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化是時代發展必然趨勢,各行各業都在借助信息化發力,不斷解決本領域問題。教育管理也是如此。目前教育管理發展現狀并不樂觀,存在諸多問題。為促進教育管理發展,本文分析教育管理現狀,以信息化給教育管理帶來的挑戰與機遇為邏輯過程,針對挑戰提出針對性對策。
【關鍵詞】信息化 教育管理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9-0187-02
教育管理立足點是人,管理只是手段,其目的是服務于人,對于包括電大在內的高校來說,教育管理的最終目的是服務于學生,通過管理整合各方教育資源,使得學生更好發展。
一、概念界定:何為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其主體是學生,其中既包括學生學習方面的考核,也涉及學生生活方面的管理及就業等,還涉及學生思想等隱性方面東西。因此,教育管理作為學校管理一部分,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服務學生,這是其定位。教育管理好壞直接關系到學校教育工作開展狀況,涉及到教學安排以及學生評價、考核等方面。必須重視教育管理發展。
二、錯位現狀:教育管理發展狀況
雖然教育管理在學校教學開展中非常重要,它關系到學生的發展,特別是在當前國家提出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背景下,[1]其更為重要,但是教育管理開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教育理念錯位。我國教育素來提倡以人為本,一切都是為了人,人是目的而非手段,但是,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卻存在著教育理念錯位問題。這主要是指,在教育管理系統中,本應該以人為目的,但是在具體實際中卻存在背離教育目的,在組織發展過程中重視管理輕視服務,導致教育理念錯位。
其次,教育管理方法單一。方法與技術是任何事務操作化的前提,是具體落實的基礎。然而,高校教育管理系統存在管理方法單一問題。在管理中學生主體角色地位缺失,僅僅把學生看成被管理者,沒有認識到學生的需求以及能動作用對于教育管理效果的重要影響,管理成為一種完成工作任務方式,這必然影響教育管理效果。
由此可見,許多高校教育管理系統其發展現狀存在一定問題,教育理念錯位,在錯位理念下必然導致錯位管理行為,而其最終結果是教育管理目標無法實現。因此,推進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是必然。
三、機遇:信息化對于教育管理發展正向影響
隨著互聯網飛速發展,信息時代已經到了,進入“互聯網+”時代,社會各個領域發展都在借助互聯網來發力?;ヂ摼W憑借其優勢,在各行各業中得到了充分運用。推進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發展是必然,借助互聯網優勢,信息化對于教育管理系統解決其所現存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一)管理載體變革
就管理實施載體來說,在信息化背景下,教育管理系統載體得到更新。這是與傳統管理方式相比而言。以往,其管理載體,或者管理顯性形態多為“會議”式,或者“講座”式,這雖然也是向學生傳達信息一種重要方式,但是其傳輸效果并不好,學生對此經常會產生排斥,認為這是一種形式化,而且這種管理模式還要花費巨大人力物力。信息化下,教育管理可以借助網絡客戶端以及媒體軟件要素來與學生進行實時互動,如電大系統通過借助微博,微信等客戶端,向學生實時發布信息,這可以使得學生更加方面快捷地獲取信息,節約了人力物力,而且,由于學生是根據自身需要來篩選信息的,因此,信息傳輸針對性提高。另一方面,借助多種媒體的集合和處理技術。[2]在具體傳輸信息時借助圖片、視頻等現代媒體元素來進行,這大大提高了信息傳輸有效性。因此,信息化為教育管理系統載體更新提供了機遇,而載體的更新,提高了教育管理有效性。
(二)管理方法與服務水平變革
就管理實施方法來說,信息化為管理方法由單一走向多樣,為電大系統提供了機遇。正如前面所述,以往教育管理都是單向度傳輸,手段單一,[3]過度強調向學生傳輸內容,忽視學生接收度。而信息化背景下,電大系統可以借助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實現與學生實時互動,即互聯網使得學生與教育管理者之間距離拉近,使得信息溝通與交流實現無障礙化。這既可以使得學生能從學校教育管理系統獲取優質服務,又可以使得教育管理系統工作人員更好地了解學生需求,從而不斷調整服務內容,提高服務水平。因此,信息化使得教育管理中管理方法實現了變革,而管理方法變革,使得學生作用在管理中得以發揮,填補了以往學生在教育管理中缺位狀態。
因此,信息化為包括電大系統在內眾多教育管理的發展提供了機遇,使得教育管理載體更新,手段多樣,水平提高。但是信息化給教育管理也帶來了挑戰。
四、挑戰:信息化對于教育管理的負向影響
信息化在給教育管理帶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挑戰。如果不解決,就會進一步產生新問題。具體來說:
(一)管理環境復雜
網絡時代,每個人都是自媒體,都可以發布信息、傳播信息,網絡所具有的匿名性又使得這一環境更加復雜,教育管理在信息化背景下也必然面臨著這一復雜環境。如何辨別虛擬環境中虛假信息、凈化環境,成為其必然面臨問題。
(二)管理隊伍問題
在借助信息化來推動教育管理工作時,還面臨著管理隊伍問題。即教育管理人員能否及時適應管理理念的更新,管理方式、載體的變革,這直接關系到教育管理工作開展。因此,管理人員是否可以快速適應信息化管理非常關鍵。
五、對策:扭轉錯位促進教育管理發展
教育管理工作對于教育事業發展至關重要,通過教育管理發展現狀的剖析可以看出,其還存在諸多問題。而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使得教育管理可以借助信息化發展而解決問題。當然,信息化也會給教育管理工作帶來挑戰。為了使教育管理充分利用信息化優勢,利用現代教育管理手段,[4]“落實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理念,[5]必須針對挑戰采取對策:
(一)優化信息化下教育管理工作環境
針對信息化下教育管理經常面臨環境復雜問題,信息來源多樣,良莠不齊。電大等教育管理系統的教育管理人員要多管齊下,可以:1.加強信息監管,尤其是源頭信息監管。對于從微博微信等客戶端傳播信息加強監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2.加大法律宣傳,通過宣傳相關法律法規,提高學生學生上網法律意識,倡導文明上網。3.加強學生修養,通過營造良好校園文化,通過群體帶動效應,規范學生行為。
(二)加強管理隊伍建設
針對信息化背景下教育管理新變化,高校要不斷對管理人員進行再學習培訓。目前,國家在提倡終身學習,活到老學到老,因此,教育管理在信息化背景下所發生的變化,要求管理人員不斷為自身充電,不斷進行再學習,從而對信息化有個更加全面了解,對于信息化背景下教育管理工作全面掌握,為教育管理工作開展做好充分準備。
參考文獻:
[1]核心素養研究課題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J],《中國教育學刊》2016年第10期。
[2]陳慶章:《淺析多媒體系統的內涵》[J],電子出版1998年12期。
[3]龍銀城:《職業院校學生教育管理的現狀探析》[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09期。
[4]宋曉琳:《傳統教育模式與創新教育模式的比較研究》[J],《高等函授學報》2013年01期。
[5]柳夕浪:《從“素質”到“核心素養”——關于“培養什么樣的人”的進一步追問》[J],《教育科學研究》2014年第3期。
作者簡介:
周雪珍(1973-),女,福建人,漢族,本科,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