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5--01
PDCA循環是上世紀50年代美國著名質量管理專家戴明(W.E.Deming)提出的一種全面質量管理方法。PDCA循環法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護理管理方法,通常包括四個階段,分別是計劃、實施、檢查、處理,是科學化、標準化的一種管理體系[1]。跌倒是指患者突然發生或非故意倒于地面或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應用PDCA循環,對患者發生跌倒的危險因素進行評估,根據宜賓市第一人民醫院《患者跌倒(墜床)危險因素評估記錄單》的評分結果,制定不同的護理重點。評分≥10分,屬于高危上報者,采取相應預防,取得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6月我科收治的40名高危跌倒患者為對照組,其中小兒腦癱16例,腦卒中患者18例,脊髓損傷患者6例;選取2016年7月—12月我科收治的40名高危跌倒患者為試驗組,其中小兒腦癱15例,腦卒中20例,脊髓損傷患者5例,兩組病員的一般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方法預防跌倒的發生,觀察組實施PDCA循環法。
1.2.1 P:計劃(plan)對新入院病人均使用宜賓市第一人民醫院《患者跌倒(墜床)危險因素評估記錄單》對病人進行跌倒風險評估。評分≥10分為高危并上報的患者,責任護士按照評估頻次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宣教,落實預防措施,評估單上有評估護士、質控護士、患者家屬簽字確認。
1.2.2 D:實施(do)
1.2.2.1 護理部定期對全院護士進行預防跌倒培訓,科室再次培訓使全體護士能熟練掌握如何使用預防跌倒的評估單。每位患者床頭均懸掛警示標識(床頭牌插入“安全警示”:防跌倒墜床),評分≥10分患者的腕帶有警示標識,加強巡視,做好護理記錄。
1.2.2.2 防范措施落實到位:①各病房廁所、臺階貼防跌倒溫馨提示;②腦癱兒童的病床四周加貼塑料軟墊;③廁所左右加扶手;④清潔工及時處理水漬;⑤嚴格床旁交接班;⑥及時對患者及家屬評價宣教效果;⑦治療師負責病人的接送工作;⑧行走訓練時,家屬與治療師雙人陪同。
1.2.2.3 評估頻次:每周評估一次;病情變化再評估;轉科后重新評估;手術后當班評估;住院1月評估一次;病危、大于或等于21分三天評估一次;病重患者每周評估一次。
1.2.2.4 如果患者發生跌倒,應迅速采取應急預案,實施救助措施,向護士長匯報,24h內上報不良事件到護理部。科室護士長組織護理人員討論改進措施,并落實整改。
1.2.3 C:檢查(check)質控護士對評估單及時檢查,護士長觀察護士工作動態。護士長不定期檢查病人的跌倒措施是否落實到位,有無及時動態評估,病人的依從性是否提高。
1.2.4 A:處理(action)每月召開護士會議,對于依從性差的病人及家屬,運用魚骨圖進行原因分析,找出根本原因。并做再次計劃,從而轉入到下一個PDCA循環中去解決。
1.3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應用X?進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實施PDCA循環后,試驗組的高危患者跌倒發生率明顯下降,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康復醫學科病區與其他病區有所不同,這里收治的大多為小兒腦癱、腦損傷后的偏癱患者及脊髓損傷的患者。患者本身有較多發生跌倒的高危因素及外在因素。因此康復醫學科是發生跌倒的高危科室,預防工作尤為重要[2]。PDCA循環管理,在康復醫學科防跌倒管理中的應用,既增強了護士的責任心,也降低了跌倒的發生率,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護理質量,提高了患者滿意度。
參考文獻
[1]張穎. PDCA循環在壓瘡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探析[J]. 醫學信息,2016,29(12):143-144.
[2]季紅娟. PDCA循環法在康復醫學科提高患者防跌倒、墜床依從性中的應用[J]. 醫藥前沿,2016,6(28):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