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買買提·如孜
摘要:知識來源于生活,同時又高于生活,地理這門學科也是如此。地理是學生在初中階段才開設的一門新學科,在學生學習的初期會感覺到十分的新奇,在此基礎上,如果教師能夠實施生活化的教學方法,教學效果會更加的理想。本文將結合日常教學實踐,從生活化的情境導入,開展地理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加強生活實踐教學,用地理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關鍵詞: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
人類生存在地理環境之中,日常的生活離不開地理,地理知識的形成于自然當中,來源于生活。地理教學也應該結合實際生活。新課程教學中要轉變以往的觀念,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中的實際經驗出發,從生活中走進地理課堂,從教材里走向生活世界。
一、生活化的情境導入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新課的進行導入時教師如果能夠快速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他們自身的的學習興趣,那么教學的效果肯定是事半功倍的。所以地理教師們就必須抓住這一高效的時間點,精心設計與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務必要做到“先聲奪人”。如《多變的天氣》學習這個章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們播放天氣預報的一些視頻作為新章節的導入,讓學生仔細觀察:全國不同城市在同一天天氣狀況相同嗎?然而在同一個城市中每天的天氣狀況又相同嗎?天氣預報的結果是不是百分百準確?讓學生們在認識到天氣的多變性與不確定性的同時,又引入到了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情境之中,為學習教材做好相應的情緒準備。
二、開展地理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
地理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充盈在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地理。而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根本目的,除了要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識技能以外,更重要是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中,即達到學以致用。故此,作為初中地理教師的我們,不應只在課堂當中對學生們進行地理知識的講解與傳授,還要積極開展地理實踐活動,讓學生們走出課堂、走出校園,到現實的環境中去體驗地理知識的實際應用價值,豐富學生們的生活體驗,提升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比如,在學習“鄉村和城市”這課時,我們就可組織學生對附近村莊與城市進行實地觀察,以便能夠了解它們在各方面存在的差異,比如水源、地形、地貌、自然資源、交通等,并引導學生去嘗試分析村落與城市產生這些差異的原因,學生們也對這項地理實踐活動表現出了相當濃厚的興趣與熱情,在親身觀察過程中都顯得十分有興致,而且態度特別的認真,學生通過親身實踐與參與,也深入了解了鄉村和城市的特點和差別,學習效果肯定要比在課堂上的傳統說教好得多。這樣也能讓學生認識生活環境,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將知識服務于實際,更能激發他們主動學習地理的熱情和興趣。
三、加強生活實踐教學
在“做”中學地理,是陶行知“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重要體現,因此,初中地理教師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的去實現“教、學、做”之間的過渡與融合,積極發揮地理課程需要實踐與易實踐的教學特征,讓學生們能夠親身參與到地理課程的整個生活實踐當中,從而更好地去培養學生們的動手實踐能力與知識應用的能力。比如,每個新學期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布置給學生一些生活實踐的任務,收集自己日常外出旅游時的照片,然后在開學后拿到課堂上學生們一起進行分享,并借此進行課堂教學延伸,引出如何去看地圖、如何在野外辨別正確方向、怎樣最優的選擇交通方式、怎樣對周邊的生態環境進行保護等地理知識,進而真正地讓學生感受到地理學習的實用性與趣味性。例如,在學習《多變的天氣》時,可先讓學生觀看一段天氣預報,讓學生尋找其中包含的天氣信息。天氣預報與學生的生活聯系密切,因此,將其引入教學課堂會引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有利于提高學生運用地理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用地理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從生活與教學的關系上來說,生活決定教學,而教學要通過生活實踐才能展現其力量真正成為教學。從整個自然界到我們人類社會,生活當中處處有地理,究其學習地理的目的,就是要發展與完善生活。故此,地理教學應擴展時空,讓學生能夠走出課堂。在生活實踐中去感知,學會從生活實踐中解決相應的問題。教師可以結合課堂上講到的一些知識以及特定的地域環境來創設一些問題的情境,讓學生們去思考,當置身于這樣的地理環境時應當做哪些準備工作,當出現突發的事故或者糟糕的天氣時自己能采取哪些措施來應對。這將會在很大程度上考查學生對于學過的知識的了解與掌握程度,并且是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問題理解與分析能力以及知識的應用和實踐能力的綜合培養。充分體現了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發揮的教學優越性,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極大的深化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例如,在進行“環境問題”的教學時,針對環境污染的危害問題,教師沒有必要進行過多的講述,而是要讓學生們進行社會的調查。在調查中,了解環境污染的現實,明白環境污染的嚴重性,并能在探究中找出如何解決環境污染的辦法。從身邊的現象,如亂扔垃圾,亂排廢氣、廢水及噪音污染等,使同學們懂得環境與人類的關系。
生活化教學在初中地理課堂的運用顯得十分重要,教師應當積極并且主動地去創造條件,靈活運用生活化教學,將地理課堂教學和生活有效的聯系起來,增加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能力,讓學生能夠從容地走向生活、走入社會,為學生創設生活這一大課堂提供平臺。
參考文獻:
[1] 穆昌群.以《季風氣候顯著》為例——談初中地理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的應用[J].赤子(上中旬),2016,15:207.
[2] 林關生.學習生活中的地理感悟地理中的生活——例談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的途徑[J].教學月刊,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