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會軍
摘要:中文是我國的母語,如何學好母語,學好小學語文是基礎。隨著教育教學的不斷改革,小學語文課本也在不斷的更新換代,與此同時,老師的教學方法也隨之不斷的改進,更加注重學生在思想素質方面的提高和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有利于語文閱讀水平的提高。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小學語文老師在對原有的教學方法進行總結基礎上,探索出了新的教學方法——合作學習方法。本文針對合作學習方法對小學生語文教學的意義和應用策略進行了深入的探索。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合作學習;意義;策略
語文作為教育事業中最基本的內容,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其教學內容、學生上課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一定轉變。合作學習方法的出現引起老師們的關注,它的教學方式在實際應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受到老師和學生們的廣泛好評,有力的促進學生語文閱讀水平的提高。
一、合作學習的實施方式
首先,在小組合作學習開展時,通常是把一個學生集體劃分成幾個小組,小組人數相對均等,每組4~8人。可由學生自由分組,也可由教師根據學生的性格和學習能力的差異進行合理分配。組長的選拔,鼓勵學生自薦,值得注意的是選拔時要注重的是組長的責任心和能力。其次,組內除了要有組長還要有記錄員、匯報員以確保每次合作學習有序開展。組長負責整個學習活動的組織、分工、監督及大的活動進程和方向的把握。記錄員和匯報員負責小組討論要點的記錄和匯報。角色分工不固定,由組內成員輪流擔當,完成任務,保持小組紀律。
二、合作學習對提高小學生閱讀的積極影響
(一)有利于開發小學生的大腦。
在以往的課堂中,一般是老師在講解,學生在聽,而學生并沒有提高思考問題的能力,也沒有開發大腦,而如果分成小組,讓同學自己去討論總結出結果,結果就會截然不同。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會抒發自己對課文的見解,不同的意見之間可以進行交流與互補,在交流中互相促進互相學習。這不僅會促進學生之間友好關系的形成,而且還有利于提高學生思維動腦的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高,最后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二)有利于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與競爭意識的樹立。
不管時代怎樣變化,競爭合作都是當今國際社會關系的主要形式,而人與人之間也不例外,只有不斷的合作與競爭才能夠促進自身的發展。達爾文就有提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觀點,只有不斷的競爭合作才能夠適應這個社會而生存下去。在合作學習當中只有不斷的合作與爭論,才能夠得出讓人滿意的答案。合作學習的方法讓同學們在合作中獲得進步,在競爭中得到互補,以此促進語文閱讀水平的提高。
三、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營造合作學習的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猶如化學反應中的催化劑,有著神奇的力量,能夠促進學生學習。也就是說,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興趣是不可缺失的,學生只有有了學生興趣,才能從內心愿意學習、主動學習,學習效率也才會提高。因此,要想將合作學習更好地應用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首先就得激發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趣,而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首先要做的就是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將學生引入一種輕松、愉快的合作學習環境中。
一般而言,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的,所以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根據實際情況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異質小組,并通過做游戲、討論學生關心的問題等形式讓小組內的成員彼此熟悉。在小組內成員間的距離拉近以后,教師便可以組織各小組之間的競賽,讓各小組的成員認識到合作對小組榮譽的獲得的重要性,以此來激發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趣。
(二)明確學習目標,學生分組討論、研究。
對于小學生而言,由于年齡較小,他們對文章的理解是不夠透徹的,并且由于認知程度的不同,每個人的理解程度也是不一樣的。因此,在實施合作學習時,教師一定要及時為學生明確學習目標,讓學生有目的地進行討論、研究。在小組內的成員都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后,小組內進行討論、總結,最終得出小組的最佳答案。最后,各小組派代表向全班學生表述討論后的最終觀點,并評出討論結果最好的小組,予以表揚。
(三)教師適度參與,給予學生適當指導。
受年齡限制,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有時候即使是小組討論,他們也很難對一篇文章有全面、透徹的理解,尤其是在整個小組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他們是需要老師指點的。因此,為了在學生遇到難題時能及時予以幫助,教師應以與學生平等的身份適度參與到學生的合作學習中去,了解學生的想法,對于小組內爭論較多的問題進行適當引導,以幫助小組成員統一意見。例如,在講解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時,教師可先帶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讓學生感受詩中體現的雄偉壯闊。然后,教師讓學生分組進行學習,通過查閱資料等讓學生理解詩的大意、分析詩中呈現的畫面并了解這首詩的寫作背景等。與此同時,在小組遇到問題時,教師要給予適當點撥,幫助學生理解古詩,深入體會詩人的內心世界。
四、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注意事項
第一,開展合作學習應建立在學生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的基礎上,失去獨立思考能力,只講究合作學習反而會讓學生失去學習能力和動力。第二,書本上文化知識的學習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同樣,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語言組織能力也是培養重點。優美的言語使得學生相互間的交流更融洽。 現在,合作性學習在我國現行教育當中已經得到廣泛的推廣和良好的運用,激發了學生對于文化知識的求知欲,提高了學生合作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使得學習方式不再單一而無趣,相反更具有互動性和參與感,也提高了小學語文教育質量。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將合作學習的方法引入到小學語文課堂上是十分可取的,這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還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以此促進學生語文閱讀水平的提高,為我國的文化建設提供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志軍. 合作學習策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2016,(31).
[2]榮艷艷. 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嘗試[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7).
[3]鄭秀文. 淺析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 亞太教育,2015,(36).
[4]李耀文. 淺析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 中國校外教育,2015,(15).
[5]張華,謝祥瓊.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嘗試[J]. 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