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威然+彭仁孚
摘要:為加快推進湖南高職經管專業發展,由長沙民政職院商學院院長方玲玉教授牽頭,2016年10月組織了對湖南湘西北四所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的調研活動,通過湖南高職院校經管類院系層面的交流,找出發展中存在的困惑,提出相關解決對策,共同推動湖南高職經管類專業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湖南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存在的問題;解決對策
一、湖南高職經管類專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專業群頂層設計不足
在調研過程中發現,有部分高職院校因為師資條件、經費投入等原因,專業開設比較單一,沒有形成專業群。有些高職院校專業群定位不準確,沒有與所依托的地方經濟或產業群緊密對接。有些高職院校為了解決生源問題,沒有進行有效調控,專業規模不均衡,傳統優勢專業一家獨大,新專業開發不足。同時高職院校一些專業同質化嚴重,如會計專業,可能導致人才過剩。
(二)專業定位有待進一步明確
在專業定位上,存在不夠清晰的情況,尤其是各個高職院校專業趨同化。同一個專業,三年制中專、五年制大專、三年制大專如何定位、如何接續沒有明確的定位和差異,造成課程開設的混亂。同時,專業定位在企業對接需求、結合學生自身意愿上有明顯不足,學習學習的主要內容不能適應工作崗位的要求。
(三)課程體系改革與建設不足
有些高職院校課程體系不系統、不全面,沒有依據崗位要求和市場變化開設或調整。具體課程改革上,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上的改進不明顯,“教、學、做”一體的理念沒有落實到位。課程建設上各高職院校水平也參差不齊。國家級、省級精品課程數量較少,課程教學資源庫建設不夠完善。
(四)整體師資水平有待提升
高職院校大部分由中專、職業大學、成人高校和少數高專轉型或合并組建而成,其教師水平與教學要求有較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一是經管類教師大多承擔了較多的教學任務,加上科研、畢業設計指導等任務,沒有充足的時間來進行知識更新和教法提升。二是在教師年齡結構嚴重不合理,50歲左右或以上的教師比例較高,30歲以下的年輕教師嚴重不足,教師隊伍斷層現象比較嚴重。三是一些新興行業如電子商務發展太快,教師不能快速感知而調整教學內容,同時教材、實訓軟件也有明顯的滯后現象。
二、湖南高職經管發展的解決對策
(一)統籌監管與調控,促進特色發展
省教育主管部門應當加大對職業院校布局和專業、專業群設置的調整力度,卓越院校的建設也應當根據行業產業進行布局,既要重點發展又不讓資源過度集中,體現在“十三五”規劃中。
各級政府和舉辦單位將學校與專業布局規劃納入當地產業發展規劃,推進專業群建設與當地產業協調發展,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撐,促進和引領當地產業轉型升級。
經管類教學指導委員會、技能抽查專業指導委員會、協會等在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課程設置等方面提出指導意見供學校參考,促進湖南高職經管類專業整體水平的提升。
省職業教育主管部門借鑒其他省份的有效做法,對專業開設提出正面和負面清單,引導各高職院校根據自身條件和師資情況對專業進行取舍,確定合理規模與發展方向。
(二)推進經費統籌,適度傾斜投入
政府要加大經費統籌力度,進一步強化績效考核、以獎代補等制度和政策的落實,使所有高職院校均達到人均經費撥款標準,引領企業職工教育培訓經費以及就業經費、扶貧和移民安置資金等各類資金投入職業教育。
各高職院校尤其是理工類或醫衛類性質的院校,對經管類專業建設進行適度傾斜,補足短板,將投入產出原則運用到專業建設投入中,促進經管類專業做出特色,樹立品牌。
(三)充實師資隊伍,動態調整
一是各地主管部門要切實落實高校辦學自主權,建立符合職教特色的教師招考制度和職稱評定制度,鼓勵更多的年輕人從事職業教育事業,改善教師隊伍年齡結構、專業背景結構,增強社會感知能力。二是進一步制定和完善經管類專業“雙師型”教師認定和評聘標準,提高“雙師型”教師待遇,引導更多教師自主學習,不斷提高“雙師型”教師水平和比例。三是以待遇、崗位、感情、發展機會等多種手段,引導企業“能工巧匠”與學校專任教師之間互通互用,定期輪換。四是完善校企合作培養教師的機制,采取在崗輪訓、頂崗實踐、掛職鍛煉等方式和途徑,做好專業教師的在職培訓和實踐操作。
(四)強化質量保障,實行分層評價
一是各高職院校要建立和完善內部質量保障體系,設立質量監控部門,安排專門人員,健全自我評價機制,完善技能抽查、畢業設計抽查導向制度,提高經管類專業教育教學質量。二是各級教育督導部門應建立本地區職業教育質量監測、診斷與改進體系。三是省職業教育主管部門改進技能抽查和畢業設計抽查的考核和評價方式,實行分層考核,增加考核的公平性和對考核標準的響應度。
(五)強化交流和合作,推進資源共享
一是充分利用各種平臺和手段開展交流,提高交流的參與度。如學校之間定期互訪、院系主任年會、專業建設交流會、培訓進修、教材編寫、資源庫建設等平臺,利用面對面座談、電話、QQ、微信等形式,加大校校之間、院系之間、專業教師之間等各種層面的交流力度。二是各高職院校之間進行資源共享,在保護知識產權的前提下,在人才培養方案、培訓進修信息、優秀教材選用、實驗室建設等方面互通有無,取長補短。三是由省職業教育主管部門出臺指導意見,借鑒本科“訪問學者”制度,建立高職院校之間的“訪問教師”制度,以一個學期為節點定期相互或交叉派遣對等人員,以教師指導、課程開發等為重點,全程參與所在團隊教學活動,言傳身教,提高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湖南省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2015)》.
[2]《全國職業教育工作專項督導報告(2014)》.
[3]湖南職成教育信息網http://zcc.hnedu.cn/.
[4]湖南各高職院校網站.
(作者單位:王威然 婁底職院會計學院;彭仁孚 湖南電氣職院經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