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的工作特點和工作性質決定了教師必須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師職業道德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和深遠持久的影響。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如何在新時期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保護學生的合法權益,對于當代教育者來說,需要進行深入思考和反省。
關鍵詞:師德;品德養成 ;教學相長
中圖分類號:G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17-000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7.001
教師是辛勤的園丁,是人類文明的傳遞者。作為教書育人的主體,教師的道德品質和敬業精神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有時甚至還會影響學生的一生。“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近年來發生的嚴重侵害學生身心健康的惡性事件也時常見諸于媒體的報道中,這讓人們痛心和譴責之余,無不折射出提高師德修養的重要性和現實緊迫性。
一、高尚師德是學生品德養成的需要
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可塑性較強的學生而言有潛移默化和深遠持久的影響。學生主要的時間在學校,和任課教師相處時間也最長,這樣,任課教師的言談舉止對學生的影響是深遠的。現實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品德高尚、學識淵博、注重關愛每一位學生的教師,其所教的學生會表現出團結互助、勤學好問的良好精神風貌,學生從小受益于良師的諄諄教誨,許多優秀的品質在這個時候最容易養成。假如教師對自身要求不嚴,經常性地上課遲到早退、作業不按時批閱,懶懶散散,邋里邋遢,長此以往,對學生品德的養成會起到負面作用,不利于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品德。更有甚者,個別教師由于受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侵蝕,品行低劣,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時不時地流露出一些低劣的思想,由于受這些思想的影響,竟將罪惡的魔爪伸向了單純無知的學生,這既嚴重侵害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又敗壞了教師整體聲譽和形象,確實與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職業相去甚遠、格格不入。因此,教師的道德素質的提升,需要教育部門不斷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二、高尚師德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
學生的成長需要具有高尚品格的優秀教師,也需要好老師“園丁式”的栽培,只有這樣,稚嫩的幼苗才能茁壯健康成長。由于學生來自社會各個層面,家庭背景、經濟狀況、自身身體狀況都相當復雜,再加上青春期多變的身體差異,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細致入微地溝通了解,還需要悉心關照,一絲不茍地掌握學生思想動態,更需要心貼心、手把手地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善于做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淡化考試成績對學生成長的影響,對于學生取得的各方面的進步,哪怕是一點點,教師要及時給予鼓勵、表揚和贊許。對于學生存在的缺點和不足,不能存在絲毫的偏見,要耐心細致、不厭其煩、循循善誘地進行引導和指正,真正從學生成長的實際出發,做到不貶低任何學生,不戴有色眼鏡看待學生。我們知道,對單獨的個體來說,學生都是每個家庭的未來和希望,不存在高低貴賤和漂亮丑陋之分,只有這樣認識,教師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和誠摯尊敬。然而,在平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總有教師喜歡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不注重平時潤物細無聲的思想疏通,體罰和變相體罰成了家常便飯,更有甚者竟然違法犯罪,侵犯學生合法權益,學生有時由于懾于淫威、忍氣吞聲地“接受”這種缺乏基本人性的所謂“教育”。根據多年的教育教學經驗,教師在教學中對任何一位學生都要做到一視同仁,絕對不應存在教育私心和偏見,對學生,尤其是所謂的“差生”,最忌諱的是貶斥人格、訓其家長或者放任自流。
三、高尚師德是教學相長的需要
教師除了用師德影響學生外,還應以廣博的知識熏陶著學生。從牙牙學語到博學多才,學生一點點的進步和成長,無不凝結著教師的心血和汗水,教師把自身所學知識最大限度地傳授給學生,讓自己的學生出人頭地,實現著自身的榮耀和自豪。教師的奉獻是基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學生的成功是教師責任心、良心、愛心的集中展示,教師就是本著這種責任心、良心、愛心要求學生的,對學生來說,全部教育的精髓,就是教師對學生成長成才的責任心、良心、愛心的教育。當然,學生通過刻苦學習,考上理想學校,走上工作崗位,才實現了人生價值。樂于好學、不恥下問,這是優秀學生學習品質的表現,孜孜不倦、諄諄教誨,這是高尚師風的完美呈現。缺乏以教促學,以學促教的教學都將沒有激情、精彩和動力。任何一項職業都比不上教師職業如此的崇高和無私。桃李滿天下,這是人民教師一生的最大收獲。
常言道,教學相長。教風是學風的基礎,學風是教風的基礎。教學工作是教師主導下的師生互動交流的動靜態演示和默許過程,沒有一絲不茍地專注和聚精會神的聆聽,現代科學知識是很難掌握和運用的,這就要求教師自身不僅要孜孜不倦地學習,還要與時俱進地更新已有的知識體系,正所謂,要給學生半桶水,教師自己就得有一桶水。同時,學習是苦差事,尤其處在現代社會的學生,沒有經歷過苦難、饑餓和貧窮,對頭懸梁錐刺股的刻苦學習精神是很難理解的。面對復雜艱澀難懂的現代科學知識,如果沒有一位學識淵博、教法精良,還能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的好教師,良好的學風是無法樹立起來的。同樣,教師如果面對的是不求上進、得過且過、基礎差、學風差的學生,教師上進心、進取心、敬業心也會大打折扣,長此以往,教師的業務功底和專業素養也會受到影響,最終會影響到學生的成長和發展。
悉心關照每位學生,把學生當作孩子來關照,千萬不能當作大人來對待,辛辛苦苦教書多少年,目的是讓初出茅廬的孩子能夠在大人的引領下走向成功的彼岸,不求過高回報,但愿桃李滿天下,這就是為人師者最高境界和畢生追求。
總而言之,教師工作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教師必須全身心地投身到教育事業當中,把事業追求定位在關愛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上,做最樸實的園丁,擔當最宏偉的事業,儲備更新最完備的知識系統,讓每一位最需要幫助的他們因你的栽培而更加精彩,在教育事業中默默耕耘一輩子,不圖絢麗人生,只求奉獻自我,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說: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參考文獻:
[1] 王智.對師德教風的幾點思考[J].教育革新,2010(5):7.
[2] 柴兆斌.關于師德師風建設的幾點思考[J].甘肅教育,2016(22) :41.
[責任編輯 齊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