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存鎖
摘 要:隨著當前我國計算機技術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應用,微課程的理念也在逐漸完善。文章從新課改的角度來分析計算機技術在微課程教學的應用,從而確定此種教學方式需要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主體,并且緊緊圍繞學生實際情況來設置微課程,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以便學生能夠系統(tǒng)、合理、有效地學習知識,提高自身知識水平。因此,將計算機技術合理應用在微課程開發(fā)中,合理的運用教學模式,并科學合理的應用于實際教學之中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如何將計算機技術應用在微課程的開發(fā)中呢?文章將通過分計算機技術在課堂中的課堂教學現(xiàn)狀,進一步分析這項技術對于教育的幫助和指導意義,并在這個基礎上提出一些意見,希望對這項工作的開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關鍵詞:計算機技術;微課程開發(fā);實踐應用
在全國積極推行新課程標準的情況下,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始終采用一板一眼的教學方式顯得十分單調、乏味,同時信息技術的操作性較強,如果在教學中不對其進行合理、科學地應用也是對技術的一種浪費。對此,我們應當高度重視新的、有效的、可行的教學方式的運用,比如說微課程。微課程是一種非常有效且能夠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將其應用于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能夠豐富教學內容,營造輕松自然的教學氛圍,使學生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系統(tǒng)、形象地學習信息技術知識,提升自身信息技術水平。由此看來,將微課程巧妙地運用于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是非常有意義的。
1 建立起多元化的微課程形式
在對微課程進行建設的過程中教師應該以教學的實質性作為建設的目標,以學習者的角度對視頻形式進行確立并制定,進一步發(fā)揮出微課程的主要優(yōu)勢和價值。高中數(shù)學和初中數(shù)學還是存在比較大的差異的,初中數(shù)學更注重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而高中數(shù)學則更重視學生的思維和邏輯性發(fā)展,因此如果學生沒有及時地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就不能理解相關的知識點,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能力都將明顯地下降。而通過微課程的應用,教師就能隨時對學生進行指導,但是如果微課程的模式比較單一,不具備一定的吸引力,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就得不到有效地激發(fā),這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因此在這個前提下,增加一些全新的教學元素,建立起多元化的微課程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
比如,高中數(shù)學中函數(shù)、幾何都是比較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不僅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點也是學習的難點,很多學生在進行學習的時候都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進行資料的查詢,卻不一定得到良好的學習效果,針對這種情況,微課程建設中能將數(shù)學知識中的集合、三角函數(shù)、幾何等難點,通過視頻播放的方式或是幻燈片的模式,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制作,在這個過程中還能將各個知識點進行分類,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數(shù)學知識進行。
2 加強對微課程內容的設計
在學習者的角度上,對于微課程的需求應該不斷對思維拓展進行滿足,同時加強對知識點的積累,并不僅僅是對文章或是知識進行瀏覽。教師在對微課程的設計過程中,應該對書本中的相關知識點進行補充,利用自身多年的教學和工作經驗將數(shù)學知識中需要學生掌握和學習的地方進行重視,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同時教師還應該對微課程的內容進行設計,保證其內容對學習者具備較強的吸引力,站在學習者的角度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shù)膭?chuàng)新和發(fā)展,使微課程內容的設計向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
比如,在對函數(shù)集合的課題進行微課程視頻錄制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適當?shù)剡\用動畫人物的聲音或是形象,加強舒緩的背景音樂和清晰的字幕,在這個過程中,師生的距離也就無形地被拉近了。在這個前提下,教師就能更好地掌握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將書本中的知識和內容展現(xiàn)給學生。在對知識點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適當出一些函數(shù)集合方面的練習題,對課堂的教學效果進行提升。
3 完善微課程教學資源
微課程建設的過程中主要是利用了現(xiàn)代的發(fā)展優(yōu)點,通過利用先進的網絡進行授課。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將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和方式進行轉化,適當?shù)剡\用先進的網絡資源和信息技術對視頻進行設置,在對教學目標、課程設計、教學任務進行制定的過程中,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比如學生在進行微課程學習的過程中,首先教師應該將教學任務表進行適當?shù)臑g覽,同時對課程設計單和教學目標等程序進行完善,為自身的學習程序開展更有效的規(guī)劃。
4 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反饋
微課程的建設是為了讓學生的學習不受其他條件的限制,更好地對學生學習數(shù)學進行指引,通過這種方式將其更好地帶入到日常的學習過程中去,而不僅僅是為了開展相關的微課程設計評比活動。在微課程建設的過程中,教師應該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并且以學生的解題能力和學習能力作為教學基礎,利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對學生的觀察和交流,不斷掌握和吸收學生的相關反饋意見,真正地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這樣才能更好地將高中數(shù)學的微課程建設進行下去。
5 提升教師資源的計算機使用水平,組建更為先進的教師團隊
隨著當前我國計算機技術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應用,微課程的理念也在逐漸完善。在教學的過程中只具備良好的教學設備和創(chuàng)新的思路是遠遠不夠的,還應該不斷提升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建設。通過這種方式不斷提升教師的計算機技術能力和水平,在這個過程中要學校也應該加強對教師的幫助,積極的鼓勵教師進行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這也是對微課程進行開發(fā)的一項重要要求。建立起先進的師資團隊,不斷對教師的計算機水平進行提升,以便更好地對微課程教學資源質量進行提升,形成更為專業(yè)的微課程開發(fā)團隊,并為我國的過媒體網絡教學提供更多先進性人才,為計算機技術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礎。
6 結語
通過上文的研究,人們應該認識到微課程作為信息技術中一項重要的教學方式,在實際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還處于初級發(fā)展階段。隨著當前我國計算機技術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應用,微課程的理念也在逐漸完善。但是在今后的教育改革中,仍然需要利用更有效的教學方式對微課程進行完善。計算機技術在微課程的開發(fā)過程中每一項環(huán)節(jié)中都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微課程對于教育改革工作也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但是經過筆者對當前實際教學情況的研究,發(fā)現(xiàn)當前微課程在教學的過程中還存在很大的問題,教學發(fā)展方向存在不相符的情況,因此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對于計算機技術在微課程中的應用能起到更大的促進和指導意義,以便更好地對教學資源進行豐富,從而良好促進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