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梅
摘要:夯實開放大學雄厚基礎的是與時俱進的教學建設,不斷更新完善的教學資源建設是教學建設的核心。建設高效優質的教學資源,需要從多維考慮:時間分配及時效、網絡及多媒體設備的投入等各種資源間的關系,盡量實現綜合規劃、分層分步分級實施。河北開放大學及各市級電大應根據自身實際進行資源建設,展現并發揮各自特長,推動OER運動,探索并實踐資源共建共享的新篇章。
關鍵詞:OER運動;開放課件運動;開放教育資源;教學資源
一、國際開放教育資源和OER開放課件運動
開放教育資源OER運動始于20世紀末其宗旨:“促進教育資源共享,提高教育質量。開放教育資源基本特征是‘開放和‘共享。OER引進國外一流大學的優質課件、先進教學理念、教學技術、教學手段等資源,應用于中國的教學中。同時將中國高校的優秀課件與文化精品推向世界,搭建一個國際教育資源交流與共享的平臺。”開放教育資源OER運動在逐步完善的進程中達成了四個共識:一是促進知識共享;二是減少教育成本;三是增強創新能力;四是發展合作精神。這對我們發展優質教學資源有著極為重要的啟迪作用。
二、OER運動背景下的開放大學教學資源建設
1.OER運動的理念導向
OER對開放教育資源的定義:“向教師、學生和自學者提供的免費和開放性的數字化資源,其可被用于教學、學習和研究之中。主要包括:開放源代碼的軟件工具(如學習管理系統)、開放課件與相關內容、用于幫助教師提高其E—learning能力的開放資源、學件資源庫和免費的教育類課程”。OER不僅包括內容性的資源,同時還包含技術性的資源,如用于開發、傳播和使用開放式內容的軟件工具。
2.重視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
OER運動的不斷發展,影響的擴大,“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的觀念逐步讓各界接受并積極響應。清華大學韓錫斌教授概括共享共建的教學資源中心的為“廣泛共享、有效聚合、充分應用”。“廣泛共享”是指透過各種渠道、方式將網絡平臺上發布的共享教學資源下載并傳播給渴望知識的非教學平臺用戶。“有效聚合”,是指充分利用網絡平臺上的教學資源,并通過對資源的優化整合進行綜合利用從而發揮更強大的功效以滿足不同教學者和學習者的需求。“充分應用”是指為開放教育資源的平臺應盡可能地設計更加便捷的、人性化的技術支持以及優質高效的資源和相應的信息維護和更新。
3.完善共建共享教育資源的機制
高校如何進行體制內精誠合作,實現理想化的共同投入,共同享有是各高校聯合體實現此舉的核心問題所在。高校在師資、財力和先進的多媒體設備等方面均不盡相同,如何發揮各自的最大優勢潛能,強強聯合進行資源的合理分配和應用是大家深思的課題所在。
第一,對高校進行統一的規劃部署,進行分工分責通力合作通過縱向建立以省級開放大學為中心的課程討論組或階梯課程團隊的形式,上層質量水準的精品課程資源如果僅僅依靠一己之力是難以完成的,它需要強大的智囊團和技術支持,各方面的頂尖力量通力協作完成。例如:英國開放大學一個明星課程組其中囊括了本學科頂尖專家、英國廣播公司的首席導演、信息技術專家、理論協調員等20余名專家自如的發揮各自的優勢,以便于發揮優秀師資隊伍的效能,利用最先進的教學手段和媒體對教學內容進行詮釋,制作高水準的精品教學資源。
第二,各個合作院校可以建立明確的合作運營機制。馳名中外的澳大利亞Open University以及英國的開放學習基金會均有讓我們借鑒的經驗,他們除了利用各高校之間互通有無外,并與個專業涉及到的相關企業、公司及科研單位共同合作以探討共享共建資源的策略,真正意義上依靠市場機制運作,優勝劣汰。同時,不容忽視的是:高校間的合作,創建教育資源務必解決好知識產權問題,按照法律依據制定嚴格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與體系,建立長期的守信的法治的合作機制。
從規劃理念上,構建開放教學資源中心旨在對高校以及科研機構進行網絡資源的優化和整合并構建符合各高校對于資源合理高效運行和優化合作管理的機制。
從技術操作上,開放教育資源中心應理性的實施對于多維度資源的集中運營,攻關多層面多來源多角度教學資源存在的分布式共享技術。
從項目實施上,開放教育資源中心提供給所有高校教學資源節點,發布相關專業更為前沿的內容以及相關知識的拓展教學資源,開放式地與各高校以及所有利用平臺進行知識學習的人提供全天候、多方位的教學資源支持服務、維護與管理。
由于河北廣播電視大學系統的層級性、各市級電大情況的多樣性以及所處地區發展的不均衡性,這種“共享共建”的理解程度以及實施的可行性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因此需要針對各市級電大系統的特點和地區差異性,在開放教育資源的共建上應采取不同的組合與傳遞策略,以此推進地方電大、特別是縣級電大對開放教學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在為其戰略轉型創造條件的同時促進教育公平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