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繼偉 姚 碩 饒靜云
淺談應用型本科高校教材的發展與方向——以安徽省應用型本科系列數學教材為例
◎ 韓繼偉 姚 碩 饒靜云
目前部分本科高校向應用型院校轉型,應用型本科教材的編寫和出版是一個編、教、學統一的過程,是一個需要不斷改革、不斷突破的過程。本文以安徽省應用型本科系列教材的出版為例,探討應用型本科高校教材的問題與未來發展的方向。
應用型本科;高等教育;高等院校;教材
國家近些年來積極推進部分本科院校向應用型院校轉型,經過不斷變革和創新,我國應用型本科教育已初見成效。各出版社也陸續出版了具有應用型本科教育特色的教材,建立了相應的教材體系,形成了比較具有特色的教材品種。本文以安徽省應用型本科數學類系列教材的編寫和出版過程為例,具體分析其問題和發展方向。
安徽省應用型本科院校到2017年達到20所,且各校辦學規模日益擴大。作為知識與技能教育的重要載體,應用型本科教材的使用需求較大,其建設也必須及時跟上教育方式的轉型。安徽省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的統計數據表明,2008年以來,聯盟使用或試用應用型的教材比例逐年增加,從零起步發展到目前的近40%,如圖1所示。

圖1 安徽省使用應用型本科教材的比例
安徽省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于2009年8月在皖西學院召開了安徽省應用型本科數學類教材建設研討會,會上各位專家對教材建設現狀和建設思路進行了討論,這也是當時的安徽省13所應用型本科高校第一次探討應用型教材的編寫工作。之后的四年當中,先后多次召開課程建設會議,針對知識的引入、難易、習題的多少等多個具體問題,不斷地提出教學方案,又不斷地修改,最終編寫形成講義并應用于教學,在講義試講了一年后,于2013年正式出版了一套應用型本科數學教育系列教材,共計6本,這套教材在已出版的應用型本科教材中不是最早出版的,但是編寫過程卻是比較長的。這套教材是安徽省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幾年內大膽實踐的成果,它的出版得到了安徽省各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積極使用,這給這套教材的完善提供了很好的市場環境,如能夠獲得眾多師生的反饋,就可以使編者能在第一時間獲取最貼合教學改革的修改意見。在這套叢書推出一年后,叢書的編者們又針對提出的意見進行了整改修訂。
安徽省的這一套較完備的數學教材彌補了省內應用型本科高校數學基礎課程教材的空白,是安徽省最早的一套應用型本科高校教材,也是所有學科中最早由安徽省應用型本科聯盟組織編寫出版的一套教材,具有創新性和普及性,對省內應用型本科數學基礎課程的教學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但是這一套數學教材在使用的過程中還是發現了不少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教材編寫體例與傳統教材相比創新不夠。由于受多年使用常規教材以及教學的影響,目前編寫的教材還有常規教材的影子,從格式和體例來看雖有創新,但是內容上還未做到鮮明區分,與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培養方案和目標還有一定距離。
二是案例與理論內容貼合不夠嚴密。按照教材編寫以及應用型人才的實際操作能力的要求,理論講解需要用實際案例相配合,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由于本套教材編寫出版時間不長,故有些理論沒有案例或者案例不夠貼合。
三是課后習題的安排不夠全面合理。課后習題按照要求應該與實際應用掛鉤多一些,理論證明少一些,但目前練習題目還是偏重理論,需進一步改進。
另一方面,教師對教材的使用過程中也暴露了一些問題,比如:
教師還是按照原有方法教,思路沒有改革,沒有深刻挖掘應用型教育的特點。這一點是大部分教師都存在的問題,由于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對所有教師進行培訓,故這一問題還需要慢慢改善。
與實踐緊密聯系在教學過程中貫徹得不夠全面。本套教材的思路由問題和實踐思考引入,使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學習。以往的教學多以理論灌輸為主,直接講解,沒有很好的過渡,本套書的教學方式有所改變,但是還需要在課后給學生們以啟發和思考,并與課前的問題相呼應,這一點做得還不夠。
針對上述問題,編者們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研討,教材一次又一次地修訂完善。通過這一套教材的編寫和多個學期的實踐教學,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總體還是比較認可的,但是達到非常滿意還需要不斷完善,需要時間和實踐的檢驗。實際上,目前市場上很多應用型本科教材都面臨如上所述的問題和情況,這也反映了做好實用型教材的不易。一本經典教材的出版,中間的過程更是艱辛,面對需要全新視角和不斷改革的教材編寫工作,要有不斷創新、不斷變革的準備,各個學科如是。
應用型本科教材應遵循學以致用、實踐教學的原則,既要保證教學內容的完整性、基礎性,又要強調它的應用性,這是大多數高校教師的共同看法,但是要做到還是不容易的,在這方面國外的很多教材可以借鑒。國外基礎課教材涉及內容廣,應用性強,國內的應用型本科教材可參考其編寫模式,主要在應用性這方面加以借鑒,在使用中加強引導,轉變教學方式,將教學和學生專業知識和素質能力提升相結合。
