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梅
摘要:我國事業單位承擔著教育、醫療等社會公益崗位,其運行資金也主要來自政府財政收入,事業單位會計信息質量的高低不僅關系到政府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而且直接影響國家社會公共服務水平的質量。因此,事業單位應建立健全會計監督機制,不斷提升會計信息質量及保證財政資金的有效使用。本文通過對我國事業單位會計監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建立健全事業單位會計監督機制的若干對策。
關鍵詞:事業單位;會計監督;意義;對策
中圖分類號:F810.6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0-0-02
一、事業單位會計監督的內容以及意義
與企業不同,事業單位是為了社會的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或其他社會性公益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為滿足人們教育、科技、文化進步而做出的社會性服務,是為國家經濟建設、政治文明建設提供社會性服務支持的,它不以盈利為目的,因此其會計監督工作尤為重要。事業單位的會計監督有兩方面,一為內部監督,即指事業單位會計監督部門對本單位會計事務所進行的監督檢查工作,包括對會計核算工作的監督與控制、對各類資產的管理、對會計工作的內部審計和紀檢監察監督、對會計工作人員的監督檢查工作等;二為外部監督,指國家財政、審計、人民銀行、稅務等政府相關部門對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監督檢查工作,還包括外單位會計相關負責人對會計工作的監督檢查,社會中介機構,如會計師事務所的社會監督,當然也包括外單位及公眾的監督。其中國家監督內容既包括對會計相關資料的監督檢查,還包括對會計行為的監督檢查,特別是事業單位相關負責人與會計機構負責人的會計行為的檢查。
事業單位建立健全會計監督機制對其自身發展及加強法律意識具有一定的意義。一是提升事業單位會計信息質量。隨著我國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步伐的加快,事業單位已經逐步開始被推向市場及執行企業經營管理模式,因此,事業單位加強會計監督可以及時發現改革中出現的會計弊端及提升會計信息質量,切實維護國有資產安全,有助于事業單位保持市場競爭力。二是隨著我國反腐倡廉及中央“八項規定”的執行,事業單位面臨著來自內部財務人員及外部審計、監察的層層監督,通過建立會計監督機制,事業單位可事先對自身財經違紀問題進行把脈,避免承擔更大的法律與行政責任。
二、我國事業單位會計監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事業單位法人缺少會計監督意識
首先,我國多數事業單位領導將精力放在爭取上級或本級財政部門的專項資金上,對財務核算及會計監督工作缺少必要的重視,制定的會計監督制度也大多為照搬其他事業單位,會計監督工作形同虛設。其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錯誤的將會計監督工作認為是財務部門工作職責,未能對會計監督工作給予一定的配合與支持,嚴重阻礙事業單位會計監督工作的正常開展及規范作用的發揮。
(二)事業單位會計監督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國多數事業單位已經在內部建立會計監督相關制度,但由于對會計監督工作的忽視等原因,導致部分事業單位會計監督制度未能達到既定目標,一是個別事業單位在建立會計監督制度過程中,為節省時間,直接照搬其他事業單位會計監督制度,未針對本單位自身特點設計科學、可操作的會計監督制度。二是未能針對財政部出臺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及國有資產管理、項目結余結轉資產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對會計監督制度做出相應修改,導致會計監督制度仍沿用作廢的法律文件執行,無法真正發揮會計監督作用。
(三)事業單位會計信息質量不高
近年來,個別事業單位法人為了使用財政資金組織旅游培訓、發放福利、上級接待,指使會計人員違規使用發票套取現金、挪用項目資金或建立“小金庫”,不但導致事業單位會計信息質量嚴重不實,也給部分領導干部貪污舞弊、私吞公款提供溫床。以上違紀行為的發生,不但是因為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缺失以及執行不到位,最主要原因還在于缺少有效的會計監督機制,無法通過監督機制規范會計核算以及扼制部分領導滋生腐敗的念頭。
