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雷
摘要:中國(南京)軟件谷作為全國全國首批、江蘇省唯一的國家新型工業化(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示范基地、國家火炬計劃現代通訊軟件產業基地,是全國屈指可數的千億級軟件產業基地,在全國范圍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通訊軟件產業研發基地。一直以來,中國(南京)軟件谷通過實施創新驅動,突出思路理念、體制機制、運作模式、服務體系等系列創新戰略,不斷加快建設國際一流軟件園區步伐。
關鍵詞:軟件谷;創新驅動;軟件園區
中圖分類號:F49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0-0-01
中國(南京)軟件谷作為南京市“一谷兩園”軟件產業集聚區戰略布局的核心組成部分,自2011年揭牌成立以來,不斷調整優化戰略定位、產業結構和功能布局,確立“國際化、高端化、品牌化”的發展方向,堅定“企業化、市場化、專業化”的運作思路,成功邁上“千億級軟件產業基地”新臺階。截至目前,軟件谷已集聚各類軟件企業超1000家,其中世界500強及世界軟件百強企業9家,中國軟件百強及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26家;集聚軟件從業人員超19萬人,成功走出一條專業經濟園區的崛起之路。
一、突出思路理念創新,開啟園區跨越發展新征程
一是堅決摒棄傳統做法,牢固樹立創新發展理念。軟件谷開發建設之初,就堅決摒棄“賣地生財”“賣地收租”等不科學、不可持續的發展方式,確立了“國際化、高端化、品牌化”發展方向和“企業化、市場化、專業化”運作思路,矢志走出一條自主、專業、科學、理性的園區發展之路。二是抓住園區建設根本,更加突出公司的主體地位。運作園區必須建立強有力的運作平臺。軟件谷從正式運作起,就組建了軟件谷發展有限公司,廣泛參與并主導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科技載體建設、資產管理、招商引資、融資和服務等各項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三是始終保持奮發狀態,充分激發干事創業激情。始終堅持把““精神振、作風實、節奏快、胸襟寬”作為對干部隊伍的最基本要求,在全區上下積極倡導敢于擔當、勇于負責的工作作風。
二、突出體制機制創新,釋放綜合改革強大活力
一是理順職責關系“增效能”。按照“小管委會、大公司”的改革思路,轉變建谷初期主要依靠管委會推進工作的模式,明確管委會主要承擔戰略制定、行政審批、行政執法和平臺建設的職能,軟件谷發展公司主要承擔園區開發、招商引資、創業服務、載體建設和風險投資等職能。二是完善組織架構“強公司”。堅持從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入手,不斷健全和完善軟件谷發展公司的決策管理機制和組織運行架構,更加突出用制度管人、管錢、管物、管項目、管工程、管載體。軟件谷發展公司已經與多家民營企業、風投機構合作,成立各類子公司31家,通過內生的“滾雪球”式發展,軟件谷發展公司累計形成有效資產將突破70億元。三是創新融資模式“添活力”。依托軟件谷發展公司等國有平臺,探索創新了股權融資、債權融資、項目融資、民間資本合作等新的融資方式,從根本上轉變了傳統的單純依靠行政推動、依賴財政注資、依托平臺負債貸款的投融資模式,實現了資產覆蓋貸款的良性循環,為軟件谷建設增添了新的活力。
三、突出運作模式創新,培育轉型升級新動能
一是強化企業化運作,增強自主發展能力。2015年正式營業的楚翹城項目,就是由軟件谷發展公司通過土地招拍掛程序,摘牌取得位于軟件谷北園的A8地塊,組織專業團隊開展項目規劃設計和營銷策劃的。該項目占地72畝,總建筑面積約17.6萬平方米,總投資成本9.5億元,軟件谷發展公司通過運作楚翹城項目,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產業效益的雙贏。二是強化市場化運作,創新合作經營模式。大數據產業基地是南京首個以大數據發展和應用為主題的產業園區,總建筑面積8.5萬平方米,由軟件谷發展公司與垠坤公司共同出資成立合作公司打造。目前入園簽約企業已經超130家,出租率達100%。三是強化專業化運作,提升資源配置效率。軟件谷創業創新城位于軟件谷西園,原址是工業物流原料城,建設了46萬平方米建筑,但一直沒有發揮作用。2012年,由軟件谷發展公司整體規劃設計,以產業園區的形式,與省交通科學研究院、江蘇邦寧科技、深港產學研基地、南大軟件學院等產業集聚性較強的企業、機構,成立合作運營管理公司,分別打造交通智慧產業園、電子信息產業園、深港產學研基地和軟件人才實訓基地。
四、突出服務體系創新,開創轉型發展新環境
一是切實提升各類公共服務平臺的實際成效。堅持把企業和人才的需求作為第一任務,整合各方資源,形成較為完整的公共服務體系,目前各類公共服務平臺總數已經超過40個。二是大力營造創業創新的濃厚氛圍。深入開展大數據產業技術論壇等活動,培育了以Java咖啡、36氪等為代表的創業服務平臺,受到園區企業和人才的熱烈歡迎。三是著力培育本土企業的“參天大樹”。園區長久的生命力,既在于“移大樹”,更在于“育小苗”。從2012年起,軟件谷就建立了自己的“高成長性企業種子庫”,每年選出10家左右擁有關鍵技術、核心知識產權的高成長性本土企業進庫,強化政策、資金、人才、專業服務等全方位的立體扶持,走出了一條“政府引導、企業跟進、優勢互補、良性循環”的本土軟件企業發展壯大之路。下一步,軟件谷將進一步做優做強通信服務、服務外包、電子商務、信息安全等傳統優勢產業,全力爭當南京建設國際軟件名城的排頭兵、主陣地、核心區。
參考文獻:
[1]傅文彪.上海軟件產業發展研究報告[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2.
[2]郭曉華.福州軟件產業集群的現狀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06.
[3]曾忠祿.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發展閉[J].天津:南開經濟研究,1997(1).
[4]柏丹霞.我國軟件企業競爭力評價研究.吉林:東北大學,2008.
[5]李怡.信息產業集群的形成機制與演變規律[J].經濟問題探索,2006.
[6]周燕.南京市軟件產業競爭力評價[D][MBA論文].東南大學,2006.
作者簡介:莊 雷(1986-),男,漢族,江蘇南京人,碩士,主要從事地方政府治理與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