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芹芹+梁瑞華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5-00-01
精神分裂癥是病因未明的慢性遷延性精神疾病,具有治愈率低、高患病率、高復發率、高致殘率等特點[1],出院后常遺留社會功能受損,需長期甚至終身服藥,但患者的生活質量及依從性較差。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疾病,也是一種典型的精神疾病,患者主要表現為情感、思維、行為上的功能障礙,病情嚴重的患者易出現幻覺、幻想的癥狀,對患者及他人的生命安全有著嚴重的威脅,患者的臨床護理質量對于患者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有效的緩解患者癥狀[1-2]。為探討心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護理中的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特選取96例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取了良好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醫院接受治療的96例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給予患者護理干預措施,并根據護理措施的不同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患者48例,其中,對照組患者男26例,女22例,年齡21-63歲,平均年齡(40.33±2.43)歲,病程0.2-3年,平均病程(1.54±0.65)年;觀察組患者男25例,女23例,年齡21-62歲,平均年齡(40.28±2.23)歲,病程0.4-3年,平均病程(1.63±0.55)年。兩組患者在性別方面基本資料、年齡方面基本資料、病程方面基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干預,給予患者使用常規的精神藥物進行治療和護理。觀察組患者實施心理干預,措施為:①與患者交流,建立互信度,傾聽患者的心聲,照顧好患者的生活,鼓勵患者,提高患者的信心,給予患者情感和心理的支持。②為患者講解相關疾病和干預的知識,提高患者的認知程度,耐心的為患者解答相關的問題,減少患者自卑感,提高患者的自信心,提高治療依從性。③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讓患者家屬充分的認識到其對于患者治療的重要性,讓患者家屬給予患者鼓勵和關懷,讓患者感受到家人的關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配合度。
1.3 指標觀察:觀察分析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治療依從性、生活質量評分情況。
1.4 統計分析:將數據全部錄入excel表格中,用SPSS18.0軟件此次研究得到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用(±s)表明此次研究中得到的數據計量資料,用檢驗此次研究中得到的數據計數資料,P值<0.05,表明此次研究中得到的數據有一定的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治療依從性情況
干預前,觀察組依從性為37.50%,對照組為33.33%,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依從性為72.92%,對照組為43.75%,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情況
干預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的生活質量評分改善程度相比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精神狀況極差,易出現幻想、幻覺等癥狀,極易出現患者自殺、自虐、自殘的現象,部分患者甚至出現殺人傾向,因此,對待精神分裂癥患者時,應注意自身安全[3]。
精神分裂癥患者在使用藥物治療的同時,給予患者實施心理干預,能夠有效緩解負面情緒對于患者的影響,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況,引導患者將負面情緒釋放,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配合醫生進行治療,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心理干預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4]。心理干預的實施,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焦慮、緊張、自卑的不良心理,心理干預主要的是針對患者的心理狀況,實施針對性的情緒引導,提高患者對于疾病的認知程度,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生活質量[5]。本研究通過對比常規護理與心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護理中的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情況分析,可以發現,通過實施心理干預之后,精神分裂癥患者的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變化極大,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明顯提升,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改善,證明了心理干預對于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應用價值,因此,在針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中,心理干預的應用值得考慮。
精神分裂癥雖然誘因不明確,但患者出現該癥狀后,其思維和情感等方面均會出現功能性障礙,使其情緒和行為出現異常反應。當該癥狀患者住院治療時,如果能夠加強心理護理,通過有針對性的個體精神心理護理,來幫助患者達到較好的心理狀態,從而配合 治療并改善其預后,盡量避免患者反復出現病情發作的現象[7] 。 文中對照組雖采用了藥物治療,但由于藥物療法未結合心理護理干預,使其雖取得了一定臨床治療效果,但并不是理想結果。 而觀察組對于新入院患者,將其分為三個階段分別進行心理護理干預,當患者初入院時難免有情緒應激反應,不愿意住院治療,而護理人員通過與其建立良好護患關系,幫助其消除對住院陌生感,并幫助患者盡快適應住院環境和病房中的病友。當患者經藥物治療病情得到控制后,護理人員結合其心理狀況的迥異,分別給予了個體化精神心理護理,讓其了解治療的作用,以及如何去做好精神衛生保健,以避免將來再次復發該病,并對患者用藥期間的不良反應做好解釋工作,還向患者講解成功病例痊愈過程,以堅定其對治療 的信心[9] 。在患者經藥物療法,病情基本好轉后,這時護理人員說服力更強了,而患者信任度也相應提高了,這時護理人員告訴患者將來出院后,應如何去妥善處理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不要受社會不良輿論影響,以免自身的精神心理受到刺激,定期到醫院來復查并配合醫院隨訪。
觀察組患者通過護理人員對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給予了個體精神心理護理干預,使其配合治療依從性提高的同時,也知曉了如何去做好精神衛生保健,患者應對周邊環境的能力得到提高,并且堅定了對治療的信心,觀察組經精神心理干預,其配合治療總依從率為90%,可見,通過心理護理干預方式來配合藥物療法,能使得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依從性得到提高,進而使我院護理質量得到升值。
綜上所述,心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護理中的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非常大,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得到提高,生活質量得到改善,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吳琳.對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心理護理的效果研究[J].中國民康醫學,2014,26(13):113-114.
[2]陸琴芳.心理護理在改善23例精神分裂癥恢復期患者恥辱感中的應用[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2014,23(14):130.
[3] 楊貴梅,張國玲,刁繼紅,等.綜合護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合并糖尿病患者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11):3139-3140.
[4] 湯利紅,雷球英,彭汝春.護理干預對首發精神分裂癥患者出院后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當代護士,2014,21(1):106-107.
[5] 崔虹,何夏君,丁寒琴,等.個案管理對社區精神分裂癥患者服藥依從性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4,29(23):77-78.
[6] 楊翠英,金云紅,聶春蓮,等.個性化護理干預對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3,19(1):81-82.
[7] 董素娟,趙金祥.綜合護理干預對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學,2015,27(3):8-9.
[8]黃碧琴,林雪梅,蔡麗琴. 心理護理對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 中國民康醫學,2013,25(3):118-119.
[9]華潔.護理干預對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學,2010,22(9) :2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