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夢丹
【摘 要】幼兒教育小學化忽視和違背了幼兒的心理發展水平和幼兒教育規律,對孩子們的身心發展有著很大的負面影響。幼兒教師應該不斷對自身的教學進行審視和反思,防止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的出現,保證幼兒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幼兒教育 小學化趨勢 解決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200
幼兒教育在一個人的學習和成長歷程中,發揮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在現階段的幼兒教育中,存在著大量的違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規律的小學化教學現象,這種幼兒教學現象不僅不利于孩子們的啟蒙和心智水平的提升、發展,同時還給孩子們帶來了沉重的心理負擔和不可逆的負面影響。因此及時對幼兒教育現狀進行審視和反思,發現其中存在的教育小學化現象,并且進行有效的改革和調整,成為現階段幼兒教育中所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分析
想要對幼兒教育教學趨勢和教學現象進行調整和改革,首先必須明確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內涵,幼兒教育小學化就是采取脫離幼兒心智發育水平和學習實際的教學策略對幼兒進行教育。這種教育形式具有強烈的揠苗助長性質,割裂了幼兒教育和孩子們之間的天然聯系,對孩子們具有很強的傷害性和誤導性。其主要教學表現如下:
1.在教學理念方面,將小學教學理念引入幼兒教育中。在對孩子們進行教育時,將幼兒園自認為合理的教學理念放在最高位置上,而忽視了幼兒自身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學習規律。以教師教學為中心,將智育看作幼兒園教學的教學目標,以對幼兒的教學,代替對于孩子們的看護,認為孩子們一旦進入到幼兒園,就應該進入設定的學習環境之中,應該完全聽從教師的話語,服從教師的安排,遵守班級規章制度,認真聽講,勤于學習,不能讓孩子放縱自己的天性,花費大量的時間在玩耍上面,否則就是對于幼兒園教學時間和教學資源的一種無效消耗和浪費。
2.在對幼兒進行教育時,過于注重知識性講解和知識性教學。例如,有的幼兒園開設大量的算數課、識字課、拼音課、英語課等,把小學階段的知識,在幼兒園階段就向孩子們進行講解和灌輸。從而使孩子們在強制性的學習氛圍之中,對這些具有極大學習難度的內容,進行死記硬背式的記憶和消化。這種小學化的幼兒教育,一方面壓制了孩子們的天性,使孩子們的幼兒園生活處于一種僵化、枯燥而沉重的氣氛之中,不利于孩子們心智的開發和發展,另一方面則會給孩子們造成一定程度的學習心理創傷,使幼兒畏懼學習,畏懼學校,最終對孩子們今后的學習和發展,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3.在教學形式上,小學化幼兒教育以課堂教學,代替了適合幼兒學習和發展需求的游戲教學,使幼兒被禁錮在課堂教學的范疇和情境之中,扼殺了孩子們天正浪漫的心性,以及萌芽狀態的求知欲望。很多幼兒園教師在對孩子們進行教學時,認為游戲式教學是對教學時間的一種浪費,因此便以小學化的教學模式,取代幼兒所能接受并且喜愛的游戲式教學。要求孩子們在進行知識學習時,像小學生一樣端端正正的坐在教室之中,跟隨教師的講解和分析,進行知識的學習和接收,教師則站在課堂教學的主導者的位置上,不斷地向孩子們進行知識講解和灌輸,片面追求教學任務的完成,而不顧及幼兒的學習心理和學習感受。對于孩子們來說,游戲是他們最喜歡的教學形式,通過游戲教學孩子們不僅可以收獲一定的知識,獲得心靈上的成長,同時還會體會到學習和成長的樂趣,為他們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奠定堅實的基礎。
4.在評價方式方面,片面的以孩子們的學習成績為參考標準,對幼兒進行評判和定位。在幼兒園教學過程中,模仿小學的考試制度和評價制度,定期對孩子們進行考試和測驗,純粹的追求考試成績,給孩子們帶來了巨大的心理負擔,使幼兒在幼兒園學習生活處于一種緊張、焦慮的狀態之中,影響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幼兒園教育也完全成為小學教育階段的復制。
二、相應的解決措施探討
幼兒教育小學化,是對幼兒園教育的一種誤導,不利于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和正常心智發育。下面筆者將談談對上述問題的幾點解決策略,希望能夠對幼兒園教學的健康發展有所助益。
改變幼兒園的教學理念,以孩子們作為幼兒園教育的核心,樹立正確的幼兒觀念和教育觀念。在對孩子們進行教育時,教師不應該一味地進行知識的灌輸和講解,而是應該尊重孩子們所具有的主體性地位,尊重他們的心智發育水平和學習規律,尊重孩子們的學習感受和人格情感。采取孩子們能夠接受并且樂于接受的教育形式,向幼兒進行教育和提升,而不能夠把教師自身認為能夠被孩子們所接受的教育形式,生硬的強加在他們的身上,讓孩子們能夠擺脫學習的壓力,自由快樂的成長和發展。在教育觀念方面,幼兒園應該堅持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幼兒教學觀,促進孩子們的全面、健康、協調發展。
2.減少幼兒園教育階段的知識性課程,減輕孩子們的學習壓力和學習負擔,使孩子們能夠以一種輕松、愉悅的心態,進行適當的知識探索和挖掘,消除幼兒園教學中的強制執行和壓迫性,使幼兒園真正成為孩子們的樂園,使幼兒能夠在其中感受集體的歡樂,以及學習的趣味。教師在向孩子們進行知識教育時,應該將孩子們的啟蒙和引導,放在最為重要的教學位置上,鼓勵孩子們去進行知識的探索和研究,而不是強制性的向孩子們進行知識的灌輸,從而使孩子們能夠對學習有更為深入的認知好理解,輔助他們樹立積極的學習態度。
3.在教學形式上采取游戲教學法為主,其他教學形式為輔的教學模式。將適合孩子們進行學習的知識,融會在各種游戲項目之中,并且鼓勵孩子們對各種現有的游戲教學形式,進行開發和創新,調動孩子們的游戲學習積極性和參與熱情,使孩子們在想象的情境或者充滿童趣的氛圍之中,感受到游戲中包含的各種知識和理念,從而起到良好的啟迪和教育效果。
4.消除幼兒評價體系方面的小學化特征,以孩子們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對幼兒進行初步的評價和認知,并且采取鼓勵、引導的形式,以形象親切的教學評價語言,不斷激發孩子們的潛力,避免將智育當作評判孩子們成長水平的唯一標準,使孩子們能夠更好、更加健康的成長,不斷提升孩子們的心理素質水平和整體素養。
幼兒教育小學化是當下幼兒教育中存在的一個重大問題,幼兒教師應該不斷對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等,行進審視和反思,真正的為孩子們營造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促進孩子們的全面、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