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杰
一、引言
我國在消費稅實施以來,進行過兩次重要改革,也起到了調節經濟的積極作用,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消費水平上升,其結構發生變化以及“營改增”的推進,我國現行消費稅也隨之暴露出存在的問題。征稅范圍不合理、不利于發揮調節作用、部分應稅消費品的稅率結構不合理,我國現行消費稅亟待完善和改革。2016年9月30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出臺《關于調整化妝品消費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6)103號)和《關于調整化妝品進口環節消費稅的通知》(財關稅(2016)48號)兩個文件。103號文件主要是取消了對普通美容、修飾類化妝品征收消費稅,而將高檔類化妝品的稅率由30%降低一半至15%。48號文件則是對進口化妝品消費稅進行了相同的調整。自此揭開了消費稅改革的序幕。
二、研究內容
(一)化妝品消費稅政策的歷史延革
1994年是我國消費稅發展的一個重要節點,自1994年起,我國的流轉稅制度進行了結構性的改革和調整,將原屬于特別消費稅的征稅對象納入到消費稅的征稅范圍中,正式開征消費稅。
在2006年,國家對消費稅進行了第二次大調整,新增了高爾夫球及球具、高檔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實木地板五大稅目,并取消了護膚護發品稅目,而高檔護膚護發品被列入了化妝品稅目征收30%的化妝品消費稅。
從2006年至今,消費稅政策又經歷了多次調整,從調整內容來看,主要是進一步貫徹實施2006年節約能源及合理引導消費的理念。2016年5月1日“營改增”全面推行后48號及103號文件的出臺意味著國家將開始推進新的經濟背景下消費稅政策的深化改革。
(二)化妝品消費稅改革的影響
1.對國內化妝品生產制造商的影響
對于國內化妝品生產制造商來說,化妝品消費稅的降低是非常大的挑戰。從化妝品市場來看,國內化妝品的價格比較低廉,消費稅稅負并不算很重。而國外化妝品在負擔高額的進口關稅和消費稅兩重稅負后,和國內化妝品相比是完全不具價格優勢的。化妝品進口消費稅降至15%后,歐美品牌進口化妝品的國內專柜價格可能會下降,從而沖擊到國內化妝品的市場占有率。相關調查顯示,價格差距不大的情況下,大多數化妝品消費者都會選擇國外的化妝品。這次消費稅的改革,使國內化妝品品牌的價格優勢不再那么明顯,他們將會面臨一個更激烈的競爭環境。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一政策的頒布也會使國內化妝品品牌生產商緊張起來,努力研發新產品,提高產品的品質,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以出眾的化妝品而不是低廉的價格來吸引消費者購買,這樣更有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而作為消費者的我們對于中國能創造出優秀的化妝品品牌也是非常樂見其成的。
2.對化妝品消費者的影響
對于國內眾多的化妝品消費者而言,這項政策是大眾期盼已久的福音。消費稅屬于價內稅,購買應稅消費品時其價格內所包含的消費稅實際上都是由廣大消費者來負擔的。化妝品消費稅征收范圍的縮減以及對稅率降低50%的調整,正是在減輕消費者的稅收負擔。
對于普通型化妝品消費者而言,減輕了30%的稅負使其能夠以同樣的消費水平獲得更多的商品,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購物的愉悅感,從而刺激消費。而站在高檔型化妝品消費者的角度上,她們在購買時最看重的因素往往不是價格而是產品的品質,但價格仍然是影響其購買行為的一個重要因素,減輕其50%的稅負同樣會使得她們在“掏荷包”時更加心甘情愿。
3.對海外代購的影響
財關稅2016年3月24日頒布的(2016)18號文件中提出,從2016年4月8日起,通過跨境電子商務網站從國外購買貨物將會開征關稅。18號文件的出臺使得小紅書、網易考拉海購等各大跨境電商的保稅倉需要在普通消費品原來價格的基礎上征收70%的增值稅,即增加11.9%的稅款,而化妝品等類目在增值稅的基礎上還需繳納消費稅,其漲價幅度高達32.9%。跨境電商的保稅倉價格優勢在18號文件的出臺下受到了極大的沖擊,這次化妝品消費稅的政策調整將會對海外代購造成第二次強烈沖擊。
48號文件以及103號文件政策出臺前,進口消費品的高額稅費直接促進了跨境電商、直郵代購等代購相關產業的興起,沉重的稅負使得國人在購買國外產品時常常會選擇海外代購。代購將大量化妝品的消費引導到國外去,反而增加了其他國家的GDP。此次化妝品消費稅改革響應了國人對減輕消費稅稅負的呼吁,能夠引導化妝品消費行為的回流,使國內化妝品消費市場更加健康發展。
之后,國家稅務總局在2016年10月19日頒布了第66號公告——關于高檔化妝品消費稅征收管理事項。其中規定,自2016年10月1日起,高檔化妝品消費稅納稅人以外購、進口和委托加工收回的高檔化妝品為原料繼續生產高檔化妝品,準予從高檔化妝品消費稅應納稅額中扣除外購、進口和委托加工收回的高檔化妝品已納消費稅稅款。納稅人外購、進口和委托加工收回已稅化妝品用于生產高檔化妝品的,其取得2016年10月1日前開具的抵扣憑證,應于2016年11月30日前按原化妝品消費稅稅率計提待抵扣消費稅,逾期不得計提。消費稅不同于增值稅,采取的是一次課稅方式,66號文件的規定與外購已稅消費品繼續生產應稅消費品準予抵扣的政策相一致。66號文件中還要求設立高檔化妝品消費稅抵扣稅款臺賬,這是為了防止國家稅款的流失。
三、研究結論
國人購買應稅消費品需要承擔增值稅和消費稅雙重負擔,而國家在全面推行“營改增”后,已經開始施行能夠減輕消費者稅負的消費稅改革。化妝品消費稅改革首當其沖,是因為國內化妝品行業增速迅猛,在未來也能夠保持中高速增長的趨勢,而化妝品消費群體遍布大眾,現已屬于常規消費品,適時調整其消費稅征收政策是十分有必要的。此次改革加大了國內化妝品生產制造商的壓力,減輕了化妝品消費者的稅收負擔,進一步沖擊了海外代購市場。毋庸置疑,未來消費稅的征稅范圍應該會逐漸取消現如今變成人們生活必需品的消費品,同時強調對不可再生資源的保護從而引導大眾消費方式的轉變。化妝品消費稅新政策的推出已拉開消費稅改革的序幕,筆者也會持續關注消費稅更深層次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