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紅 李治軍
摘要:由于受傳統教學模式影響,經管類禮儀課程教學的供給側與需求側在某種程度上處于失衡狀態,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強調學生的需求,但某種程度上又忽視了供給側的引領作用。本文從供給側改革思維的角度,分析經管類禮儀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優化建議。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經管類禮儀課程教學;優化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0-0-01
我校經管類目前有三個專業開設了禮儀課程,全校開設了禮儀公選課,形成了關系緊密的禮儀類課程群。然而在這幾年的教學中,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組織形式雖有從集體教學到分組小班教學的轉變,教學方法上有從教師講授為主到引導學生參與情景模擬、案例討論等多種形式的轉變,禮儀課程教學逐漸將重心轉向需求側,但學生的配合度不高,過于強調迎合學生的需求, 忽視了供給側的引領作用,教學效果依然不夠理想。因此,從供給側改革思維的角度,提升供給側的引領作用,激發需求側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極具啟發意義。
一、經管類禮儀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1.供給主體缺乏創新性思維,教學水平和能力有等提升
供給主體長期以來受傳統計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學思維陳舊,缺乏創新性,“教學做一體化設計”難以真正實現;課程建設沒有真正“契合”人才培養方案的目標、學生及社會的需求;課程與信息技術的“融合”、課程考核環節的“融合”、課程對象的“融合”遠遠不夠。供給主體主動學習不強,難以與時倶進,教學水平和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2.供給內容以各專業需求為主,沒有進行模塊化設計,缺乏整體性
我校經管類目前有三個專業開設了禮儀課程,國貿專業開設了《商務禮儀》(32學時,2學分),工商管理和酒店管理專業開設了與禮儀有關的《商務接待實訓》(16學時,1學分),酒店管理專業還開設了《高級禮賓服務》(32學時,2學分),全校開設了公選課《商務禮儀》(16學時,1學分)及網絡課程《現代禮儀》(32學時,2學分),形成了關系緊密的禮儀類課程群。每類課程相對獨立,課程設計單一依托任課老師的教學設計,不同類型的禮儀課程課時、教學內容、實訓教學設計、養成方式等多而雜亂,缺乏模塊化系統設計,沒有進行有效的“融合”,教學培養目標模糊,重難點不突出。
3.供給方式單一,“教學練”一體化模式單調,禮儀規范養成效果不佳
禮儀類課程課堂教學模式基本為老師文字講解、圖片展示、老師示范、學生練習,禮儀知識難度系數小,剛開始學習時學生易懂,實訓積極性也較高,但隨著教學推進,學生興趣降低,參與性遞減。學生對禮儀知識雖有感性的認識,但沒有形成較系統的禮儀知識。禮儀知識的強化與內化效果欠缺,學生雖“學禮、習禮、知禮”,卻不知如何去“用禮”,禮儀規范的習慣養成難以實現。
4.供給環境缺失,沒有形成良好的禮儀氛圍
當前,一些高校對學生疏于管理,校園內缺乏應有的學習氛圍,部分學生禮儀缺失。大部分高校雖開設了禮儀的相關課程,但學習效果不佳,禮儀意識不強。大學校雖有大學生行為守則,里面也有相關禮儀的規章制度,但沒有認真組織學習,在日常生活中學生也沒有嚴格遵守和執行,禮儀養成習慣不好。 學校也沒有組織專項的禮儀教育,提高大學生的禮儀素養。總之,整個的禮儀供給環境缺失,禮儀氛圍不濃,學生“用禮”之地無法很好地施展。
二、供給側改革引領下經管類禮儀課程教學優化建議
1.加強禮儀修煉,提高供給主體自身魅力
供給主體是學生直接學習的標桿,教師要主動學習,與時倶進,把握市場需求變化和時代發展脈搏,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及時更新教學內容,積極引導課堂教學。教師要注意自身的形象,提升禮儀修養, 加強與學生的溝通, 以自身的身先示范影響學生,以人格魅力吸引并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打造良好的教學效果。
2.供給內容強調系統性和職業性原則相結合
據經管類禮儀課程內容生繁雜、各有側重的特點,整合教學內容,進行模塊化設計,將禮儀課程專業知識分解為若干個教學模塊,每個教學模塊自成體系,相對獨立且內容完整。在各專業禮儀課程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選取相應模塊進行組合,達到課程資源、實踐實訓平臺共建共享的目。
內容安排上分線上線下兩部分,教學做一體化,采取學做結合、課內實訓與課外實訓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在學中做,做中行,真正成為有修養、有品位、有風度、有氣質,懂得愛己愛人的現代人。
3.采用混合式教學供給方式,提升教學效果
采用線下線下的模式開展混合式教學,線上學習以知識點為單元錄制成教學視頻進行禮儀課程混合式教學課程設計和開發;依托課程中心平臺搭建禮儀課程平臺;進行考核方式改革,針對教學效果反饋,構建課程持續改進機制,完善應用型課程建設。線下的學習主要以煉為主,以學習小組的形式,通過教師示范演示、情景模擬、學生演練、及每個模塊的作品展示為主,每個學習小組間相互討論、學習、評價,做得好的同學還可申請成為教師的助教,進行示范演示,達到示范學習、更進一步的效果。
改變傳統理論考核為主的方式,采用實踐操作為主的考核,考核學生的應用能力。與企業合作,共同開發課程、共同對學生進行考核,將考核要求與企業用人標準相結合,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聘請行業企業專家為學生授課并擔任考核教師,按照企業用人標準對學生進行現場評價,讓學生可以真實地感受企業對人才的要求。
4.營造積極和諧的供給環境,營造良好的禮儀氛圍
禮儀課程教學的重點不是簡單地“學禮、知禮”,而是重在“習禮、用禮”,通過學習,致力于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禮儀習慣,塑造良好的禮儀形象,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切身感受到禮儀學習帶來的魅力,使禮儀行為成為學生自覺的行為模式。
禮儀課程的教學注重知識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教師可以借助網絡平臺,使用mooc、微課、微信等多樣化的工具開展教學,為學生營造一個直觀、生動又富有現代氣息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習熱情和求知欲望。另外,禮儀氛圍的形成還離不開大環境,營造良好的校風、班風,開展豐富多彩的禮儀活動,讓大家積極參與,真正做到“習禮、用禮”,充分展示禮儀帶來的魅力。
基金項目:本項目受湖南省教研教改項目支助,項目名稱:經管類禮儀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ASP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