樂觀與希望。結合這樣的結論,原因在于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居民生活滿意度中等偏上,對素質教育的力度不斷加大,既注重成績,又兼顧心理健康,所以心理資本水平偏高。
(二)大學生的元情緒
大學生的元情緒整體水平極高,在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不斷與國際社會交流溝通,社會對于個體情商要求極高,而在性別差異上,在表達情緒與識別情緒兩個方面上,女生得分明顯高于男生,而在情緒調控方面,女生明顯低于男生,這一結果可以推論為。男生普遍發育期晚于女生,男生性格粗線條,而你生相對比來說較為細膩,所以女生在這方面顯著高于男生,而在調控情緒方面,因為男生對情緒關注的較短,發泄的方式多種多樣,比如,打電子游戲,運動等方式,所以,同樣的困擾男生會比女生更早的走出來。
(三)大學生的社會適應
大學生社會適應的水平良好,在學校適應最高,而家庭適應相對略低。而在性別方面,男生的社會適應能力要強于女生,在社會適應上有著顯著的差距,在大學之后,男生的發育要較快與女生,由于性格比較粗線條,所以在遇到挫折與困難面前,男生更勇于面對。所以男生在這個維度上的分數要高于女生。
結論:大學生的研究工作相對來說還是較少,在大學期間,提高學生的積極心理資本養成樂觀向上的心態,在面對挫折,有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品格。在即將走入社會競爭中的大學生們,對崗位上的競爭力起到關鍵性的作用。所以,適當增加積極心理資本的培訓與教育必不可少。長期堅持下來,在面對未來的人生的以后,會擁有一個更加樂觀向上的心態。
參考文獻:
[1]穆俊廷.中學生積極心理資本與元情緒及社會適應的關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
[2]衛宇,高云鵬.大學生積極心理資本與情緒健康的關系[J].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01: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