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個朋友給我打電話,急切地讓我給她兒子找一位心理醫生。原來,她兒子周五從寄宿學?;貋恚黹g她給孩子輔導時,兒子突然說,“媽,我不想這樣活著了”,然后突然摔書摔筆并幾次要爬上窗臺。她兒子我見過,在沈陽最著名的一所小學讀五年級,妥妥的一枚學霸,沒想到這么優秀的“別人家孩子”,竟然小小年紀就覺得生無可戀。
馬上就要到六一兒童節了,不知這個孩子是否還能露出真心的笑容?的確,現在的孩子壓力實在太大了,沉重的課業負擔讓他們身心俱疲,而同樣疲憊焦慮的家長更是把家變成了“戰場”,“不輔導作業時母慈子孝,一輔導作業就雞飛狗跳”,這微信上的流行段子成了多少家庭的真實寫照!
然而,無論是孩子還是父母,他們所承受的壓力總是要找個出口的,有的家庭是火山爆發,有的則是暗流洶涌,不管哪種表現形式,實際上都是“來啊,互相傷害啊”。去年,明星夫婦朱莉皮特宣布離婚,離婚的理由是“在孩子的教育方式上有嚴重分歧”,不知這是不是真相,不過對中國的父母而言,這個理由真是再真實不過,曾經有很多同事跟我說,只要和另一半一提孩子的學業問題,不出三句話肯定打起來。
在這種家庭負能量場之下,我們的身心健康被日益銷蝕。羅大倫博士曾寫過這樣一個醫案:他為一位媽媽治胃病,結果治來治去總不去根,后來了解情況才發現,由于孩子調皮學習不好,媽媽總跟著著急上火,所以老是犯病。本期,羅博士又給我們介紹了一種典型的心身疾病——“四彎風”,因為肝氣不舒,常常會導致久治不愈的皮膚濕疹,而且發病常常是一家子一家子的,與其說這是遺傳基因所致,還不如說是這個家庭緊張壓抑的“氣場”所致。
孩子的學習當然是件大事,但是再大的事,也沒有一家人的身心健康更重要。家,應該是放松和治愈的港灣,而不是硝煙彌漫的戰場和令人痛苦失意的泥潭。況且,當我們過于沉溺在對未來的擔憂時,往往就錯過了當下的快樂。羅博士提到的那位終日為孩子成績擔心的媽媽,她的孩子后來考上了一所相當不錯的大學,回頭看來,她過去的種種擔心都成了一種杞人憂天,還平白付出了健康的代價。而我們和我們的孩子,還要付出這種代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