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婷
摘要:英語這門學科對于很多學生,特別是高中生來講都是一門比較困難的學科,在高中階段,學生對英語開始系統全面的學習,在高中階段也是為今后接觸高等英語學習打下堅實基礎的階段,在這個時期,學生接觸的最多的就是英語語法的學習,基于傳統的教學模式的影響,英語課堂模式還是沒有擺脫掉老師機械的講課,學生機械的記錄,只是一味地灌輸知識,沒有策略可言。雖然新課程改革對于高中英語教學有明確的規定,但是現階段的高中英語教學還是存在很多問題,本研究針對高中階段的英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展開了分析,然后提出了相應的改進策略,對于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 高中英語 問題 對策 素質教育
一、新課程改革對于高中英語教學的基本要求
在高中時期,學生開始接受全面系統的英語學習,這個階段學生的英語學習可以說是系統全面的,對于不熟悉英語的中國學生而言,學好英語有一定的難度,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也是非常大的挑戰,如果僅僅是注重學習分數,不改進教學策略,那么學生的英語成績是不會理想的,當然更不要講學生英語口語的進步,實現英語的聽說讀寫全面發展。
新課程改革所堅持的基礎仍然是“素質教育”,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不斷促進我國陳舊的教學模式的改變。新課程改革對于高中英語教學提出的要求是幫助學生真正熟練的掌握并且運用英語,讓英語成為學生的一種技能,在高中英語教學中,一定要重視學生英語思維的養成。所以,新課程改革對于高中英語教學的要求是需要教學具有多元化。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能夠從深層次的角度解讀教材,不斷刺進學生學習興趣和思維水平的發展,鼓勵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這樣不僅能夠促進英語能力的發展,還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
二、新課程改革下高中英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對于課程的構建與開發意識薄弱
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英語教學仍然存在很多問題,首先就是課程的構建和開發意識欠缺。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高中英語教學,教師應該是整個課程的構建者和實踐者。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仍然沒有擺脫傳統的陳舊的教學手段,在教學時仍然喜歡采用機械的灌輸模式,他們對于英語教材的依賴性非常強,但僅僅限于將教材上淺顯的知識“讀”給學生,毫無策略性可言,由于長期依賴于英語教材,現階段很多英語教師已經嚴重缺乏對于英語課程的構建能力和開發意識。即使現階段新課改對英語教學有了明確的規定和要求,很多教師僅僅是表面上應付課改,而實質根本沒有改變,由于缺乏對課程的構建能力和開發意識,很多英語教師也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這對高中英語的教學是非常不利的。
(二)忽視了英語教材的重要性
由于新課改的明確要求,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積極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導致很多教師對這一要求有誤解,認為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就是需要過分的超越教材,甚至擺脫教材,過早的給予學生知識的補充。甚至很多教師,簡單機械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的教學內容與教材的出入非常大,甚至產生了偏離,要知道教材是支撐教學過程的支柱,如果在教學過程中失去了教材的支撐,就會將教材的重要性逐漸弱化,教學過程也會與實際的教學要求越來越偏離。
(三)教師的整體素質不高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高中階段的英語教師需要具備更高的綜合素質。很多教師在初期接受新的教學理念的時候很難適應,特別是高中階段的學習面臨著高考的壓力,應試教師的思想已經根深蒂固,這就導致很多教師無法將傳統的教學模式改革。新課改下,高中階段的英語詞匯總量和課文的內容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變和更新,特別是專業性的詞匯增加了很多,但是很多教師的詞匯量遠遠不足,這就導致教學過程的滯后性,這與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是相背離的。
(四)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即使是新課程改革,對于高中英語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但是受到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很多教師還是忽略了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教學方式仍然是教師機械的在講臺上講,學生被動的記錄,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手段是非常不利于學生的發展的,失去主體地位的學生,自然也不會主動的進行英語學習,久而久之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就會消失。
三、新課程改革下如何促進高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一)重視高中英語教研組的建設,積極開展有效的教研活動
首選,需要不斷強化高中英語教研組的建設,不斷促進有效的教研活動的開展,針對現階段的高中英語教學,充分了解英語教學現狀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積極的開展教學反思活動,讓每個教師在教研活動中,不斷促進自身教學素質的提升,理性的認識到自身的不足,積極的響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促進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二)結合適當的情境,合理的利用教材
對于高中英語教材,需要合理的使用,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既不能過分依賴教材也不能背離教材,需要結合教材的內容,深入的開展教學。找準學生的興趣點,可以適當的結合生活情境,開展情境教學,將機械死板的教材知識變得生動形象,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激情。
(三)不斷促進教師素質的提升
教師需要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不斷提高完善自己,充分了解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不斷促進自身詞匯量的豐富,積極的改變自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四)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明確自身的地位,教師只是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的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來,不斷促進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提升。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改要求高中英語教學必須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最大限度的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增強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弘毅.新課程改革下高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南昌高專學報,2011.
[2]馮玉娟.分析新課程改革下高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教學改革,2015.
[3]張海濤.新課程改革下高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創新教育,2015.
(作者單位:山東省東營市第一中學英語教研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