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蘭
【中圖分類號】R47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5--01
小兒輪狀病毒腸炎是兒科常見病,傳染性高,是經輪狀病毒感染所致,患兒可出現腹瀉、發熱等臨床表現,需及早進行止瀉、退熱等治療,以改善患兒預后。而治療過程中,給予合理有效的護理干預對于提高患兒配合度,減輕家長焦慮感也有重要意義[1]。本研究探討了個性化護理對小兒輪狀病毒感染療效和家長滿意度的影響作用,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小兒輪狀病毒感染患兒84例分兩組,各有42例。對照組男26例,女16例。年齡6個月-26個月,平均年齡為16.22±2.66歲。感染1-6天,平均為3.31±0.12天。個性化組男28例,女14例。年齡6個月-25個月,平均年齡為16.14±2.24歲。感染1-6天,平均為3.35±0.11天。兩組患兒一般資料相似。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傳統化護理;個性化組進行個性化護理。(1)心理疏導。心理護理的開展根據患兒年齡、對母親的依賴性、性格特點、心理狀態等給予針對性干預,如依賴性強的患兒需注意在診療過程離開母親視線,以免增加其依賴感而出現哭鬧現象。同時結合手勢、微笑、眼神、語言、安撫和摸頭等表達對患兒的親昵和鼓勵,并通過播放兒歌等方式消除患兒緊張情緒和陌生感。(2)飲食護理。對發病前飲用牛奶的患兒可用米湯、脫脂奶、酸奶等代替。對半歲以上患兒需注意飲食營養豐富,并注意熱量的補充。對發病前母乳喂養兒需繼續鼓勵母乳喂養,并告知患兒母親進食清淡、豐富營養食物,避免辛辣、油膩、刺激食物。對嚴重嘔吐患兒需適當禁食;對嚴重腹瀉者需注意補水和補充電解質。(3)補液護理。補液需充分結合患兒體重、腹瀉量、次數以及臨床癥狀、尿量和脫水程度等情況等進行護理,調整補液的量,在補液過程遵循先濃后淡、先快后慢、先鹽后糖、見尿補鉀的原則,加強對患兒生命體征的密切監測,及時處理不良現象。(4)預防性護理。在護理過程需采取合理措施積極預防患兒高熱驚厥等癥狀的發生,并在大便后給予臀部清潔,保持臀部干燥,預防紅臀和肛周炎癥的出現。(5)家長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在護理中不可忽視家長的心理護理,多數家長可因患兒患病出現焦慮緊張情緒,影響其配合度和依從性,需對家長進行小兒輪狀病毒感染發病機制、治療方法和護理方法指導,使其明確小兒輪狀病毒感染發生原因,積極配合護理人員的工作,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手衛生和患兒玩具、衣物等的衛生情況,確保飲食衛生。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兒大便狀態和次數正常時間、止瀉時間、72小時糞便量和輪狀病毒感染療效、家長滿意度(滿意、一般、不滿意)。
顯效:治療3天內患兒癥狀消失,糞便恢復正常,包括次數和性狀;有效:治療3天內患兒癥狀改善,糞便情況改善;無效:未滿足上述標準甚至出現腹瀉加重等癥狀[2]。
1.4 統計學處理
SPSS21.0軟件統計,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分別用t檢驗和檢驗。P<0.05說明差異顯著。
2.結果
2.1 兩組患兒大便狀態和次數正常時間、止瀉時間、72小時糞便量比較
個性化組患兒大便狀態和次數正常時間、止瀉時間、72小時糞便量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患兒輪狀病毒感染療效比較
個性化組輪狀病毒感染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3 兩組患兒家長滿意度比較
個性化組家長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小兒輪狀病毒感染是小兒常見的一種胃腸道疾病,輪狀病毒感染后可出現腹瀉、發熱、惡心嘔吐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癥狀,需及早給予有效治療,并做好補液和補充電解質干預,以預防脫水和水電解質紊亂的出現[3-4]。
針對輪狀病毒感染患兒年齡小,尚無自主表達能力等特點,對輪狀病毒感染患兒在治療同時給予合理有效的護理,有助于確保治療效果,加速康復進程[3-4]。個性化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方案,其具有人性化特點,以患兒為中心開展各項護理工作,且規避了傳統的統一、單調、被動、滯后性護理缺陷,在護理中強調患兒的個體性和差異,可充分結合患兒心理、病情、性格特點、家庭情況、臨床表現、文化等因素進行針對性護理,確保各項護理符合和患兒實際情況契合,以快速緩解患兒癥狀,改善病情。個性化護理服務應用于小兒輪狀病毒感染護理中,可根據患兒情況對患兒進行心理疏導、并給予個體化飲食護理、心理疏導和補液護理等[5-6],可有效緩解患兒和家長不良情緒,補充機體營養,減輕臨床癥狀。
本研究中,對照組進行傳統化護理;個性化組進行個性化護理。結果顯示,個性化組輪狀病毒感染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個性化組家長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個性化組患兒大便狀態和次數正常時間、止瀉時間、72小時糞便量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個性化護理對小兒輪狀病毒感染療效確切,可縮短癥狀消失時間,提升家長滿意度,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霞.個性化護理模式對小兒輪狀病毒感染療效及家長滿意度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4):762-763.
[2] 吉林.個性化護理模式對小兒輪狀病毒感染療效及家長滿意度的影響[J].醫藥前沿,2015,5(28):264-265.
[3] 徐靜,馬海霞.個性化護理模式對小兒輪狀病毒感染的療效及滿意度影響[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31):230-231
[4] 周國麗.個性化護理對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患兒53例效果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2013,5(6):561-563.
[5] 楊慧卿.個性化護理模式對小兒輪狀病毒感染療效及家長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6):194-194.
[6] 何婷喜,馮意改,范水英等.個性化護理模式對小兒輪狀病毒感染療效及家長滿意度的影響分析[J].吉林醫學,2016,37(9):2349-2350,2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