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新
摘要: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省作為中國經濟發展最快的增長點之一,為了更好的適應全球經濟發展的大趨勢和國內外政策的改變,廣東省要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提升利用外資的能力。如何在未來的國際環境中把握利用外資帶來的新的挑戰和機遇,在新的政治經濟形勢下如何進一步推動廣東省經濟發展,從而帶動經濟更好的發展是值得我們逐步探索且深入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利用外資;發展;廣東省
中圖分類號:F831.6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0-0-01
一、廣東省利用外資的現狀
1.利用外資來源的現狀
廣東省利用外資的主要來源為中國香港和澳門,另外,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地也是廣東省利用外資的主要來源地。從2012年至2016年廣東省的外商投資情況來看,廣東省外商投資的主要來源地以亞洲地區為主,雖然其它國家和地區對廣東省也有一定的外資投入,但所占比例并不是很大。
2.產業利用外資的現狀
廣東省的第二產業利用外資最多,實際利用外資和合同外資均以第二產業為主。廣東省2012-2016年六大行業實際利用外資以制造業和服務也為主,其中制造業所占比例近幾年幾乎超過了一半,所占比例約為55%左右,而服務業所占的比例也不低,達到了41%左右,而利用外資在其他行業的分布極少,由此可見,廣東省利用外資主要以第二產業為主。
3.地區利用外資現狀
目前來看,外商對廣東省的投資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包括佛山、東莞和珠海以及江門等地,對其它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地區投資比例過小。2014年-2016年廣東省外商直接簽訂企業項目中珠江三角洲地區的項目占比就達到了95%左右,其他地區的企業分布非常少,并且合同外資和實際利用外資均以珠江三角洲地區為主,雖然粵西北地區有所增長,但是所占比例依舊很小。
二、廣東省利用外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外資來源過于集中
廣東省外資來源過于集中,通過上文數據可知,廣東省外資金額主要來源最多的國家和地區排在前五名為: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日本、中國澳門、新加坡。廣東省的珠三角地區,外資的主要來源為:港澳臺地區。但是港澳臺的資金一直以來,均是:科技含量較低、資本較小、同時多為勞動密集型產業。由上述可看出,這并不利于廣東省出口產品競爭力提升,同時也間接導致廣東省利用外資的水平處于較低的狀態。
2.外資利用的結構不合理
通過產業結構角度講,外資利用以第二產業為主,我國目前對部分高新技術產業開發程度投入不足,以及自身發展規劃不清晰,吸收外資的條件較差,導致廣東省利用外資的結構不盡合理。這種發展模式在未來發展中會失去市場競爭力,我國當前勞動密集型產業結構,在未來只適應于緊缺性的經濟和非市場經濟的增長方式和產業結構,而不符合廣東省長遠發展的需要。
3.不平衡的區域分布
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省的各個區域經濟便開始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珠三角”地區的吸引外商投資一直處于領先位置,東西兩翼和山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吸引外資能力較弱,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利于廣東省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在不斷弱化了廣東整體經濟發展的能力和現代化的效果,同時繼續制約著廣東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在廣東省為了經濟發展過程中,如不加快欠發達地區發展,那么將導致廣東省貧富差距越來越遙遠。
4.重量不重質的外資利用
廣東省近年來外商投資金額雖然穩步增長,但是利用外資的質量并沒有得到相應的提升,用過吸引外資從而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在發展過程中,出口企業以引進外資的先進設備為主,但引進外資同時引進技術缺乏及管理并且缺乏消化吸收和創新。
三、廣東省利用外資的建議
1.外資來源多元化
當今社會仍以和平以發展為主題,謀求經濟更好更快的發展是世界各國及各地區的共同目標。當前,世界經濟進入調整期,國際產業轉移加速,國際資本流動日趨緊密。廣東省的吸收外資的首要任務就是以港澳投資為主導,并且逐步加大對發達國家的引資力度,使外資來源多元化發展。
2.優化外商投資產業結構
廣東省應主動引導外資向第一、第三產業流動,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政府及時的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且采取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措施鼓勵外資投入,加大對第三產業的引資力度。在引資的同時,注意循序漸進、逐步推進的原則,拒絕盲目引進外資的情況出現,只有這樣廣東才有可能真正成為世界的“制造中心”,而不是“加工中心”。對于行業層面的角度來講,要解決廣東省行業吸收外資分布不合理的情況,廣東省要對對于一些高新技術產業的開發程度加強,準確對自身發展定位,使各個行業均具備吸收外資的條件。
3.不斷完善省內投資環境
廣東省利用外資最多的區域為珠三角地區,其山區和東西兩翼相對落后,廣東省欠發達地區受到自身條件的限制,發展一直處于落后階段。對此,廣東省政府必須對落后地區提高更多的資金、政策、技術等多方面的支持,引導外資逐步流入,借鑒“珠三角”地區的成功發展經驗,結合實際落后地區的實際情況,指定適合山區及東西兩翼的行之有效的發展規劃,早日改變當前的現狀。外商投資的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這外商對廣東省各個企業的投資程度,要解決地區分布不平衡的問題。
4.重視引進外資質量
廣東省要在日后引進外資既要重量同時重質,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培養專業型人才,才能吸引更多地高質量外資。同時,政府在吸收外資時要做好引導工作,引導由“市場換技術”向“競爭換技術”的觀念轉變。實踐表明,廣東家電行業中一些較早對民營企業開放的領域,技術發展就越好,利用外資的質量也就越高。可通過采取優惠措施吸引省外高科技人才或海外留學人員到廣州工作、創業。也可以采用與國外大企業合作培養人才,如與微軟合辦學校培養軟件人才,與本田合辦學校培養汽車人才等。
四、結語
廣東省利用外資對其經濟發展帶來推動作用的同時,也要看到廣東省在利用外資的過程中存在的區域分布不平衡及外商投資結構等一系列問題,為此廣東省要想獲得更好的發展,就必須積極采取措施應對這些問題,保證外商投資區域分布合理及優化外商投資結構等以謀求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同時為了廣東省利用外資的健康持續發展,我們還要加大對廣東省利用外資的研究力度,從而找到發展利用外資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參考文獻:
[1]陳嫣嫣.廣東省外商直接投資對產業結構和金融穩定的影響研究.暨南大學,2016.
[2]陳忠.當前國際資本流動趨勢及我國利用外資戰略的調整[J].福建商業高等專科技術學校學報,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