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杰強
【摘要】鄉鎮中學的生源素質較城區整體偏低,為了提高鄉鎮中學的物理課堂教學效率,本文結合我校物理學科組多年的物理教學與粵教云智慧課堂教學的探索,談談“導學練”教學模式在粵教云智慧課堂課堂環境中應用的一些做法與探索。
【關鍵詞】導學練 教學模式 粵教云智慧課堂
【基金項目】本文系“粵教云”計劃專題研究2015年度(一般)課題《粵教云智慧課堂環境下“導學練”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課題編號 2015yjyy033)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9-0226-01
我校是一所位于珠海西部邊遠地區的一所鄉鎮中學,相比于市區學校而言,生源差異很大。為了充分利用粵教云智慧課堂教學手段來提高我校物理教學質量,經過多年的實踐與探究,“導學練”課堂教學模式在粵教云ForClass環境的應用能充分挖掘學生潛能、適應鄉鎮學生新的學習方式的變革。近年來,我校的物理教學成績在本區內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該教學模式成為本區域物理教師新的教學方式的最佳選擇。
一、開展“導學練”教學模式在粵教云ForClass智慧課堂環境應用的探索背景。
作為鄉鎮學校,無論是師資力量,生源素質、家庭環境、社會氛圍都比城區有較大的差別。我校物理學科組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問題,近年來,科組教師們在學習借鑒江蘇洋思中學“先學后教、當堂訓練”與山東杜朗口中學“三三六”課堂教學模式后,結合我?;浗淘艶orClass智慧課堂的應用經驗,嘗試把“導學練”教學模式在粵教云智慧課堂環境的應用探索。
二、“導學練”教學模式在粵教云智慧課堂環境的基本結構。
(一)聯系學生的生活情境,精心設置導入課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創建合作學習的欲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鄉鎮初中學生好奇心強,是促使學生主動學習的內在動力。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聯系生活實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以積極的態度學習。利用ForClass中的投票、選擇等功能添加課堂教學活動,根據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設疑,促進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與合作學習的欲望,這為開展“導學練”作好充分的鋪墊。
(二)引導學生在ForClass環境中開展多種方式的學習。
課前教師通過ForClass設置好課堂活動中的互動功能,精心設計本課合作探究解決的問題(一般是2到3個),然后反問題發至學習平板電腦終端,布置合作探究任務,老師可根據學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饋,準確把握教學目標和學情,引導學生通過學生個體發言、同位探討、小組討論、全班辯證等多種討論方式,并充分調動優秀學生的帶動作用,多角度、多層次的辨析,盡可能互相啟發,消化個體疑點。力求體現教學內容的綜合、思維提升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
(三)當堂訓練;落實“堂堂清”的教學目標,時間不低于15分鐘。
教師圍繞學習目標利用ForClass備課時精心設計一套注重基礎、兼顧能力、能基本覆蓋本課時主要內容、題量適當的檢測題嵌入課堂活動中,讓學生當堂自主完成。在自練的基礎上,通過學生互批互改、演示等形式進行當堂反饋矯正。要求學生限時限量完成測試題,教師可通過PC端的統計、抽檢、互評等方式了解學生答題情況,及時對錯題進行講評點撥,確保訓練的有效性,學生通過達標檢測,在鞏固中掌握知識,在運用中提升能力,在能力展示中有所創造。
三、“導學練”教學模式在粵教云ForClass智慧課堂環境中實施后物理課堂教學發生的變化。
(一)從教師層面看
首先,利用粵教云ForClass中的教師資源,有效解決“導學練”模式中用到的《學案》撰寫問題,使教師的備課負擔減輕了,大大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其次,“導學練”模式在粵教云ForClass環境中使教師的角色發生了變化。教師把教學的重心放在如何指導學生的學上,從而真正實現教是為了不教。
(二)從學生層面看
我校把“導學練”教學模式應用到粵教云ForClass智慧課堂環境中以來,我們發現:學生學習方式發生了巨大轉變,學生由過去依靠教師灌輸、消極等待的學習習慣,轉變為在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索,積極參與。培養了學生樂于動手實驗,勤于思考,敢于實踐,大膽質疑的意識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了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率。這與新課改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要求是不謀而合的。
盡管“導學練”教學模式應用到粵教云ForClass智慧課堂環境中使我校物理課堂的教學觀念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化,但在探索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仍存在著有待完善與值得我們探討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教師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促進“導學練”教學模式進行教學的觀念還沒有完全改變,仍不敢放手讓學生通過ForClass進行探究學習,忽略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觀能力性。
2.教師應用ForClass在“導”的環節上缺乏藝術性。
3.在應用ForClass 組織學生“學”的環節中,教師的組織與調控課堂的能力有待提高。
4.在應用ForClass 組織學生“練”的環節中,分層作業的有效性仍有待加強等。
“導學練”課堂教學模式在粵教云ForClass智慧課堂環境的應用探索,我們將繼續實踐,使“導學練”教學模式與粵教云ForClass智慧課堂環境的融合更加成熟,讓鄉鎮中學生通過新的學習方式獲取更多的物理知識,從而使鄉鎮中學生樹立“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學習意識,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課程的基本理念。
參考文獻:
[1]王棣生.中學物理創新教法[M].北京:學苑出版社,1999(8)
[2]喬際平,劉甲珉,洪立人.物理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