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鋼加工廠主要承擔著太鋼冶煉用廢鋼的采購加工保供,冶金渣的綜合利用以及太鋼內部各類廢鋼鐵、廢舊物資的回收開發利用任務,是公司冶煉生產支持流程中的關鍵環節。多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把安全工作視為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來抓,成立組織、建章立制,完善各類安全管理體系,拓寬競賽渠道,讓競賽活動滲透到每一個角落,形成人人主動參與的良好氛圍,使全體干部職工時時刻刻把安全放在首位,逐漸形成了以人為本、特色鮮明的企業安全文化。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提高認識,強化領導,為競賽活動提供組織保證
長期以來,我們以“安康杯”競賽為載體,打造意識文化。把“支點”放在安全意識與安全技能的提高上,使其內化于心;把“焦點”放在制度與執行的整合上,使其固化于制;把“重點”放在親情和氛圍的營造上,使其融化于情。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動,使企業的安全生產力得到大大提高,廠黨政領導也認識到組織開展“安康杯”競賽活動,是全面提升安全管理層次、提高職工安全素質、實現安全生產群眾監督的有效載體。因此,我們在完善各類組織建立的基礎上,建立起一套長期有效的工作機制;形成了各級一把手親自抓,主管領導專門抓,部門領導具體抓,相關業務科室密切配合的安全管理網絡體系;實現了“工亡、重傷事故為零,重特大消防事故、重特大交通事故為零”的競賽目標;從而保護了職工生命安全、保護了生產力。
二、突出理念,創新載體,為安全文化創建培土育苗
我們為了使企業的安全文化具有特色,通過了不同的活動方式把它表現出來,并貫穿于企業整個安全生產過程當中。為此,我們堅持做到三個“突出”,為企業安全文化培土育苗,使其開花結果:
首先在安全理念上,突出一個“情”字,以人為本,防微杜漸。
以情感人、以情育人,通過開展豐富多彩活動,教育和感染職工處處講安全、時時講安全,實行全員安全教育。
第一,讓活動載體“多”起來。我們通過微信群、宣傳欄、橫幅標語等形式,宣傳“安康杯”競賽活動,宣傳安全生產知識,渲染安全生產氣氛,擴大影響力。
第二,讓家書活動“熱”起來。開展“一封安全家書”親情化宣教活動,即父母寫給子女,妻子寫給丈夫、丈夫寫給妻子,子女寫給父母的家書,叮囑他們上班時一定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操作,時刻把安全記在心間。通過“親人在我身邊”展牌,讓職工牢記家人的叮囑,高高興興上班來,平平安安回家去。營造出全社會和每個家庭、成員都關心安全生產,時時、事事、處處講安全的良好安全文化氛圍。
第三,讓教育培訓“活”起來。我們每年年初都要制定安全培訓計劃,主要抓好“四個環節”:即管理人員為重要環節,特種作業人員為關鍵環節,班組長為基本環節,新進人員(含臨時工)為薄弱環節。為檢驗培訓的效果,組織雙百過關考試、考核,要求每名職工理論和實踐操作都要達到100分,從而增強安全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其次是在安全管理上,突出一個“嚴”字,把握規律,群防群治。
從嚴管理、從嚴要求,教育和引導職工緊繃安全弦,防范于未然、全面推進安全生產。
第一,讓親身體驗“火”起來。我們長年堅持開展“十個一” 活動。(即:讀一本安全生產的書或學習一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看一場安全生產錄像;當一天安全檢查員;查一起事故隱患或一起違章行為;憶一次事故教訓;接受一次安全生產培訓;寫一點安全生產體會;提一條安全生產建議;做一件預防事故的實事;搞一次安全生產簽名活動。)對“十個一”活動內容年年有創新,把讀一本好書、看一場安全生產錄像和當一天安全檢查員做為固定動作,其它項目則根據工作任務的不同、季節的不同進行調整。廣大職工通過親身參與并經歷一次安全生產的教育和實踐,特別是通過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和事故當事人的現身說法,使更多的職工從中受到教育和覺醒,增長了廣大職工杜絕違章作業、制止違章指揮的自覺性和能力。
