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國
摘 要:由于每個學校的辦學資金投入不同、教學條件配置不同和師資隊伍建設不同,致使學校間的辦學質量和水平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這就不利于提供給每一個學生接受平等教育的機會,也不利于保障學生的全面發展,更不利于現代素質教育的開展。因此,以區域教育主管部門為主導,以區域內學校為輔,深化“聯校走教”制度,以便于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實現學生的共同發展,這也是當下素質教育所依賴的基礎。
關鍵詞:聯校走教;素質教育;途徑
中圖分類號:G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17-018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7.120
對于學校來說,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就是區域內的教育資源和傾斜點要合理分配,即在辦學政策制度扶持、資金投入、基礎性教學條件、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各個學校的質量和水平差距不大。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它對義務教育階段提出高標準的要求,要求充分地保障每個學生接受平等教育的機會,從而縮小差異以提升學生的素質教育。因此,就要求區域教育主管部門和兄弟學校倡導“聯校走教”策略,以便于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面,使區域內的每一個學校都獲得大力發展,這便于為每一個學生的成長成才奠定了扎實的教育基礎。基于此,筆者首先探討了如何創新聯校走教機制,其次提出了科學規劃聯校教學活動的方法,再者探討了推進聯校師資共享機制的策略,最后提出了應該如何完善聯校辦學管理體制,僅供參考。
一、創新聯校走教機制
所謂聯校走教機制,就是要求區域內各級各類學校深化學習聯校走校理念,并深入落實到教學實踐活動中使之成為一種運作機制。具體落實:對于聯校走校機制要縱橫全面性性推進,實行同級類學校聯校(小學與小學和中學與中學間聯校)、不同級學校聯校(小學與中學聯校)及重點示范學校與普通學校聯校。這樣的機制就在于要打破學校發展的瓶頸,實現學校間互補互助,縮小學校間發展的差距性,從而實現學校教育發展聯動機制,進而擴大學生的學習視域和平臺,引導學生以高緯度來探索自我成才求知之路。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堅持聯校走教的教學機制,利用這樣的機會多學習優秀教師的教學方法,同時通過與其他教師交流和分享教學經驗創新教學方法,深化素質教育改革,讓教育改革隨著經濟與經濟發展相輔相成。
二、科學規劃聯校教學活動
聯校走教制度就是打破多張課表設置和學科任務計劃的設計,而是在教學活動中統一實行一張課表、合理分配課程時間、統籌課程教學常規計劃。尤其是,規范化教學活動,即走校教學活動程序要規范(走教教師——課程——課時嚴格記錄)、考試規范化(聯校——統一考試點——統一試卷)、評價獎勵規范(統一標準性課程補助、績效評價和晉級考核)。同時,聯校走教制度要向教學活動縱深拓展,一方面要注重拓展聯校教師的培訓和再教育機制,以便于提升聯校教師的教學視域和知識平臺,按照既定的聯校統一性教學部署去推進課程教學活動,這就實現了學校間的共同發展;另一方面,打破聯校教學點的確定性和單一性,要多元化實現聯校走教,實現互為流動聯校教學,從而實現教學優質資源共存共享。顯而易見,這樣的聯校教學活動規范,就有助于教學高層次學校帶動薄弱學校前進,進而在互幫互助中兼收并蓄汲取雙方教學優勢彌補不足,最終實現區域內整體教學水平提升,這就為素質教育的開展奠定了前提和條件。
三、推進聯校師資共享機制
聯校師資共享機制,從本質上來說,意在引導教學質量和水平高的師資力量滲透到相對薄弱的學校,借助這些優質師資力量把先進的教學理論、學科前沿教學進展、科學教學方法及教學思維等向其他教師進行傳遞和滲透,以拉動這些教師站在現代教育發展的時代前列,去審視當下教育的主流脈搏,從而運用一切教育渠道汲取現代信息教育資源,進而不斷提升自我專業理論和技能素養。值得注意的是,在推進優質師資共享機制過程中要注重教師公平對待和公平評價,以便于為推進教師間聯動走校打下后顧之憂。最終,這就潛在地為課程教學改革的深化推進奠定了教學人力資本基礎,也為學生能夠主動參與課程教學活動推進自我學習向高層次教育階段進發增添了動力因子。
四、完善聯校辦學管理體制
聯校辦學管理不是分而治之轉為暫時性統一辦學管理,而是要打破幾個學校法人為一個聯校辦學的法人局面,要建立統一性的聯校辦學點學校規章、制度和管理形式等。一方面,具體落實在統一上:辦學理念統一、教學活動統一、財務管理統一、師資評價考核統一、教學管理模式統一;另一方面具體落實在全面性上:課程全面性推進、學生素養全面性發展、聯動校點全面性啟動、課時全面性安排、學科全面性拓展。聯動辦學管理部門要做好為聯動教學服務,不僅創建良好的聯動辦學外部條件而且要營造內部教學氛圍,從而建立教學相長的濃厚聯校走教教學氛圍,極大化地滿足多元化學生的個體學習訴求,強化和確立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最終,在科學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推動下來拓展和延伸學生的學習視域和平臺,這也是經濟社會發展對學校培養人才的高標準要求。
五、結語
教育是每一個人最基本的人權,共享合理的教育措施、良好的教學環境和優質的師資力量,更是作為學生要求教育公平的訴求。因此,只有以教育均衡發展深知我們的教學理念之中,行之于我們的教學實踐活動中,推而廣之我們的教育事業中,才能夠為每一個學生的全面性成才成長提供充足的教育條件,也才能夠有利于驅動素質教育向縱深方向拓展。
參考文獻:
[1] 曲扎.山區小學素質教育開展的困境與思考[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7):95.
[2] 王曉妹.青少年校外活動在素質教育實施中的功能和開展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6(15):194.
[3] 余昌仁.深化“聯校走教” 推進素質教育[J].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10(5):12.
[4] 張公山.大力實施“聯校走教” 促進教育均衡發展[J].基礎教育改革動態,2010(19):33-34.
[5] 和學新.走向校本的素質教育——天津市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6(4):30-34.
[6] 何貴林.教育需盡快走可持續發展之路——農村學校實施素質教育、新課程改革的思考[J].學周刊b版,2014(9):4.
[責任編輯 齊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