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軍
摘要:現階段,創新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國家可持續發展的靈魂。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文化的演變,當代高職院校構建創新教育課程,有著不可推卸的重要責任。所以,只有構建創新教育課程,才能最大程度上的實現我國大學生創新人才的培養。因此,高職院校創新教育課程體系構建的研究,值得大家共同分析與深入探討。
關鍵詞:高職院校;創新;學生
一、高職院校創新教育課程體系具備的特征
(一)課程組織的靈活性
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新教育,作為現代化教育課程之一,沒有固定的教學模式。一方面,課堂門類與教學形式多種多樣。比如公共基礎課程與專業技術實踐課程,以及公共專業課程等等。另一方面,在高職院校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創新教育課程開課方式也沒有固定、具體的流程與結構。一般情況下,高職院校教學通常會以大型獨立課或專題講座以及交流課為主要開課形式,而部分高職院校教學則喜歡以專題研討會或創新實踐課為主要開課方式。這就說明了,高職院校的創新教育課程組織具備一定的靈活性。
(二)課程體系的開放性
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新教育課程,要遵循社會市場的發展規律,以不斷調整當下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從而進一步充實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新教育課程內容。而這種對社會信息的接受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了高職院校創新教育課程的開放性,以最終解決高職院校大學生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之間存在的問題。此外,高職院校各類課程的主要要素也逐漸打破了高職院校專業的限制,這樣不僅最大化的體現了當下時代特征,還將高職院校創新教育課程體系開放性特征表現的淋漓盡致。
(三)課程體系結構的整合性
在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新教育課程結構中,各個課程的主要要素并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共同組成了一個有機體。正是因為如此,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新教育課程便形成了其自身特有的整合性。而高職院校創新教育課程的整合性,又分為橫向整合與縱向整合。其中,橫向整合主要以培養人才為主要標準,從而合理、科學的制定教育課程與內容。而縱向整合主要是將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新教育課程逐漸向中學、小學創新教育課程實施,從而最大化培養創新型人才。
二、高職院校創新教育課程體系的結構模式
(一)基于構成的角度創建創業教育模塊
課程,是高職院校教學活動的主要載體,更是進一步實現高職院校教學目標的主要途徑。而創業教育,則是實現高職院校學生自身價值的最佳表現方式之一。因而,高職院校應在設置創新教育課程的同時,也要構建創業教育模塊。而創業教育模塊則面向全體高職院校學生,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不斷培養高職院校學生多方面綜合素質。此外,基于構成的角度創建創業教育模塊,還能最大化滿足高職院校學生創業需求,從而為今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基于學生修習方式的角度構建合理的課程占比
現階段,高職院校課程設置包括三方面,即必修課程、選修課程以及專業基礎課程。雖然課程設置相對完善,但課程內容混亂、課程定位不清晰,再加上高職院校創新教育課程設置相對較少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學生學習知識面較小,甚至學習興趣不斷下降。因此,學生作為高職院校的主要培養人才,高職院校應給予學生修習的角度,構建合理、科學的高職院校課程占比,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高職院校創新教育課程體系的內容選擇
(一)利用課程激發創新思維
在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新教育課程中,其創新教育課程主要以開發創新能力與提升創新想法等等為主,并向高職院校大學生全體開設。通過高職院校創新教育課程的開展與教師的積極指導,不僅會進一步幫助學生突破原有思維,還會幫助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從而加強學生自身的創新意識。再加上高職院校教學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高職院校大學生必定會在一定程度上產生強有力的創新能力與思維。
(二)隱性課程全方位滲入創新意識
在高職院校中,教學課堂作為學生進行創新意識形成的主要途徑,高職院校必須要將創新意識的作用最大化發揮出來。然而,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高職院校在注重專業基礎課程與公共課程的同時,還要不斷加大對隱形課程的重視程度。比如高等數學、高等英語等等課程。其中,高等數學需不斷增加數學建模以及相關實驗等方面的活動等等。而高等英語則需在高職院校課堂中不斷開展英語教學活動,從而進一步擴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并增強其創新意識。
(三)專項教學注重培養創新能力
由于每個學校與每個學校制定的人才培養目標不同,開展的創新教育課程內容也不同,就導致了各大高職院校需要以開展專項教學為前提,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比如,機械制造專業針對生產技術創新等等方面的要求,從而開展機械創新設計等一些列課程。
(四)技能訓練注重提升創新能力
創新源于實踐,而實踐則是創新的主要源泉。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高職院校創新教育的技能培訓,早應成為高職院校實踐教學的一部分。而高職院校大學生開展技能訓練的主要原因則是,不斷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的信息加工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與創新成果表達能力等等。因而,高職院校大學生可以通過開展創新技能職業大賽或電子設計大賽等等活動平臺,從而不斷提升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
四、總結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知識時代已經到來。并且,國際間的競爭格局也逐漸轉向了人才的競爭。因而,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新教育課程的構建,對大學生自身與國家未來發展都有一定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