(四)事業單位會計人員業務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
一是我國多數事業單位財務人員已接近退休或由其他專業的員工擔任,由于專業及學歷的限制,無法完全勝任現代財務管理軟件操作、內控設置及會計監督工作,直接影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質量。二是個別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由于對會計工作的漠視及法律意識的淡薄,工作中在違背職業道德的基礎上,聽從或與其他員工串通貪污財政資金及編制虛假會計憑證,不但無法保證事業單位會計信息質量,而且嚴重影響我國財經紀律。
三、建立、健全我國事業單位會計監督機制的若干對策
事業單位會計監督主要是本事業單位內部審計人員對單位會計核算規范性、內部控制制度設計合理性及執行到位性及資產管理有效性的監督、檢查活動,同時也包括本單位上級業務主管部門指派審計人員對本單位進行的監督活動。我國事業單位除接受來自本單位與上級主管部門的會計監督外,還要授受來自財政、紀檢、審計等政府部門的監督檢查,同時,也可聘請會計師事務所等社會中介組織對本單位財務管理等工作進行外部監督,旨在進一步規范會計核算,提高財務管理水平。以下試分析建立、健全我國事業單位會計監督機制的若干對策。
(一)樹立正確的會計監督觀念
首先,事業單位領導應提高對會計監督的重視程度,強化對會計監督工作的宣傳,使事業單位法人真正認識到會計監督對于規范會計核算、及時發現財政資金安全隱患的重要作用,充分發揮事業單位法人領導作用,督促其他業務科室及全體員工給予會計監督必要的支持與配合,為會計監督工作正常開展提供軟硬件環境。其次,事業單位各業務科室應嚴格按照會計監督制度給予監督人員工作配合,逐步樹立會計監督理念。
(二)健全事業單位會計監督制度
一是國家、財政部應根據《會計法》、《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等相關文件制定事業單位內部會計監督規章制度,并為確保事業單位能夠靈活操作,應通過制定實施細則、補充意見等形式不斷完善會計監督文件,提高監督文件的可操作性,同時,應通過制定相關懲處制度,對違反財經紀律及不執行會計監督規定的事業單位加以嚴處,提高財政資金的安全性。二是事業單位內部應根據國家、財政部會計監督制度規定,并結合自身財務管理需要設計科學、有效的內部會計監督制度,詳細列明會計監督流程及各科室、員工應承擔的職責,避免事業單位各科室及員工互相推諉。
(三)加強事業單位會計人員業務培訓
一是對會計監督人員就《會計法》、《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及電算化軟件操作等內容進行培訓,以提高事業單位財務工作人員的綜合業務能力。二是對事業單位會計監督人員進行法治與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公開觀看違反財經紀律反面案例的方式,使廣大事業單位財務工作者清醒認識違反財經紀律所應受到的懲罰,以發揮培訓教育對事業單位會計人員的警示作用,降低財務人員違紀行為發生的機率。
(四)通過建立考核機制促使事業單位強化會計監督
為鼓勵事業單位建立科學、有效的內部會計監督機制及確保各業務科室及全體員工認真履行會計監督機制,事業單位應在內部建立會計監督考核獎懲機制,對日常認真落實會計監督工作的部門及員工給予精神、物質方面的獎勵,調動其執行會計監督機制及參與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積極性,切實提高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水平及充分發揮會計監督作用。
綜上所述,事業單位是我國經濟建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履行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部門。因此,要確保事業單位的長期、正常、健康的運行,保障其經濟效益,推動我國的經濟建設與發展,建立健全事業單位會計監督機制是客觀必要的。要明確認知會計監督工作的重要性,健全會計監督體制和法律保障體制,提升會計工作者的綜合素質,建立健全獎勵制度與會計考核制度,進而推進事業單位和國家的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玉寶.建立與健全事業單位會計監督機制的措施探討[J].商業會計,2013(3).
[2]周友宏.對如何發揮事業單位會計監督職能的思考[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3(6).
[3]郭原,杜海娥.建立健全事業單位會計監督制度的若干建議[J].財經界,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