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成
摘 要:學習數學,不僅僅是要讓學生掌握知識,更應當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思維的培養,對于學生思維的培養不但不會干擾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反而會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
關鍵詞:思維;創新;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14-009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4.057
對數學而言,思維是它的生命線。素質教育已成為目前教育事業的一個發展方向,而在素質教育中,創新思維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以往教育忽視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這將無法適應將來社會對人才選擇的要求,這就要求數學教師在教學中,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一、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必要性
(一)創新思維的培養是當代教育的要求
《課標》指出:“學生在學習中能獲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體驗解題方法的多樣性,發展創新意識。”如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成為當前數學教學改革的必然選擇。
(二)創新思維培養學生智力的有效途徑。
我們的教學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技能,更著重與發展學生智力,智力包括人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力,其中占主要地位的就是思維力。我在教學實踐中發現,一半以上學生學習數學時比較死板,如:有的學生在解題時,缺乏有條理的數學思維,不會步步深入思考,有的學生缺乏思維的靈活性,他們只會套公式或例題的解法,很少有一題多解,而對于一些“變式訓練”更是無從下手,即使搞“題海戰術”也是收效甚微。學生掌握知識的關鍵在于“思”,在于智力活動的核心——思維活動。不僅掌握知識需要經過積極的思維活動,而且發展思維能力也只有在一系列的思維推理的活動中才可能有,只能經過真正的思維,學生學習到的知識才是真正的活的知識,反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味地將注意力都集中于學生對于知識的獲得,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就得不到培養,那么學生的學習數學之路也會變得越來越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但要關注學生獲取知識的結果,更應當關注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分析問題,運用相關的定理、法規、公式,最終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教師更應當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這樣不但可以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達到培養學生智力的效果。
使學生的思維機器開動起來,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三)創新思維有助于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當中的問題
數學來源于生活,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當中的問題是數學的基本功能,然后許多生活當中的問題不可能按照教學內容的條件去發生,許多問題看似與我們學習內容不相關,如果將其表面的因素去掉,就不難發現其數學本質,或者一些問題解決時需要多學科知識的整合,這些都需要學生去創造性地運用知識,其實這一過程也是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的過程。
二、培養學生創新思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思維代替學生思維,遏制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數學學習過程是個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動態過程。由于中職學生許多學生數學能力相對來說比較弱,教師往往不敢放手讓學生去學習,或者是怕學生自主式學習學不到位,采用“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成為了盛裝知識的容器,失去了學生自我思維和思考的過程,失去了探究創新的過程,教學內容的陳舊以及嚴重脫離實際性,使學生失去了時代感,沒有了創造欲,機械模仿教師講授的例題,使學生無須進行深入的探索,也無法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雖然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講得是頭頭是道,但是教師講授的內容學生能接受多少,這是教師所無法控制的,或者學生對于教師所講授的內容都了解了,然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的學習過程當中,許多學生只是在聽,并沒有將老師講授的知識內化,也就是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不深,這樣學生在解決問題時往往有一種似曾相識卻無法下手的感覺,尤其是那些需要學生將進行重新整合的才能解決的問題,學生往往是不知所措。
(二)提問隨意性大,影響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提問是教師推動教學進行,引起學生關注的有效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在提問時要考慮問題與知識的相關性,更應當考慮學生對于問題的關注程度,求問題應當具有開放性,但是許多時候教師在提問時,啥時根據學生的反應臨時性的提出問題,有些問題不是過難,學生無從下手,就是過于簡單,學生不愿意回答,這樣的問題往往變成了教學過程中的干擾,從而影響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三、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策略
(一)設置懸念,激發學生好奇心,培養創新思維
在教學中,可以巧設懸念創設教學情境,懸念是一種學習心理的強刺激,使學生產生“欲罷不能”的情境,并注意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教學內容,從而調動起自己的思維,積極地參與到學習當中。
(二)更新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發揮學生主導作用。讓學生做探究的主體,通過創設相關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去思考、觀察、實驗或者驗證,更應當鼓勵學生做好反思,這樣學生不但學會了解決問題,其創新思維也得到了培養。
(三)通過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發展學生創新思維
數學教學中,我們也把數學應用作為數學教學的重要的目標之一,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學習數學,不能將要求停留于學生去掌握知識層面,而要注意將學生的數學知識轉化成為學生的數學能力。將數學知識轉化成為數學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鼓勵學生去運用學習到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當中的實際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街中,需要的知識也是多方面的,這樣學生就會對知識進行一定的整合,也會根據問題的實際來創造性的運用知識,這樣也就發展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
數學活動是對數學的延伸和發展。根據學生的數學興趣和愛好,開展多形式的數學活動,讓學生從模擬的各類活動情境當中或者在其他科目學習過程中去發現數學問題,將學習到的數學知識去解決問題,通過并鼓勵學生將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進行適當的記錄,并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通過交流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數學表達能力都會得到培養,從而達到培養創新思維的目的。
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不可能立竿見影,尤其是對于中職學生,在培養學生的創親思維時,教師更應當從學生實際出發,縮小步子,降低層,讓學生在教師創造的輕松和諧的氛圍當中得到發展。
參考文獻:
[1] 柘智利.中職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J].科學咨詢,2012 (12):47.
[2] 馮新平.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J].數理化解題研究(高中版),2002:62-63.
[責任編輯 齊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