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摘要:集團客戶在商業銀行的重要授信客戶,但由于其內部關聯關系復雜,風險相互傳染。因此,在經濟下行期如何進一步加強集團客戶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集團;客戶;授信;管理
中圖分類號:F832.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0-0-01
隨著國內經濟下行,集團客戶由于產品種類繁多,子公司之間風險互相傳染,成為銀行不良資產的重災區,在當前形勢下,集團客戶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集團客戶的定義
按照銀監會《商業銀行集團客戶授信業務風險管理指引》,集團客戶主要指具有以下特征的商業銀行的企事業法人授信對象;1.在股權上或者經營決策上直接或間接控制其他其實也法人或被其他企事業法人控制的;2.共同被第三方企、事業法人控制的;3.主要投資者個人、關鍵管理人員或與其近親屬共同直接控制或間接控制的;4.存在其他關聯關系,可能不按公允價格原則轉移資產和利潤,商業銀行認為應當視同集團客戶進行授信管理的。
二、集團客戶管理現狀
1.集團客戶評級較高
集團客戶由于資產規模大,在行業中受規模效應影響,行業地位較高,在銀行內部集團客戶在機構中的評級往往較高。
2.較高的授信額度
對于商業銀行,在經濟及市場環境良好的情況下,為爭奪優質客戶,對集團客戶往往給予較高的授信額度。
3.在資本分配上優先給予集團客戶
商業銀行經常為了在市場上取得主動地位,同時由于集團客戶的管理成本較低,市場占有率高,經濟環境好時,不良率也較低。因此,銀行在授信決策中以及資本分配上,總是會優先考慮集團客戶,將更多的資本配置給集團客戶。
三、當前集團客戶管理存在的問題
1.集團公司股權架構復雜,實際控制權高度集中,決策機制及內部風險防范機制尚不完善,銀行對其各類業務風險無法有效隔離。集團客戶對各業務板塊資金控制力較強,總部抽調子公司資金現象嚴重。銀行對于各子公司的授信,不能與集團公司整體風險進行隔離,在集團出現風險時,其子公司均無法豁免,銀行采取風險補救的措施有限。
2.經營盲目擴張,銀行缺乏授信政策約束。企業家往往有做強做大的利益驅動,并購的利益沖動驅使客戶不斷嘗試新的業務領域,被并購企業往往面臨利潤下滑,負債較多,但集團客戶開展并購業務后,對被并購企業整合,以及后續復雜的經營管理、人員管理等方面都伴隨著較大風險。如果是境外的并購,企業面臨著資金、文化、業務各方面的整合,短時間內很難帶來正面效應,而且往往由于并購代償債務,給集團帶來一定的消耗。
3.集團風險關聯度高,銀行缺乏監控手段。目前集團客戶以基金融資、P2P網貸平臺等直接融資方式,這些資金大部分以“出表”的形式進入集團,融資杠桿不斷加大;大型集團內部都成立有財務公司,實行資金集中管理,分公司獨立核算。但當集團客戶出現風險時,一旦某個產品出現問題,就會迅速傳染給其它業務。由于信用危機,引起債務連鎖反應,企業很快進入官司訴訟不斷,資金鏈斷裂的風險。由于內部資金之間流轉,銀行往往無法監控到內部資金流向。集團客戶可以在不通知銀行的前提下,將開立的賬戶轉移架空,而銀行無法有效及時發現真實的風險狀況。
4.集團客戶負債提供的擔保,存在重復抵押。企業間關聯擔保較多,母公司多為空殼公司,實際擔保能力較弱,保證擔保、股權質押的關聯擔保都無法起到真正的風險緩釋作用。銀行對集團客戶內部關聯公司的擔保信息掌握不全,控制手段有限;另外,目前銀行給企業的授信多采用資產、股權抵押、關聯公司擔保,那么,這種擔保間存在重復、相互覆蓋的現象,將擔保能力變大,給風險管理帶來一定難度。
四、集團客戶管理建議
1.建議明確集團客戶管理范圍,摸清集團客戶的組織架構。對于同一實際控制人的集團客戶都應納入集團客戶管理范疇,避免集團客戶為了規避披露信息,在合并報表外的客戶進行關聯交易,銀行往往監控不到。因此,對于同一實際控制人、家族企業各主要板塊都要納入集團客戶管理范疇,統一考量銀行可參考上市公司,可溯源到子公司1-2級甚至更多。要重視其子公司中盈利弱、經營風險大的公司,同時也要關注其關聯公司的風險。
2.有效約束盲目擴張企業的并購行為。對于擴張沖動的企業,應進行全面分析其擴張動機,對于短期不能給企業帶來利益的并購行為,不能為了追求業績而放松授信要求。對于并購行為的授信能否考慮在合同中增加條件加以約束。
3.加強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一是應限制企業開立多個賬戶,強化貸款合同的效力,防止企業開始隨意移動賬戶。二是摸清集團客戶真實資產情況和擔保能力,防止資產高估,重復擔保。針對這兩個問題,要通過信用體系的建立,讓銀行能夠了解企業真實風險,避免多家銀行多頭授信,超出企業實際負債能力,控制企業盲目擴張的沖動。
作者簡介:李 杰(1980-),女,河北香河縣人,工作單位:國家開發銀行,職務:銀行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