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美富
【中圖分類號】R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5--01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通常會出現黑便以及嘔血等臨床表現,該疾病指的是人體食管、胃部以及十二指腸等部位因不同因素影響造成出血問題,輕者可能沒有任何臨床癥狀,重者可能會出現失血性休克,危機患者生命[1]。要想實現對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治療,及時止血是重中之重[2]。目前,臨床上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方法多種多樣,其中藥物治療仍屬于應用較為廣泛的治療手段,除了西藥治療外,近年來,中藥治療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應用也越來越普遍,且取得較為突出的療效。為了研究中藥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本次研究選擇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12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別給予常規西藥治療和加味瀉心湯治療,對比兩組療效,詳情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12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給予平均分組,中藥組和西藥組分別60例。中藥組男35例,女25例,年齡32歲-73歲,平均年齡51.5±5.2歲,病程在6小時至68小時之間,平均病程為44.5±4.2小時。西藥組男38例,女22例,年齡34歲-75歲,平均年齡52.8±5.4歲,病程在7小時至70小時之間,平均病程45.2±4.5小時。兩組患者均存在黑便、全身無力以及嘔血等臨床癥狀,均接受相關臨床檢查,被確診為上消化道出血。所有患者均為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并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兩組研究對象在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對比上無明顯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西藥組開展常規西醫藥治療,選擇50毫克雷尼替丁,溶于150ml生理鹽水中,對患者開展靜脈滴注治療,將具體滴注速度控制在每小時25毫克,按照2次/天給予用藥。
中藥組通過加味瀉心湯實施中藥治療,該湯藥基本方中包含黃連9克,白芨12克,甘草5克,另含大黃以及烏賊骨分別15克,黃芩以及三七片分別10克。針對有反酸問題的患者另增加10克浙貝母以及20克瓦楞子;針對存在頭暈以及心悸問題的患者,在基礎方中增加15克黃芪以及12克阿膠;針對有腹痛表現的患者另增加10克延胡索。以水煎煮,按照1劑/天進行用藥,用藥時間為每日早晚。
1.3 療效判斷
本研究將患者療效劃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1)顯效:患者接受治療后,其黑便以及嘔血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胃管抽吸液量變少,顏色較淺,心率指標以及血壓水平等無異常并趨于穩定;(2)有效:患者接受治療后,其黑便以及嘔血等臨床癥狀有所緩解,胃管抽吸液顏色清亮,心率指標以及血壓水平等趨于穩定;(3)無效:不符合上述標準[3]。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0%。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7.0數據軟件包開展數據統計學分析和處理,以例數和%表示研究中的計數資料,行檢驗,以均數和標準差表示研究中的計量資料,給予T檢驗,以P<0.05為數據對比差異明顯,具備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療效對比
中藥組經中藥治療,最終獲得的治療有效率為93.3%,明顯優于西藥組的70.0%(P<0.05),兩組患者在治療有效率對比上有明顯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2.2 兩組止血時間對比
中藥組止血平均時間為(2.1±1.2)h,明顯短于西藥組的(3.8±1.3)h(P<0.05),兩組患者在之血時間對比上有明顯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3.討論
上消化道出血的誘發因素多種多樣,一般情況下,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胃癌以及消化性潰瘍等均可能會導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臨床癥狀會因為出血量的多少而有所不同。站在中醫視角上看,上消化道出血的誘發原因主要是因為火熱內盛、迫血妄行,根據這一病因,主要通過涼血瀉火的方式給予中醫治療,實現有效止血[4]。加味瀉心湯屬于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常用中藥方劑之一。加味瀉心湯中的大黃以及黃連能夠發揮祛除淤血的功效,同時,大黃性寒,能夠起到瀉火、涼血的作用,促進經絡暢通。黃芩以及黃連可以達到清肺以及祛除胃火的目的,其與大黃的聯合應用能夠使藥效加倍。藥方中三七能夠活血祛瘀,而烏賊骨則有良好的收斂止血作用,同時能夠實現對胃粘膜的有效修補。白芨除了能夠消腫之外,也具備突出的止血功效[5]。諸藥調和,能夠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療中發揮良好的止血效果。本次研究發現,中藥組經加味瀉心湯治療,最終獲得的治療有效率為93.3%,明顯優于西藥組的70.0%(P<0.05);中藥組止血平均時間為(2.1±1.2)h,明顯短于西藥組的(3.8±1.3)h(P<0.05),兩組患者在治療有效率及止血時間對比上差異明顯,具備統計學意義。該研究結果與張麗平關于中醫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相關研究數據基本相符[6]。這充分證明了加味瀉心湯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療效良好。
總而言之,加味瀉心湯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療效顯著,能夠實現及時止血,提高治療有效率,促進患者痊愈,建議推廣應用。在今后的治療工作中,應詳細分析患者出血位置及出血狀況,叮囑患者充分休息,進一步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郎銘鎧.中藥治療上消化道出血[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14,12:148-149.
[2]王筠,張宏,侯維維.中藥治療上消化道出血控制后患者繼發胃腸功能障礙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4,05:973-975.
[3]高文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醫治療[J].河北醫學,2011,04:556-558.
[4]程玲莉.中醫辨證治療腦出血并上消化道出血[J].湖北中醫雜志,2011,07:62.
[5]朱國球.失笑散加味治療上消化道出血30例[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0,09:2630-2631.
[6]張麗平.加味瀉心湯治療上消化道出血32例[J].中醫研究,2010,09: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