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善飛
摘要:企業內控管理是企業實施全面管理的組成部分之一,對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財產完整性與會計信息準確性的保證等都有利,能幫助企業提高經營效果。而作為現代企業更要加強內控管理,夯實發展基礎。本文就從企業加強內控管理對于防范財務風險的重要性入手,探討若干加強內控管理的措施,旨在幫助企業有效防范財務風險,優化經營效果。
關鍵詞:企業;內控管理;財務管理;防范風險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0-0-01
企業內控管理指的就是企業的內部管理,主要包括企業制定、實施并完善各種管理制度的過程。自中國加入WTO以后,經濟全球化趨勢日益顯著,中國進入快速發展經濟的階段,市場競爭也隨之越來越激烈,企業要想在當今機遇、風險并存的時代不斷發展,就必須加強內控管理,有效防范財務風險,以便提高市場競爭力。
一、企業加強內控管理對于防范財務風險的重要性
內控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的核心。當下,為更好地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財政部門連續頒布實施《會計法》、《內部會計控制規范》等法律法規制度,其中對企業內控管理有多項規定,不但明文規定要保護企業資產,還要求企業完善建立內控管理體系,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與準確。所以加強內控管理是法律法規對企業的要求[1]。同時,加強企業內控管理對企業健全財務管理制度有幫助。科學的、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是企業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的基礎,否則將大大削弱管理效果,而一旦企業的財務失去內控保障,就會失去其應有作用,所以加強內控管理對企業防范財務風險有重要意義。另外,加強內控管理是企業內部管理的客觀需要,是防范財務風險的基礎條件。加強內控管理能促使企業規范實施各項管理活動、最大限度降低各種風險、保證財務數據更加準確、安全、真實,有助于企業更好地實現高效管理,同時在內控管理中發現不法行為,及時有效處理,滿足現代化管理需求。鑒于此,加強企業內控管理對企業有效防范財務風險有重要作用,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并加以實踐。
二、加強企業內控管理以有效防范財務風險的措施
(一)構建良好企業內控管理和財務風險防范環境
企業內部控制環境是關系到能否實現財務風險控制及防范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企業整個內部控制體系以及財務風險防范重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保證企業更好地改善內控管理效果、提高財務風險防范的有效性,企業需結合自身實際,致力于打造適合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的內部控制環境以及相應的機制體制[2]。一是企業領導者應保持管理觀念與內控管理意識的與時俱進,充分認識加強企業內控管理對于有效防范財務風險的重要性。二是完善建立企業與內控管理相關的制度與考查機制,促使企業的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均得到行之有效的監督,同時做到獎懲分明,激發出相關部門及人員開展內控管理工作的主動性。三是企業要大力培養以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等為基礎的企業文化,要求全體人員都做到注重內控、辦事講究程序等原則,在制定企業年度預算方案、重大決策以及簽訂重要合同時要實行集體決策以及群眾監督,從而更好地實現企業加強內控管理與有效防范財務風險的目標。
(二)加強對企業會計風險與資金風險的有效控制
為有效防范財務風險,企業需進行一系列內部管理活動,尤其要重視開展內控活動,針對企業會計風險、資金風險等主要財務風險提出切實可行的內控制度,提高財務風險防范質量。一是針對企業會計工作中的風險,要專門設立相應的機構,加強成本管理,負責預測、控制成本,負責審核會計信息,并有效監督會計工作人員等等。與此同時,企業要大力培訓會計人員,提高其業務水平以及職業道德修養;在重要的會計工作崗位上多配備一些職業道德水平高、業務能力強的人,并積極實行輪崗制度,盡量在一年內更換重要崗位的會計人員,加強企業各會計人員之間的溝通、交流,降低協同作弊的可能性。二是針對企業的資金風險,企業應完善建立資金預算審批制度、資金支付控制制度、資金安全管理制度、投資管理制度、融資管理制度等重要制度,從而加大管理每一筆資金使用情況的力度,有效防范企業資金風險。企業還要有效管理并控制資金的投放、回收,準確估測投資、融資以及籌資等過程,確保企業決策的科學性,防范財務風險。
(三)切實增強企業內部管理與控制活動的有效性
一是分離不相容的崗位。企業管理者在設置工作崗位時要體現出不相容職務分離、崗位分離的基本原則,做到分割權力、相互牽制、稽核對證;關鍵崗位要做到任人唯賢,在保證人員能力滿足崗位需求的同時真正發揮出不同崗位的互相監督、互相牽制的作用,使內控活動更有效。二是嚴格實行授權審批。企業管理者要嚴格遵循風險受控、分級管理、權責對等以及管理有效等原則,全面實施分級授權制度,嚴格管理授權的程序,通過權限指引的頒布明確各項業務以及事項的分級授權與劃分權限的標準。管理者在進行決策或開展業務活動時應禁止越權辦理,務必獲得授權;享有審批權力的人則要求嚴格依據規定行使權力,禁止越級審批、不履行責任,更不能違反規定把權力授予他人;各級領導則要加大監督權力行使的力度,防止隨意行使權力或濫用職權;決策時要按照規定進行審批,避免財務決策失誤,有效防范財務風險。三是實行全面預算管理。企業管理者要引導企業實行全面預算管理,依托執行預算的好壞合理判斷內控管理的效果和防范財務風險目標的差距,并及時修正、補充[3]。在該環節,管理者要科學設置企業現金流量管理、實施績效考核、跟進預算執行等關鍵點,要求各個經營管理環節的責任人按規定簽訂責任書,對預算的執行進行約束,保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科學性、嚴肅性。
三、結語
在經濟復雜化、全球化的形勢下,企業加強內控管理能有效提高自身防范財務風險的能力。在實踐中,企業要不斷加強對內控環境、會計風險與資金風險、控制活動等的管理,從而不斷提升內控管理水平。只有如此,企業才能對潛在財務風險進行有效的防范,持續增強市場競爭力,為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參考文獻
[1]章燦.企業內控管理中出現的弊端及建議[J].財經界(學術版),2016(5):74.
[2]陳妙雪.關于企業內控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探析[J].財會學習,2016(18):48-49.
[3]夏寒臻.論如何加強企業內控能力以提高企業管理水平[J].當代經濟,2015(8):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