我們不妨思考,以往的教材主要以基本知識引入,再引申出問題和思考,但是應用型本科教材不同,它以應用性為前提,需要據此進行適當的轉變。比如,按照實踐需求來提出問題,進而根據問題來講解知識,這是一種思維的轉換,按照此方式編寫的教材和以往的教材思路有很大的不同,這樣對教學也提出了很大挑戰。現有的教師教學方式均是沿用傳統的模式,因此需要任課教師轉變思維,把知識靈活運用起來,盡可能多地用理論知識來解決現實問題,這個思路也是我們應用型本科教育的一個方面——師資隊伍建設。故一套體系完整的教材的編寫,也是應用型本科教育轉型的一個體現,它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只有找到和實現應用型本科教育的發展定位、專業定位、教學定位、人才培養定位、師資隊伍定位,相對應的系列教材才有可能成熟。所以教材也要經過多次重復使用和修改,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不斷完善創新,以便更加符合教學改革需要。實訓和實踐方面的教材,應用型本科院校要按照教育部改革的方針進一步靠近市場,教材應有利于學生針對性地進行職業訓練,以便使學生更快地適應未來的工作崗位,充分體現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先進性,這也是編寫優秀教材的發展方向,教材應和人才培養緊密結合。
綜上所述,無論是目前已出版但還需完善的教材,還是即將編寫的教材,都應找準如下的發展思路:
一是堅持需求導向、服務教學。面對應用型人才培養以及應用型本科教學的急迫性,不能盲目地為了編而“編”,教材必須按照自身教學和需求來組織策劃。要考慮學生層次以及學生的專業背景等方面的情況,按照應用型本科高校對教學的要求進行改革,達到服務教學的目的。內容盡可能地挖掘專業特點,采用學科知識交叉的方式,以吸引學生對知識應用性的廣泛關注,增加學習興趣。
二是堅持試點先行、示范引領。因為國內到現在為止完全符合應用型本科教育既定目標的教材還不是很多,故要做一套或一本應用型教材需要先試點,再完善,進而示范引領,以實現其實效性,并發揮帶動作用。如先針對個別院校編寫講義,試用過后再推廣、出版。沒有幾年的循環修訂是達不到預定目標的。
三是堅持理論與實踐協同推進。理論到實踐的運用需要很多應用實例的不斷驗證,要找到這些相關的材料,需要教材編者多年的積累以及關注,講解理論的同時與實踐問題相連才能更好地與學生交流,實例需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最終達到雙贏效果。
四是堅持類型定位、轉型路徑。要堅持自己的定位,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學生未來就業和發展方向,與很多綜合型、專業型院校有很大不同,學生的水平也不同,故教材的編寫思路也應有所區別,因材施教才是教育定位和轉型的最佳路徑。
五是堅持共創平臺、合作共贏。單個院校教學團隊編寫與多個院校教學力量共同編寫相比沒有優勢,故集中最強有力的力量來進行資源共享是新型教材編寫的最佳選擇,應從教學、就業等多方面進行教育平臺共建,安徽省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六是堅持思路創新,實用不拖沓。應用型教育中教學和教材都需要不斷創新思路,對于學生來講教材的實用性、新穎性是第一位的。教學應對學生有所啟迪,幫助學生養成好的學習習慣,養成好的工作和學習態度。學的能應用上,教材在其中的作用非常大,必須堅持與教學同步,引導和配合新的教學方式。
七是堅持運用新技術手段,紙質與數字出版相融合。運用最先進的數字化教學手段是教材的發展方向,紙質與數字的融合或者數字資源的建設,都是目前教材建設最前沿的方面,應積極采用并應用到教學中。
應用型本科教育是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的高等教育,它要對現有傳統教學方式進行調整,是一個長期而又具體的過程,配套教材的發展也同樣要經歷這樣的過程。教材出版不同于其他圖書的出版,它是在多年教學和研究的基礎上累積形成的,一本好的教材要經過多年多印次的打磨,才能逐漸被教師和學生接受,應用型本科教材更是如此。應用型本科教材對編、教、學都有較高要求,深入研究應用型本科教材的編寫理念和模式,有助于提高應用型本科教材的適應性和實踐性。教材出版的背后還要增強對教師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改革等,還需敢于嘗試,敢于突破,真正融入應用型本科教育改革進程當中。
(韓繼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分社社長;姚碩,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外語編輯室主任;饒靜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醫學編輯室副主任)
[1] 巢湖學院應用數學學院.應用高等數學(上下冊)[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16.
[2] 教育部.關于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2015.
[3] 夏韡,趙偉.應用型本科教材編寫模式參考[J].中國電力教育,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