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古月
摘 要:在高中語文課程中,散文教學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學生從散文中既能學習到豐富的詞匯,提高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又能感受到散文中深厚的精神內涵,有利于提高審美能力,對開展美學教育發揮重要作用。作為高中語文教師一定要高度重視散文教學。
關鍵詞:高中語文:散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17-006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7.040
散文是美的,不僅能給人以美的享受,還具有強大的教化作用。散文是語文課堂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語文課堂應該是最有生命力、穿透力的,而且也應該是最具人文魅力、最能提高學生品位的學科,散文在其中發揮著功不可沒的作用。基于此,筆者結合實踐教學,以散文為支點展開教學,為語文課堂的高質量教學開創出一片碧海藍天。
一、情感的細讀
散文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發揮重要作用,散文具有很強的抒情性,蘊含著作者豐富的情感,還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在散文教學中,要求教師要充分挖掘散文的情感,切實把握好文章的情感因素,引導學生進行情感細讀。例如,在欣賞《故都的秋》一文時,通過閱讀可知,作者在文本中使用了“悲涼”“靜”等詞匯,這實際上也是作者心境的描寫。為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感受到其情感的基調,在此基調上請理解整篇文章的內涵。通過反復朗讀文章感受文章中的情感,讓學生能夠領略到作者筆下的故都的秋,以此來揭示出作者文章的寫作目的,進而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在細讀中豐富學生的精神思想,強大他們的思辨能力和感悟能力,讓學生對散文的意境有更深層次的了解。
二、散文閱讀審美體驗教學需要用心去感受
在欣賞散文題材時,要讓學生用平和寧靜的心態去閱讀,通過表演、吟詠等方式讓學生帶著欣賞的情感去讀文章,在讀中請體會散文的靈魂所在。學生通過用心拼讀,能夠審視出散文的內涵、意境美,在欣賞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的審美標準,進而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在欣賞中提升語言使用能力,這對學生寫作具有很大的幫助。在散文閱讀審美體驗前,首先需要做的是丟棄雜念。簡單而言,讓學生處在一種放空的狀態中,靜下心來去欣賞,真切地去感受散文中的自然對象,并且融入到這種對象當中,同時還能激發學生自主思考,有利于感悟與收獲。
三、有效把握文本涵泳,實現情感共鳴
眾所周知,散文是一種兼具美感、內涵為一身的文體,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又含義雋永。這是散文的獨特魅力。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賞析散文,可以提升學生的領悟能力,而學習散文最主要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情感,將學生引入到更深層次中,將作者在文章中表達的情感挖掘出來。讓學生在學習散文的過程中情感能夠得到熏陶。此外,語文教師也需要教導學生通過“回溯”的方法,深入去探索文章的思想內涵,在欣賞中逐漸達到一種審美境界。品讀古代的散文,學生也仿佛在看一部史書,在品讀中去知曉偉大民族發展的軌跡與文明歷史的進程。品讀現當代散文,能讓讀者也兼具著同樣的歷史使命,并為此奮斗著。
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散文教學中,要充分將學生的主體性發揮出來,讓學生都能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交流。以一種輕松愉快的心情去欣賞散文之美,挖掘散文的結構、內容,進而去體驗散文中的情感。同時,也要注重對學生的個性化解讀,同一篇散文,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情感體驗、閱讀體驗,因此,一定要積極將學生的思維能力發揮出來。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在互動中加強交流,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也要聽取別人獨到的理解,讓學生更加全面地對散文有個認識。例如,在學習《我的母親》一課時,在學習胡適這篇散文時,也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母親展開學習,也可以通過其他途徑讓學生去尋找一些關于母親的其他文章。亦或者尋找胡適的其他散文,展開交流討論,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感受闡述出來。讓學生通過細細品味文章語言去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發揮語言潛移默化的影響力,促進學生語言能力提升的同時,為以后的寫作教學奠定扎實基礎。
五、注重語言的賞析、品味,充分挖掘學生的想象力,展現“散文”之美
散文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學體裁,是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散文實際也是一類兼備文采與品質的優秀文體,散文的魅力如葡萄酒般醇美。因此,在教學散文的過程中,學習的重點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表現手法。如何讓高中生快速、正確地把握這些寫作方法呢?最重要的一點是教師的科學指導。在教學中,積極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與聯想力,對文章內容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教師也要善于挖掘學生的興趣點,欣賞散文的語言之美。散文最美之處體現在語言的美上。學生要將學到的寫作手法積極運用到寫作當中,用心請體會文章的中心內涵,請體會作者的內心情感。此外,也要引導學生對文字內容蘊藏的哲理美進行深層次的闡述,促使學生沖破自身的局限,提高理解能力。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散文是不容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散文猶如“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散文具有語言優美,形散而神聚等特點,對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發揮重要作用。因此,語文教師一定要注重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讓學生在學習散文的過程中體味散文的美,提高學生的文化底蘊和文化品位,讓“美”盈滿語文散文教學之中。
參考文獻
[1] 樊麗慧.高中語文寫景抒情散文單元教學探微[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1(05)74-77.
[2] 翟春娣.如何提高高中語文散文的閱讀能力[J].學園:學者的精神家園,2015(01):117.
[3] 程強.試述高中語文小說教學中閱讀與寫作的結合[J].課程教育研究,2015(6):89-90 .
[4] 朱琴.試論詩詞意境對學生思想的影響——以高中語文古典詩詞教學為例[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3,(04):76-79.
[責任編輯 齊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