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菊芳
摘 要:當季的時令花卉就是時花,可以用于家庭景觀裝飾,同時在園林景觀綠化中起著非常重要的美觀作用,本項目從時花栽培技術、養護管理角度出發,對時花的種植栽培技術進行了探析。
關鍵詞:時花種植;栽培技術;養護管理
1 工程概況
工程承包范圍:東至宿新路,南至F路,西至A路、三臺山大道,北至青桐路,占地面積約312公頃。
時花概況:衲田區設計景觀為梯田花海,總計花海面積約62.2萬m2,其中黃色23萬m2,826萬株;紅色20.7萬m2,745萬株;紫色18.5萬m2,666萬株;總計2237萬株。
2 栽培種植的時花作用和意義
(1)在景觀園林綠化中的作用。一般情況下,種類不同的時花都有不同的生物特性和習性,在對進行時花栽培種植的同時,應該做好對時花的了解工作,針對不同的時花植物生活習性,進行不同的栽培技術,才能針對性的對園林時花進行合適的養護與管理技術,提高時花在園林的景觀作用。(2)在生活文化中的作用。公園景觀、裝飾公共場所、城市主要風景線路、探親訪友開業慶典、婚喪禮節、外事活動等都會用花。(3)在經濟生產中的作用。時花栽培生產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園藝生產,可以出口創匯,有許多花卉是香料植物、藥用植物或其它經濟植物。
3 時花施工種植栽培技術
(1)時花培育技術。本項目時花材料為F1代的容器栽植的成株時花。供貨商應有相關圖譜及文字來說明所提供的盆花產品的編號、品種、系列、花色及習性等。本項目所采購時花品種均采用籽播方式,基質是30%以上草炭土加上原土進行配比,并經過穴盤育苗、上袋、轉盆、摘心、煉苗等一系列程序。為了促進植株多分枝和多孕花蕾,要及時摘心。花蕾長出后,為了控制花期,要將過早長出的花蕾摘除。(2)時花出圃。a.出圃的時花要求長勢健壯、無病蟲害、葉片茂盛,枝條均勻、根系豐滿,且與有關圖譜相符。b.出圃時花應當大小統一、高矮接近,規格范圍為冠幅和株高一般在20cm左右,冠幅應大于盆口。c.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排出時花種植計劃,出圃前5-7天必須斷根、通風、練苗,使成苗能適應長途運輸和新的生長環境。煉苗時應加強光照和通風,調節好水肥。d.移栽的最佳時期是花朵開放1-3成,忌用完全盛開的時花。根據更換周期表,盛花期應控制在移栽后10-45天內為宜。e.出圃盆花基質輕松、透氣、濾水性好。f.出圃時全株應盡量控制農藥殘毒(如呋喃丹等),以免造成移栽時工人中毒。g.基質要求最好pH(酸堿度)一般6-7內,EC值(鹽堿度)一般1.0內。
4 土壤改良施工工藝
土壤改良:因為時令花卉,它對土壤要求比較高,故在種植前對土壤進行檢測,對不適合生長的土壤進行改良。在改良土壤之前使用挖土機先對場地進行粗平,計劃每臺機械配備3人負責清除種植地內的垃圾,并人工搬運至園路邊集中堆放、統一采用農用運輸至業主指定位置,確保地形、標高符合設計要求。
本工程區域土均為回填土,土質含礦物質單一、土壤生硬,不能滿足種植要求,為此業主委托專業檢測部門對土壤進行現場取樣檢測,并組織專家現場察看,現場土壤多為飽漿土,透水透氣性和肥力較差,需改良土壤結構,增加土壤疏松度,提高土壤肥力,經過討論研究形成會審意見如下:增施商品有機肥及育苗基質,改良方法采用均施商品有機肥及育苗基質,有機肥每畝用量2-3噸/畝,育苗基質9-10噸/畝,均勻旋耕深度》30公分。
栽植草花地被區域采用地表均施增施商品有機肥、育苗基質,旋耕拌合方式改良土壤,旋耕厚度≥30cm。在已旋耕拌合后,再攤鋪10cm基質5cm厚的基肥,用寶馬耙地機再次旋耕,次數5至8遍。確保種植土壤符合《土壤改良專項方案》的要求。
(1)測量放線。為了確保布料均勻,現場對改良部位進行方