第二,讓安全檢查“嚴”起來。我們給安全生產監督員相應的權力,賦予他們的相應職責、權力讓他們大膽檢查,有權制止各種違章作業,把他們的業績與獎金掛勾,根據貢獻大小給予相應的獎勵。
第三,讓安全月“動”起來。以“安全生產月”為契機,推進全員安全教育。還根據全國安全案例,結合公司的具體情況做回頭看。通過豐富多彩的安全活動,使安全管理工作進一步得到加強,職工的安全行為得到規范,安全文化理念得到提高,從而促進全員從“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和“我會安全”的思想轉變。
三是在安全技能上,突出一個“實”字,求真務實,防控結合。
真抓實干,腳踏實地,強調創新與實踐,教育和引導職工開拓創新,銳意進取,提高職工安全技能。
讓競賽內容“新”起來。把“安康杯”競賽與創新勞動競賽相結合。一是通過認真對標,查找差距、謀劃措施,強力推進5S管理體系。將競賽主體延展到科室、班組,通過班組競賽,在安全、質量、成本、現場管理等方面真正做到了自我加壓、自我檢查、自我整改、自我完善、自我提升,有力地促進了班組安全生產和各項工作,調動了職工參與班組管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營造出班組務實、嚴謹、創新的良好氛圍。二是不斷拓展參賽范圍和內容,形成了全員參與,全技能崗位競賽的勞動競賽
格局。為了提高安全防范技能,我們連續多年開展了崗位練兵、技術比武勞動競賽活動。為使競賽做到常賽常新,根據不同時期的不同需要,做適當的調整。通過競賽,涌現出了一批技能尖子,通過他們積極發揮了典型引路作用,帶動了技術創新工程的開展。
讓安全管理“強”起來。把“安康杯”競賽與安全管理創新相結合。加強了檢查力度。包括常規檢查和專項檢查,常規檢查嚴格按照公司季查、廠月查、作業區日查、生產崗位小時巡查的管理制度;專項檢查包括特殊時段檢查(春節前、五一節前、國慶節前)和專業性檢查(用電檢查、特種設備檢查、多部門聯合檢查)等。檢查實行雙向簽字確認,檢查者和被檢查者都要在對方的檢查記錄上簽字。同時,還要求生產一線的班組職工,首先要進行自查自檢,查安全思想是否牢固,查有無“三違”現象,查自己當班的地段或作業點有無隱患。這種自檢自查在安全生產大討論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每名職工都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經驗教訓談認識、提建議獻良策。通過安全生產檢查,我們做到了及時消除隱患,切實保障職工的安全與健康,為安全生產創造一個穩定的局面。
三、加大投入,打好防護基礎,創造安全的環境場所
近年來,隨著我廠改造工程項目的陸續運行投產,在新的生產工序增加的同時,也相應增加了新的職業危害因素。做好特殊崗位的職業衛生安全是我們安全文化建設的重中之重
在粉塵、噪聲污染相對較大的渣場區域,重點從生產組織、設備保障、日常環境維護等方面入手,從根本上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場所。職工在上崗前,重點進行粉塵防護知識的培訓,讓其了解和掌握個人防塵用品的正確使用及標準化操作并教育和引導職工,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強自身的勞動保護工作,減少工作中的職業危害,提高職工自我保護意識。認真做好職業健康體檢工作。在正常組織我廠崗位人員職業健康體檢的基礎上,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督促相關的外協單位對涉及人員也要進行職業健康體檢,為外協人員的健康狀況符合相關法規要求提供了可靠保障。
同時,工會還充分發揮勞動保護監督群監網作用,組織勞動保護群監網成員分期對渣場作業區域職工和接觸高溫液體崗位工種人員的勞動防護用品配備使用情況,進行跟蹤調查,經過詢問和實地考察,重新修訂《勞動防護用品管理制度》,及時地根據不同崗位、環境配備和補充了不同品種、數量的防護用品。
總之,我們通過“安康杯”競賽活動,增強了職工參與企業安全管理的意識,提高了職工安全素質,形成了符合廠實際的特色安全文化。
作者簡介:李軍(1977.10-),男,山西盂縣人,山西太鋼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加工廠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