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慶
【中圖分類號】R969.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5--01
艾滋病與肺結核均為典型的傳染性疾病,這兩種疾病形成的合并疾病,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形成嚴重的威脅,死亡率非常高,肺結核產生的原因是結核桿菌感染肺部所形成,艾滋病對免疫功能的破壞非常嚴重,因此,肺結核是導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應給予重點關注[1-2]。本文為選擇艾滋病合并肺結核患者最佳的護理方案,特選取48例艾滋病合并肺結核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間我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肺結核患者48例為研究對象,并依據護理干預措施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24例,其中,對照組患者男26例,女22例,年齡在23-46歲的范圍,平均年齡為(28.31±1.24)歲,病程在2-7a的范圍,平均病程為(4.23±1.24)a;觀察組患者男28例,女20例,年齡在24-46歲的范圍,平均年齡為(28.42±1.14)歲,病程在2-7a的范圍,平均病程為(4.33±1.14)a。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的基本資料進行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①確診為艾滋病合并肺結核患者;②均屬自愿參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肝、腎等器官功能不全者;②精神疾病患者;③不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給予患者安慰、健康宣教,營養補充等常規護理。
觀察組患者采用綜合護理,措施為[3]:①心理護理:患者因疾病的傳染性和危險性,極易產生焦慮、抑郁、自卑感等負面情緒,因此,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發現負面情緒,及時進行干預,釋放,提高心理狀況。②口腔護理:保持患者口腔干凈,及時漱口,禁止實用辛辣、油炸食物。③用藥護理:根據患者病況,合理、科學的給予藥物。
1.3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心理狀況、生活質量評分情況。心理狀況分為焦慮、抑郁評分,均采用自評量表進行評估,總分為50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的心理狀況改善越差,反之,表示患者的心理狀況改善越好。生活質量評分采用生活質量自評量表進行評估,總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越好,反之,表示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越差。
1.4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各項指標均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心理狀況、生活質量評分情況
干預前,兩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生活質量評分進行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生活質量評分明顯好于干預前,觀察組的改善程度明顯更好,數據之間的比較,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艾滋病合并肺結核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疾病,死亡率非常高,患者極易產生焦慮、抑郁、恐慌等負面情緒,同時,該疾病存在較強的傳染性,患者易出現自卑感,難以融入群體中,生活質量嚴重下降,因此,臨床上,針對艾滋病合并肺結核患者的護理方法的選擇非常的重要[4]。
綜合護理措施的實施,為患者講解相關的疾病知識,提高患者對于疾病的認知度和戰勝疾病的信心,為患者打造一個溫馨、舒適的治療環境,給予患者關愛,密切觀察患者的心理狀況,一旦發現負面情緒,及時進行疏解,改善患者自卑的心理狀況,提高患者的自信心,改善心理狀況和生活質量,因此,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在艾滋病合并肺結核的護理中應用價值非常高[5]。
綜上所述,通過給予艾滋病合并肺結核患者實施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的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和心理狀況,提高戰勝疾病的信心,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蔣坤瓊,唐月路,葉海琳,等.老年艾滋病合并肺結核患者抗病毒治療的護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5(17):53-55.
[2] 石柳春,唐素榮,蒙志好,等.艾滋病合并肺結核病人的院外護理干預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5(11):1294-1296.
[3] 鄧西子,羅紅彬,蔡衛平,等.廣州地區HIV/AIDS患者合并感染非結核分枝桿菌的耐藥分析[J].熱帶醫學雜志,2015,15(2):170-173.
[4] 陳愛民,馬淑煥.52例艾滋病合并結核病患者自我護理行為干預的效果分析[J].中國防癆雜志,2015,37(8):901-903.
[5] 丁佩佩,陳曉華,吳興柳,等.PD-1在HIV合并肺結核患者免疫功能中的作用[J].熱帶醫學雜志,2015,15(2):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