5m*5m方格網法放線分割,確保進場有機肥、基質按順序堆放,保證改良比例,符合改良方案要求。依照方案及種植地塊面積進行測算,衲田時花區每個方格網內的基質0.5m3;基肥0.25m3;復合肥約1.9KG。(2)人工攤平。方格網內材料布置完后,采用人工均勻攤平。
旋耕:采用IGQN~230H旋耕機先進行深耕。旋耕深度不小于30cm,采用橫縱結合的方式,橫縱翻耕均不低于三遍,翻耕期間人工配合揀出石塊、雜草、垃圾等有害物質。(3)細平。人工除去種植地內的雜草、垃圾、石塊等并對場地較大的土粒搗碎,人工平整土地。二次布料:為了確保布料均勻,現場對改良部位進行方5m*5m方格網法放線分割,確保進場有機肥、基質按順序堆放,每個方格網內的基質2.5m3;基肥1.25m3。(4)土壤殺菌。用百菌清、多菌靈、代鋅錳森等藥物(單種)與沙土混合按0.5:1配合成比例,人工均勻播撒,對土壤整體殺菌。再次旋耕:采用用寶馬耙地機再次旋耕,橫縱翻耕次數5至8遍。(5)水電調試。種植前必須調試完成噴灌系統,確保噴灌系統正常運轉。由于時花全部采用人工種植,必須保證時花能夠運輸到每一塊衲田區域,并分送到各個種植位置,才能保證栽植目標的實現。由種植小組的人在園路邊或便道邊上至種植地塊,按U形方式擺放5cm厚木板形成1.2m臨時路,利用手推車或人工將時花從卸貨點運輸至各種植衲田地塊。
5 時花養護管理
花卉的一級管護的標準是生長旺盛,花繁葉茂,時花的造型美觀,修剪工藝精細,甚至具有藝術感和創意。
(1)生長勢。生長勢強,枝多葉茂,下部不光禿,枝葉健壯,無枯枝殘葉,葉色鮮艷,植株整齊一致,花卉適時開花,且花多色艷。(2)淋水。根據植物的生長及開花特性進行合理灌溉和施肥。合理調節自動噴灌系統的噴灌時間間隔,每天的淋水量要稍大于該種類的蒸騰量,禁用水槍直射。a.淋水量:遇到高溫天氣,每日淋水必須澆透,每日可增加一至兩次葉面噴水保濕降溫。b.高溫天氣淋水時間:每日上午11點前,下午3點過后淋水,避開暴曬的中午時段,且提倡夜間淋水。(3)施肥。時花施肥要適當追施磷、鉀肥,使花多色艷,花期更長于其他地段的時花。a.施肥時間:每周期(一周期為兩個月)可施肥2-3次。成品時花第一次施肥可在移植下地后7-10天薄施肥一次。第二次施肥可在移植下地后25-30天,第三次施肥可在移植下地后40天左右。b.施肥量:施肥量隨著施肥的次數由少到多,但肥料濃度一般不能超過150mg/kg。施肥量多少因植物的種類和品種而異,復合肥和葉面肥可根據需要混施。(3)施肥方法:可采用埋施或水施等不同方法。埋施可先挖穴或開溝,施肥后要回填土、淋足水,除雜松土時要保護根系,不能傷根及造成根系裸露。(4)修剪。及時清理或摘除已凋謝的殘花及枯葉,以利于抽新芽、長新蕾,保持衲田時花的美觀,徒長的花枝葉不得超過整體高度的20厘米。如發現部分種類的時花出現局部徒長,可通過摘心、摘花及換苗等方法保證花帶的平整。(5)補植、改植。及時清理死苗,補植回原來的種類并力求規格與原來植株接近,以保證優良的景觀效果。補植按照種植規范進行,保證成活率達98%以上。對已呈老化或明顯與周圍環境不協調的花卉應及時進行換植。(6)病蟲害防治。及時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精心管護,以防為主,使植物增強抗病。(7)除草。因土壤都是經過改良,保證種植區域無雜草,土質肥沃,至少每月應徹底除草四到五次,所有去除掉的覆蓋料與土壤應重新填回。將所有除掉的雜草與垃圾人工搬離綠地,集中堆放,統一運至場外。
6 結束語
時花是園林景觀綠化的標志,越來越深入人們的生活,要想使時花更健康、更有生命力、更優美,從第一步開始必須就領先,在栽培種植階段必須察覺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探索,并有效的做出相應的措施,才能促進時花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