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麗東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5--01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98例于2014年1月-2016年12月來我院治療的急診患者,無認知障礙、精神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自愿參加本次觀察,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文經醫院倫理會批準。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甲、乙兩組,每組49例。甲組男32例,女17例,年齡21~79歲,平均年齡(51.2±9.8)歲;乙組男30例,女19例,年齡23~81歲,平均年齡(52.4±9.7)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給予乙組患者生命體征監測、用藥護理等常規護理。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甲組患者人性化護理干預,主要包括:(1)院前急救護理。急救團隊在接到急救電話后立即出診,接到患者后迅速處理緊急情況,對患者危及生命病情進行搶救,同時詳細了解患者的病情做出初步診斷,聯系醫院做好接診工作,迅速送回醫院治療;(2)分診和接診護理。患者送到醫院后安排有經驗的護士進行分診和接診護理,評估病情,通知有經驗的醫師進行搶救治療,安排好搶救床位,建立快速靜脈通道,準備好搶救所需要的藥品的儀器,密切留意患者的各項指標,出現異常及時處理;(3)急救護理。護士在醫生搶救期間積極配合,嚴格按照搶救流程和操作規范進行,做好檢查科和手術室等相關協調工作,遵醫囑正確給藥,由專門人員記錄患者的搶救藥品、器械供給及搶救記錄。待患者病情穩定后,檢查中護士全程陪護,隨時準備搶救設備,密切觀察患者各項指標的變化,交接班過程中將患者的詳細情況交接清楚。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的搶救成功率、搶救時間、心肺復蘇時間、氣管插管時間以及患者的滿意度評分等;(4)心理護理。急診科人員多為急癥、重癥患者,患者及家屬常表現出焦躁、緊張等不良情緒,患者入院后與其進行深入溝通,醫務人員根據患者家庭背景、文化程度及疾病狀況等進行心理狀況評估,并根據患者心理狀況評估結果制定個性化心理護理方案。護理人員保持親切、溫和態度,多鼓勵、夸贊患者,建立良好醫患關系,了解患者心理疑慮及擔心問題,并耐心講解,進行心理疏導;(5)細節護理:急診患者發病急且病情較重,所以各種應急搶救器械護理人員應提前準備好;與患者家屬及時進行交流溝通,以便對患者病情進行了解,依據個人病情采取個性化的診斷;應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述輸液和這種相關檢查的目的,強化患者健康教育,向患者講疾病的基本常識和日常注意事項;保持室內干凈衛生,經常通風,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對患者輸液使的針刺部位進行觀察,如有腫脹則調節輸液速率;與患者友好溝通,避免醫患糾紛。(6)健康教育。因為對疾病的不了解,導致患者及家屬產生焦慮、恐懼心理,使用簡單、通俗語言向患者詳細講解疾病相關基礎知識及注意事項,正確對待疾病,配合治療及護理過程。(7)環境護理。創造安靜、舒適病區環境,保證病區干凈、整潔,確保通風狀況良好、光線充足,保持室內適宜溫度、濕度,避免細菌滋生。可在急診大廳內擺放座椅、電視、報紙等。
1.3 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護理前后焦慮及抑郁程度。
1.4 判斷標準
(1)護理滿意度判斷標準:使用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評定患者護理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共發放98份問卷,回收98份,有效回收率為100%。總體滿意率=(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2)焦慮程度判斷標準:采用焦慮自評量表評定患者焦慮心理,使用標準分值0~100分,分數越低,焦慮程度越低。(3)抑郁程度判斷標準:采用抑郁自評量表評定患者抑郁心理,使用標準分值0~100分,分數越低,抑郁程度越低。
1.5 統計學方法
根據SSPS19.0統計學應用軟件對收集到的資料和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甲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乙組(=4.90,P=0.027<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及抑郁程度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焦慮及抑郁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甲組患者焦慮及抑郁程度明顯低于乙組(P<0.05).
討論
本院對比常規護理和個性化護理效果的數據顯示,甲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乙組(P<0.05),說明給予急診患者人性化護理服務,能有效改善醫患關系,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消極、悲觀情緒影響患者康復過程,本次觀察顯示,治療前,兩組患者焦慮及抑郁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甲組患者焦慮及抑郁程度明顯低于乙組(P<0.05),說明給予急診患者人性化護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焦慮、抑郁心理,提高治療效果。綜上所述,給予急診患者人性化護理干預,能有效改善患者焦慮、抑郁心理,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周發萍. 優質護理干預對降低急診科護理糾紛發生率的效果分析[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7(02)
[2] 謝菊艷. 急診科實施護士績效考核管理的效果研究[J]. 中醫藥管理雜志.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