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慶強 魏鐵鋼 宋瑋 張曦
【中圖分類號】R61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5--01
近年來,腫瘤患者的比例逐年升高,老年患者的年齡較大,心肺功能低下,對手術的疼痛耐受能力較低,因此在手術過程中麻醉方式的選擇尤其重要[1]。本次研究選取醫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間進行擇期手術的120例老年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在老年腫瘤患者的手術切除中應用靶控輸注瑞芬太尼復合七氟醚吸入進行麻醉的效果,現具體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研究選取醫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間進行擇期手術的120例老年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2]:患者均確診為良性腫瘤;年齡>60歲;均無呼吸系統疾病,無心血管疾病;肝腎功能正常;經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SA)進行分級,處于Ⅰ~Ⅱ級;患者及其家屬對這次研究的內容知情,并都簽署知情同意書,同意配合研究。其中乳腺腫瘤患者36例,甲狀腺腫瘤患者34例;胃腸道腫瘤患者38例,婦科腫瘤患者12例.。入選患者隨機均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n=60)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35例,年齡在60~85歲,平均年齡(70.1±3.9)歲;觀察組(n=60)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34例,年齡在60~88歲,平均年齡(70.9±3.5)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相仿,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在術前半小時按照0.5mg的劑量肌內注射阿托品,給患者連通心電監護儀,實時監測患者的脈搏、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等各指證;給患者開通靜脈通道。兩組患者通過面罩給予吸氧5min后,進行麻醉誘導,對照組與觀察組麻醉誘導的方式方法一樣,給患者連接靶控輸注裝置,應用計算機計算給藥量,靜脈滴注2mg咪達唑侖,瑞芬太尼的誘導濃度設定在6ng/ml,在患者進行推動或是呼叫均無反應后,肌注10mg順阿曲庫銨,待肌肉松弛后進行氣管插管,而后進行機械通氣,將潮氣量設定在10ml/kg,呼吸頻率控制在每分鐘12次,氣末的二氧化碳的分壓維持在40mmHg.
觀察組:麻醉誘導成功后,已停止靶控輸注丙泊酚,通過吸入七氟醚進行麻醉,且將七氟醚的濃度控制在0.5~1.0MAC,并維持BIS值在40~55之間。
對照組:麻醉誘導成功后,持續靜脈靶控輸注丙泊酚,維持血漿中丙泊酚的靶濃度在2.5μg/ml,并維持BIS值在40~55之間。
兩組患者的瑞芬太尼在血漿中的靶濃度為2ng/ml,手術過程中間斷性按照0.5mg/kg的劑量給予阿曲庫銨,維持肌肉松弛。
1.3 指標觀察。觀察兩組患者在麻醉誘導前(t1)、切皮時(t2)、手術完全后(t3)、拔管時(t4)各個時間點患者的心率、血壓、中心靜脈壓。比較兩組患者的睜眼時間和拔管時間。
1.4 統計分析。對研究所得數據利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用(±s)來表明計量資料的數據,P <0.05則提示兩組數據間存在統計學差異。
2.結果
在切皮時和手術完成后,患者的血壓呈明顯下降的趨勢,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心率無明顯變化,在拔管時心率升高;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各時間點的血壓和心率的波動范圍較小,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老年腫瘤患者的各項身體狀況較差,各身體功能呈現明顯下降的趨勢,肝腎功能下降,藥物清除率降低,因此,更加需要選取合適的麻醉藥物,降低循環功能的波動,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3]。
七氟醚是一類新型的吸入麻醉藥物,誘導、麻醉起效快,使用過程對心功能的抑制程度較輕,使用過程容易掌握麻醉深度。在臨床使用過程中,七氟醚與鎮痛藥物聯合應用,與肌松藥具有較好的協同作用[4]。因此在老年腫瘤患者中,七氟醚復合麻醉的效果優于丙泊酚復合麻醉。
綜上所述,在老年腫瘤患者的手術切除中應用靶控輸注瑞芬太尼復合七氟醚吸入進行麻醉安全有效,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向波,顏婭.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靶控輸注在老年婦科腹腔鏡手術麻醉中的應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10(34):5471-5472.
[2] 熊章榮,蔣燕,鄧永樂,等.靶控輸注瑞芬太尼復合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老年腫瘤患者的臨床評價[J].重慶醫學,2011,40(3):266-268.
[3] 曾建峰.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靶控輸注全屏靜脈麻醉與七氟醚吸入麻醉的臨床效果比較[J].中國當代醫藥,2016,23(8):126-128.
[4] 彭洪,巫志國,王玲.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輸注與瑞芬太尼-七氟醚麻醉用于腹腔鏡膽囊手術的臨床研究[J].當代醫學,2014,20(34):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