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產經新聞》6月16日文章,原題:中國二手車交易呈爆發增長勢頭,但也存在交易“陷阱”中國二手車市場似乎“過于火爆”。據統計,2016年全中國二手車交易量比前一年增加10.33%,達1039.07萬輛,首次突破千萬輛大關。今年第一季度的二手車銷量同比增加22.2%,達279萬輛。
中國二手車市場行情看漲,也引起日本二手車回收企業的注意。一家日本公司已在武漢開設旗艦店,并計劃3年內在華開設500家分店,以期迅速融入中國的二手車市場。盡管目前中國的二手車與新車銷量比僅為0.3∶1,遠低于美德日,但據業界人士稱,中國的市場具有潛在爆發增長的可能性。
但是,目前中國二手車交易存在若干“陷阱”。其中之一就是事故車。重慶一買主去年買了一輛隱瞞重大交通事故的二手法拉利車,后來把賣方告上法庭并獲得售價2倍的賠償。業內人士說,這只是冰山一角。除了隱瞞車輛肇事記錄,篡改行駛里程、配件以次充好等現象也頗為盛行。
這些說明中國的二手車交易市場亟待完善,行政監督和執法標準也尚未普及。這已引發相關部門和業界開始采取應對措施。5月份,廣東省設立針對二手車的獨立第三方檢測機構。7月份,中國二手車大會將在武漢舉行。屆時二手車業界將就如何促進該國二手車市場發展、增加交易透明性和可靠性進行探討。▲
(作者河崎真澄,豐豆譯)
環球時報2017-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