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琴
摘要: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高職院校為我國培養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質技能人才,而英語,作為學校最重要的科目之一,越來越受到學校和教師的重視。然而,目前在高職院校的實際教學中,仍存在著各種不足,如教學設施不夠完善,學生聽力無法得到訓練和檢測,課后練習機會較少等。對此,學校和教師可以采取網絡平臺的方式實現新的教學模式,彌補不足。
關鍵詞:高職英語;網絡平臺;教學模式
當代社會,人們的生活與生產已經離不開網絡,網絡平臺不僅方便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交流,改變了人們的娛樂方式,同時。網絡上具有大量的信息資源,在社會各個領域,都能發揮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很多學校紛紛將網絡融入到教學之中,建立新的授課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一、將網絡平臺應用于課程教學的作用
傳統的課堂多以老師單方面講述為主,這種“灌輸式”教學法不僅會使學生感到枯燥無聊,還會降低學生對于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而通過網絡教學,轉變了以往的教學模式,能夠使學生最直觀的感受英語、認識英語,發現英語的價值及魅力。從而促進對于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習主動性。除此之外,網絡的意義還如同一位“隨身攜帶的老師”,不論學生什么時候學、在哪學,當遇到不懂的問題時,可以隨時從網絡上查找到答案,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如何將網絡平臺與教學相結合,成為每一位高職英語教師所要研究的重點。
二、通過網絡平臺來改革教學模式的有效措施
1.教材內容改革
教育部明確提出,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便是課程改革,而課程改革的最后一定是要落實到教材改革上面的。目前,我國大學高職英語的教材多種多樣,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基本只選取其中的一兩樣來用。而像英語四六級,或是大學生英語競賽類的重要考試基本都沒有專業的教材,需要學生自己去學習方法以便能夠順利通過考試。對此,教師便可以充分發揮網絡平臺的作用,將學校指定的教材內容與網絡上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整合起來,制成新的教學講義,同時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教學講義有選擇性的分發給學生,以此來擴大學生知識面,并能對課堂內容進行良好的復習和鞏固。
2.改革課堂教學模式
高職學生學習的主陣地基本就是課堂,因此,很多教師在設計課程時,教學的基本重心也多是在課堂之上,盡可能的利用上課的時間傳授給學生更多的知識,然而這種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現在發展的需求。在教學中,需要根據教學內容進行細致的劃分,以目標為導向,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分項實施。
3.積極開展課后討論
課后討論不僅要像課堂討論一樣,還需要每一位同學進行發言,尤其是那些在課堂表現不積極,不愛發言的學生。通過網絡平臺,教師可以針對不同內容設置相應的板塊,鼓勵學生在每節課后發表自己的看法。除此之外,還可以互相進行辯論,并對同學的發言量有一定的要求,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口語能力、寫作能力,還能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提高思維靈活性以及創新意識。
4.提升詞匯量
對于學習英語來說,最為基礎的環節就是詞匯的掌握,如果詞匯量不夠,對聽力、閱讀、寫作都會產生很大的障礙。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將詞匯的提升作為教學的首要任務,而在課堂上往往由于時間限制,使得學生對所學詞匯無法完全掌握,且在課后不去主動復習,更別提學習新的詞匯了。所以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的優勢,在課后每天給學生出一套詞匯測試題,并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增設英漢互譯、選詞填空等板塊,不僅節省了教師的教學時間,還能使學生在課后得到充分的學習鍛煉。有助于學生詞匯量的提升,并且建立屬于自己的英語學習網絡。
5.聽力訓練
網絡上有大量的能夠訓練英語聽力的信息資源。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選擇一些適合學生的聽力材料,對學生進行聽力訓練以及測試。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在網絡平臺上為大家分享一些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聽力內容,針對那些基礎好、學習速度快、理解能力強的同學,可以推薦這類學生聽如VOA、BBC等廣播,還可以看一些美劇,以此來鍛煉自己的聽力;而對那些基礎較差、學習主動性不強的同學,可以為其推薦較為簡單的聽力素材。盡可能的為學生營造一個英語學習的環境,激發大家學習興趣。
6.加強學生自我管理意識
高職院校的學生上課時間并不多,課余的時間學校希望學生用來學習鞏固。提升自己。然而在實際中,多數學生自我約束能力不強,在課后很少學習,更多是打游戲、睡覺、上網等。因此,教師便可以利用網絡平臺來實現對學生更好的監督,教師為學生布置任務,有些任務是必做,而有些是可做可不做,讓學生自由選擇,并在規定的時間完成,如此一來,能夠促使學生主動的學習,減少了對業余時間的浪費。
三、結論
由上文可知,網絡平臺的應用對教學效果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能有效提升詞匯量、加強聽力訓練,并能夠更好的利用業余時間,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因此,需要引起學校和教師的高度重視,更要求教師能夠在實際教學中將網絡平臺合理的融入進來,有針對性的選擇適合學生的方式和手段,從而培養出更多的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