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澤
【中圖分類號】R111.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5--01
文章將隨機抽取2013年6月~2016年2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腰間盤突出患者80例,通過大推拿方式為主配合中草藥湯劑口服的綜合療法,對80例腰間盤突出癥病例進行治療,治療效果十分理想。現報道如下。
1.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2013年6月~2016年2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腰間盤突出患者80例,上述病例通過椎管造影確診為腰間盤突出癥。此組病例包括60例男型患者,20例女型患者,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6.1(±)。患者平均病程為1.5(±0.2)年。上述病例包括73例體力勞動者,7例非體力勞動者。30例有腰部外傷史,50例無明確顯外傷史。診斷指標提賦予《脊柱疾患的臨床及研究》。
1.2 方法
硬外麻與椎管內硬膜外注藥患者通過硬膜外麻醉,在完成麻醉后通過硬外管注入康寧克痛一A48(±2.5)毫克,加4800(±185)微克維生素B12,一百毫克維生素B1混合藥液。拔管后至治療室予以推拿。讓病人予以三十分鐘的多功能牽引。在實施牽引前告知患者消除緊張情緒,牽引重量根據患者而定,牽引重量控制在35(±8)公斤為宜,進行十分鐘的持續牽引,十分鐘間歇牽引,十分鐘無帶牽引,最后予以十分鐘的電熱按摩。
病人取側臥位,手按住床頭邊,醫生站在患者足側,手握病人足踝,牽引提起病人,同時予以抖動,四次為一循環。扳腿法,病人取側臥位,醫師按在患者腰椎邊緣,另一手托膝,讓患者的腿向外打開三十度,在此基礎上反方向用力。三次為一個循環。側俯臥運腰法,醫生托起患者雙腿,另一只手放在患者腰,搖動病例下肢三圈,同時按壓腰部。盤腰法,病人取仰臥位,屈膝,醫生扶住患者膝蓋,讓膝蓋貼近胸部,推膝旋轉,一手按肩,另一手反方向推膝向外,兩次為一個循環。直腿抬高法,病人取仰臥位,一腿抬起,在高位時用力向下按壓足底,使足背伸,左右重復動作3次,使下肢肌肉牽拉,可松解神經根的粘連。
在實施推拿后,通過237(±24)毫升18(±2.5)%的甘露醇靜脈滴注,每日一次,三天為一周期。服用活血消腫的中藥。藥方為三十克川牛膝;三十克續斷;十五克沒藥;十五克土鱉蟲;十克白芍;十五克血竭;十克甘草;十克木瓜;二十克獨活;二十克伸筋草;二十克秦蕪;服用方式為每日一劑,七天為一個循。
2.結果
治療效果指標根據《中醫證治療效標準》,其中42例治愈,患者癥狀消失,直腿抬高角度可超過八十度,CT突出間盤完全回納;25例療效顯著,癥狀基本分消失,直腿抬高角度超過七十度,CT突出間盤基本回納,神經根受壓顯著緩解;11例好轉,患者癥狀有一定程度的消失,直腿抬高超過四十度,CT突出間盤有一定程度的回納,神經根受壓緩解;2例無效,癥狀沒有改變。此次研究的總有效率超過九十八個百分點。
3.討論
腰椎間盤突出大多為是以外傷為主,很多是因腰部經常扭傷造成腰椎間盤內側纖維損,椎間盤受力過大造成纖維環受損,也有部分患者沒有顯著的外傷史,這些病例是由于受寒著涼或積累性勞損而造成腰椎間盤突出。
此次研究所使用治療舉措的作用機理為:硬膜外麻醉能夠促使痙攣的肌肉放松,因此遏制由于痙攣出現的疼痛感。康寧克痛椎管內硬膜外藥物注射,可以消除無菌性炎癥及阻滯免疫物質的釋放,降低組織粘連的幾率。大推拿能夠輔助突出椎間盤回納,放置神經根的粘連,使紊亂的腰椎脊柱結構與小關節重新復位,深化椎間盤及神經根的關系,使神經根避免嵌壓。依附于目前的藥理,此次中藥方劑具備利尿、抗炎、抗缺氧、止痛以及深化免疫的功能,可以緩解椎間盤受壓的神經根水腫,促進受壓神經耐缺氧性,緩解疼痛的癥狀,提高愈合速度,遏制不可逆的神經受壓后遺癥。此次研究證明,此次使用的綜合療法治療腰間盤突出癥,療效顯著,是治療腰間盤突出癥非常有效的方式。
參考文獻:
[1].包于忠;徐國珥;許慶華;武理國;;浮針與常規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短期療效比較[J];中國現代醫生;2012年13期
[2].陳魯峰;王慶敏;高建平;朱青川;林素娟;林向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中醫藥治療現狀[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14年06期
[3].李德魁;中藥配合髓芯減壓術治療激素性股骨頭壞死的臨床及實驗研究[D];北京中醫藥大學;2015年
[4].蘇丹;中藥對巨噬細胞內脂質聚集的抑制作用及其機理研究[D];廣州中醫藥大學;2015年
[5].郭方遒;基于化學計量學的指紋圖譜技術及其用于復雜分析體系的表征和分析[D];中南大學;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