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旭
【摘 要】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想使課堂教學取得不俗的成績,就要積極的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并使學生得到個性化的能力發展。因此,教師要從活化化學課堂教學入手,并具體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目標三個方面來予以實施。
【關鍵詞】高中化學 課堂教學 活化 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075
化學學科是一門極具趣味的自然學科,其先從物質的宏觀層面來對其想象或表現進行觀察,再著重從微觀的層面來對物質的內在規律進行深入探究,一般而言化學學習中會涉及到物質的化學和物理兩種變化,具體包含的知識內容極為豐富。就目前的高中化學課程而言,需要學生進行學習的知識就不在少數,在高中階段的化學學習中,教師往往會要求學生記住元素周期表中前二十位的元素,而就是這二十種元素就能夠組合出多種的物質,特別是以碳元素為主的有機物序列,就在學生對高中化學進行學習的過程中衍生出了無限可能的變化,也正是這些變化,給學生展示了化學學科的無限魅力,其中也蘊含了大量的知識樂趣。但是需要引起教師注意的是,由于高中階段學習任務的繁重,這就使得學生只是一心撲在化學知識的汲取之上,根本無暇去領略化學學科中所蘊含的美,也沒有時間在化學學習中享受到知識帶來的樂趣。因此,高中化學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使整個化學課堂教學活化,從而讓學生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對化學學科進行全面深入的學習,進而在學習化學知識的同時,也領略到化學學科的魅力,并充分感受到化學學科的趣味性。
一、化學教學內容的活化
高中化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將教學內容作為一個重要的突破口,用一定的方式方法來將其進行全面活化,把素質教育的理念融入其中。此時,教師需要清楚地認識到,化學課程的教學資源來源并不僅是教科書,還可以從其他課外書籍、教學輔導資料、網絡等多種渠道進行獲取。而在教學資源獲取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要能夠全身心的參與其中,對課程資源進行深入發掘,并從一些不經意的地方找到能為教學內容進行服務的方法。
首先,教師要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向學生進行教材的展示,讓學生能夠直觀的了解到教材本身所具備的豐富內容,然后在運用恰當的教學手段對教材內容進行詳細解讀,讓其中的知識以多種形式進行呈現,使學生能夠將教材中所涉及的相關化學知識進行吸收轉化,最終構建起屬于自己的化學知識體系。
其次,教師還要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的向學生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去對問題進行深入的探究,從而讓學生能夠嘗試著去找尋問題的答案,最終做到順利地將問題解決。與此同時,教師要積極的鼓勵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對問題進行回答,且不對學生的回答表述方式作任何要求,讓學生用自己熟悉的或者是習慣的方式來將自身觀點予以清晰表達。
再次,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能夠清楚的了解到學生個體之間所存在的差異,根據學生的不同能力來為其匹配不同層次的教學內容,使得學生能夠較為輕松的完成課堂學習的相應任務,并在課堂學習中學有所得。因此,在這一個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對教材的內容進行適當的整理,教師要先將整個教材內容進行解構,將其拆分成為一個個的單一知識點,再對這些知識點進行細化分析,然后找出這些知識點之間的相互聯系,按照教學大綱的相應要求對其進行簡單分類,以便能夠滿足不同能力層次學生對于學習內容的不同需求。
最后,教師要能夠在教學中對教材內容進行拓展,積極的從網絡、課外書籍、教學輔導資料等多種渠道來回去教學資源,將這些教學資源按照對應的知識點與教材進行融合,從而使得教材的內容變得更為豐富,這樣的教材才是能夠對學生進行全面培養的有效教材。
這樣,高中化學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就能夠得到很好的解決,如課時嚴重不足、教師教學效率低下、學生學習不高、學科內知識分配時間不合理等問題。也只有這樣,高中化學教材才能夠得到充分的活化,讓教師能夠在教學中對教材進行合理的利用,從而使化學課堂教學得到充分的活化。當然,在教材活化的過程中,教師要能夠積極的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并將先進的互聯網信息技術融入到日?;瘜W課堂教學之中。
二、化學教學方法的活化
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之中,教師在完成了對教學內容的活化過后,需要采用有創新性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以便將教學內容向學生進行有效的傳遞。因為,教學的方法和手段是具有一定通用性的,并不僅僅是針對某一特定教學目標或教學結構來進行設定的,其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是較為廣泛的。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要特別注意要先將“教”和“學”分開來看,在進行“教”的過程中要注意對學生進行引導且以引導為主,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去對教材內容進行“學”,再通過課堂問答、討論等形式將“教”和“學”統一起來。而就教師在“教”中實施的“導”而言,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誘導。教師在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來對教學的方法進行選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來對學生進行啟發,誘導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一定程度的思考,從而讓學生能夠確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并激起學生對于學習的欲望,將學生置于高漲的學習熱情之中,進而培養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對化學知識的基本認知轉變為相應的心理需求,這樣學生就可以從“要我學”的狀態順利的轉換到“我要學”的良好狀態之中,在教學中體會到化學學習的樂趣。
第二,引導。教師要在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培養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且教師要能夠找準切入點,以此來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引導,讓學生在學習時將情感融入其中,從而使得學習的過程中充滿了活力。
第三,疏導。教師要在學生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對學生予以密切的關注,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要及時的予以幫助,使學生能夠順利地將學習難點化解并排除思維上的障礙,借此來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
在高中課堂教學中,活化最為直接的表現就是學生的“活”,如思維靈活和敏捷、認識深刻、富有創造性、感情投入等,這些都是學生“活”的具體表現。而要想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活”起來,那么教師就要特別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和訓練,使學生的思維得到良好的發展,并在發展的過程中展現出一定的獨特個性。這樣一來,高中課堂教學才能夠得到全面深入的活化,使得教學的效率得到最大化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