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峰
摘要:在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的過程中,人們開始重視對體質的鍛煉,高校體育場館是高校進行體育教學和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重要場所,如何進行高校體育場館的社會化運營是目前國家和高校面臨的問題。本文從全民健身背景下高校體育場館的社會化運營的問題出發,提出了一些全民健身背景下高校體育場館的社會化運營的方式,供從事高校體育場館社會化運營工作的人員參考。
關鍵詞:全民健身背景;高校體育場館;社會化運營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0-0-01
引言
近些年來,隨著政府對高校建設資金的不斷投入,我國高校的體育場館建設設施在不斷地完善,全民健身的時代已經到來,體育設施的建設成為了全民健身中所關注的問題。為了提高高校體育場館的利用率,發揮高校體育場館的最大作用,國家開始將高校體院場館向社會化運營方向發展,但就目前的高校體育場館社會化運營情況來看,還存在著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一、全民健身背景下高校體育場館的社會化運營的問題
(一)運營體制存在缺陷
在很多高校體育場館的社會化運營中都存在著運營體制缺乏科學性的現象,有關部門或者是高校沒有針對這一運營體制制定科學合理的計劃,缺少一些細節上的規定。高校體育場館社會化運營體制的缺陷,導致在高校體育場館實際的開放過程中,面對一些問題時沒有合理的制度來解決。一些高校體育場館雖然實行了社會化運營的管理體制,但是只是根據相關部門派發的文件執行的,將上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直接照搬過來,沒有根據高校體育場館的實際情況和當地居民的健身要求來制定符合實際發展的制度。有些高校管理者在體育場館社會化運營中只考慮帶了其帶來的經濟效益,忽略了該校學生的體育文化課程和學生活動需求,甚至影響到了學生的學習和生活[1]。
(二)運營方式落后
在全民建設的背景下,實行高校體育場館的社會化運營是高校體育場館發展的必然趨勢,有很多高校也在實行這一建設,但就目前各高校體育場館的運行方式來說,這些方式都大同小異,并且都比較落后。有很多高校體育場館在社會化運營的過程中只是局限于校園內的發展,并沒有與其他高校或者是社會性體育場館進行合作,導致社會化運營的效率較低。還有一些高校體育場館社會化運營的方式是通過對場地及器材的租賃,極少數存在市場包裝的方式,并且租賃的價值也是較為低廉的[2]。
(三)運營管理模式單一
我國長時期的實行計劃經濟模式,這種模式給許多高校的發展帶來了思想上的影響,導致一些高校在體育場館社會化運行上管理模式較為單一。很多高校的管理者都擔心社會人士的使用會給體育場館的設備造成損壞,會增加校園內部的危險性,因此在實行體育場館社會化運營的過程中,選擇了對體育場館定時定點開放,并且只開放一部分。對于場所和器材的租賃沒有進行網絡上的宣傳,沒有采取相應的措施積極的進行社會化運營,只是等著有需要的單位和團體上門商談租賃業務。高校管理部門對于在體育場館社會化運營中出現的問題沒有制定風險規避的管理模式,在問題發生后自己采取措施來解決,沒有發揮高校體育場館的優勢,也沒有運用社會資源,這樣的管理模式與高校體育場館社會化的目的不對應。
二、全民健身背景下高校體育場館的社會化運營的方式
(一)改善社會化運營的體制
在全民建設的背景下應當改善傳統的高校體育場館社會化運營理念,在理念的引導下完善高校體育場館社會化運營的體制。高校管理者要加強對體育場館的建設力度,一方面是能夠滿足學校的體育教學需求和師生活動需求,另一方面是能夠為體育場館社會化提供更加有效的資源;樹立多元化的體育場館社會化運營思想觀念,運用多種融資手段解決體育場館修建的資金來源,加強與政府或者其它社會部門之間的合作,通過舉辦賽事等形式增加高校體育場館社會化運營的力度,積累更多的社會化經驗和社會化財富,改善社會化運營的體制,提高體育場館社會化運營的水平[3]。
(二)優化社會化運營的方式
很多高校管理者都想實現對體育場館的社會化運營管理,但是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由于缺乏管理經驗沒有找到適合學校的運營方式,在這方面上我國的高校可以借鑒一些發達國家的運營方式,成立專門的體育場館社會化運營的管理團隊,來負責社會化運營的工作。聘用有專業素養的管理人員,對群眾運用體育場館器材的行為進行技術指導和監督;加強與各事業單位之間的合作,通過承包使用權單位體育賽事、為體育活動提供場地、為比賽提供裁判和指導人員等方式來提高高校體育場館的利用率,增加體育場館的社會化運營效果。在體育場館社會化運營的方式中,高校應當重視的是社會化運營的科學性,這就需要高校在社會化運營一段時期后對運行成果進行總結,分析其中的利弊,從而制定長久發展的運營方式。
(三)健全社會化運營的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社會化運營的管理制度是提高整體高校體育場館社會化運營水平的根本措施,高校管理人員要利用社會管理的經驗來完善體育場館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通過對各項場館工作的規定來明確每個員工的職責,健全體育場館的管理模式。針對體育場館社會化運營的目的和方式,建立與之相適應的財務管理機構,明確社會化運營的目標及發展策略,在此基礎上高校發展部門應當制定風險規避和解決的管理制度,做到在出現問題后能夠采取有效的方式來解決,增加高校體育場館社會化運營的效率。
三、結語
高校體育場館社會化運營是全面健身背景下的正確選擇,在高校體育場館社會化運營的道路上還有很多的問題需要解決,在制度與管理方式上都要進行不斷的創新。因此各高校在進行體育場館的社會化運營中,要結合本校體育場館實際發展水平和當地居民的健身情況,運用科學的管理體制和管理方式來選擇適合學校與社會發展的高校體育場館社會化模式。
參考文獻:
[1]閆海蓮.全民健身背景下高校體育場館開放的現實困境與對策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5,3:26-28.
[2]郭大勇.全民健身背景下高校體育場館的社會化運營分析[J].運動,2015,22:76-77.
[3]安佳.全民健身背景下大慶市高校體育場館運營現狀及前景淺析[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4: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