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婭 張振宇
摘要:近年來“剩女”問題已成為大眾傳媒和社會輿論廣泛關注的議題,“剩女”成為社會現象與我國當前的性別文化傳播以及傳統文化觀念有著密切的聯系。本文從話語與權力的關系著手,對“剩女”問題進行分析,發現“剩女”議題是人為建構的社會問題,是男權思維定勢下對優秀女性的貶低,是男高女低婚戀觀的延續,是大眾傳媒市場化的結果。“剩女”形象是男性話語對優質單身女性施加的符號暴力,是男性權力對大齡未婚女性的污名化。
關鍵詞:剩女 話語與權力 社會性別觀念
中圖分類號:G206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0-0064-01
隨著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升以及社會地位的提高,女性也獲得了更多的獨立性和選擇性。然一個被稱之為“剩女”的群體卻在一線城市中悄然出現,他們有著高學歷、高收入和高擇偶標準,因對傳統婚戀模式的反抗,成為媒介和輿論渲染下具有挑剔、焦慮和不孝身份特征的婚姻“積壓品”。“剩女”話語是大眾媒介、社會輿論及傳統性別觀念相互作用的結果,社會關于“剩女”議題及其形象的建構是基于客觀現實還是有其隱藏的權力機制,這值得我們用社會學的眼光進行深入的分析。
一、關于“剩女”問題的話語
“剩女”一詞最初起源于網絡并在坊間流傳開來。所謂“剩女”,意指在現代化大都市中具有高學歷、 高收入、高要求的大齡未婚女性,因其高擇偶標準而未能找到合適婚姻對象的大齡女性。近年來,“剩女”現象被媒體宣傳報道,成為主要的性別議題之一,逐漸取代了“單身女性” 的說法,成為一類特定女性的身份標簽。
話語是置于社會網絡之中的產物,“剩女”話語是傳統男性中心話語權的反映,以維護傳統父權制權威,這種帶有貶低性的話語秩序為社會甚至廣大單身女性所接受并內化為自我認同。“剩女”話語產生了對大齡未婚女性的偏見性命名,更制造出貶低女性性別形象和社會價值的話語體系,經過媒體和輿論將這種話語納入到官方正式文件中,成為普遍性共識。
二、“剩女”話語:男權思維定勢話語權運作的結果
中國傳統語言中包含著諸多具有性別歧視的詞語和語法規則,且這種語言和文本是為男性統治者服務的,女性被排除在話語權之外,“剩女”一詞的出現并整合進官方話語體系當中,是一種男權思維定勢的結果。社會用一種“他者”的眼光審視和解讀大齡未婚女青年在婚姻市場中的地位,男性是享有充分主動權和自由選擇權的主體,女性是被動和被挑選的客體,其暢銷和滯銷完全是由男性主體決定的,“剩女”這一話語無疑是“男人制造標準,女人用這個標準要求自己”的男權主義的產物。媒介在選擇和傳播性別議題的過程中,沿用了具有性別盲點和性別偏見的選擇標準,遵從于媒介生產中既有的男權思維定勢。
三、“剩女”問題:中國傳統婚戀文化熏染的結果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女性充當著“賢妻良母”的角色,“剩女”的出現卻突破了傳統文化賦予女性的社會角色,挑戰了男權中心主義的權威 。如今男女平等的提倡以及受教育程度的相近使得傳統婚戀文化中的 “男尊女卑”的權威思想受到了挑戰,“男高女低”的擇偶標準受到了沖擊,客觀上造成了受教育程度和社會地位較高的優秀女性出現了結構性剩余。媒介在“剩女”問題上隱蔽地表達男性中心話語權,媒介的文化編碼將刻板化的認知與擬態環境相結合,使“剩女”議題產生的涵化效果與傳統的性別文化形成共鳴,達到強化刻板印象和傳統性別觀念的目的。“剩女”話語的流行迎合了受眾中被廣泛接受的中國男尊女卑的傳統文化以及傳統的婚姻觀,是中國傳統婚戀文化渲染的結果,是男權話語體系下,“男尊女卑”狀態的延續。
四、“剩女”形象:市場化媒介逐利的結果
“剩女”議題既是媒介選擇性地設置性別議題以滿足男權思維定勢和迎合中國傳統性別觀念的結果,同時也是追逐“眼球經濟”的必然選擇。在各類報刊和影視作品中所呈現出的“剩女”形象滿足了男性固有的獵奇心理,并通過對“剩女焦慮”的極力渲染,將規訓女性氣質、外貌、著裝等作為幫助女性“脫單”的正當理由,媒體將“剩女”制造為一個社會問題的同時,又將其視為具有巨大潛力的消費市場。媒介通過報刊、影視等對“剩女”形象的建構在無形中向人們灌輸“家庭是女性最重要的活動場所,婚姻是女性的歸宿”這樣一種思想觀念,從而使得許多女性在職場上奮斗多年后重新回歸家庭。
五、結語
“話語是服從于某種規律的實踐”,話語與權力密不可分。父權制權威對媒介和輿論產生的影響促成了“剩女”話語的形成,大齡未婚女性的存在挑戰了傳統男性精英的優勢地位,“剩女”話語的出現是對男性中心秩序的維護。“剩女”一詞從私人化語言變為社會性的議題,根源于古有的“男尊女卑”社會性別觀念及傳統文化對女性家庭角色的期待。如今單身女性面對著巨大的催婚壓力,職場文化、性別比例、婚育狀況,甚至其個人擔任的工作性質、職位高低都可能影響所面對的催婚情況。“剩女”話語是男性中心話語權的表現形式之一,將單身現象女性化,將女性單身現象問題化是“剩女”話語制造的最終結果。
參考文獻:
[1]周妍,張文祥.“剩女”話語與媒介文化[J].中州學刊,2014(6):100-105.
[2]張穎,褚倩.社會學視野下“剩女”的建構[J].經濟研究導刊,2013(31):232-234.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