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靚++趙東升
中圖分類號:G806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5-000-01
摘 要 中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如何提高中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中學生身體素質是廣大教師值得深思的并且需要探索的一個重要問題。
關鍵詞 初中生 體育鍛煉 積極性
一、研究對象和方法
(一)研究對象
廣州市天河區教育部門辦七所初級中學初中生體育鍛煉情況(天榮中學、天秀中學、長興中學、駿景中學、泰安中學、第18中學、華南理工大學附屬中學)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華南理工大學圖書館及中國知網等網站上廣泛查閱相關資料,為完成論文提供理論基礎。
2.問卷調查法
對廣州市天河區教育部門辦七所初級中學初中生進行抽樣發放問卷,共發七所學校共發放問卷300份,有效問卷287份,其中男生147份、女生140份,有效率95.7%。
3.數理統計法
收集、統計數據,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
二、結果與分析
(一)學校體育教學對學生體育鍛煉積極性的影響
1.學校體育學習時間對學生體育鍛煉積極性的影響
通過調查可知,每次進行體育鍛煉少于1個小時的學生占80.1%,鍛煉在1小時以上的學生僅占到19.9%。
2.課外體育活動的實施對初中生體育鍛煉積極性的影響
研究發現,選擇體育學習積極性不影響或者影響不明顯的學生僅占有7.1%和18.2%,而選擇正在進行的體育鍛煉受體育學習積極性影響很大或者有一定影響的學生分別占47.8%和26.9%。
(二)教師教學對初中生體育學習積極性的影響
根據調查顯示,在影響學生體育學習積極性方面學生希望提高的因素中有62.3%的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教學內容;在體育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水平上分別占36%和40.7%。
(三)學生自身因素對初中生體育學習積極性的影響
調查結果顯示:在緩解學習壓力和興趣愛好方面男女生所占比例基本相同,大約占到31%,而有其他目的的學生人數少之又少。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影響學生體育學習積極性的因素:1.學生沒有足夠的課外活動,沒有嚴格執行國家體委要求的每天鍛煉一小時的規定。2.教學內容的搭配不能從學生實際出發、考慮學生的年齡、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3.學校存在教學器材場地不充足現象,人數多,場地擁擠,器材有限。4.學生體育學習的毅力不足,不能至始至終的完成體育鍛煉。
(二)建議
(一)學校方面:學校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不得占用、挪用體育教學時間,嚴格執行每天鍛煉一小時的規定;按照《體育工作條例》的規定每年進行運動會和各種教學競賽。
(二)教師方面:體育課堂教學必須堅持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積極的參與、賦予真摯的感情,富有無限的親切感,態度和藹可親,尊重學生;教學內容的搭配必須遵循學生從學生實際出發,考慮學生的年齡、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尊重學生選擇考慮男女差別,嚴格遵守從易到難、從簡到繁的教學形式。
(三)場地器材:在場地和器材方面學校應該考慮學生的興趣需要,根據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設置體育運動的器材場地;提高學生對體育鍛煉認識的全面性,克服單調的體育興趣,設置多種多樣的體育運動設施。
(四)學生自身方面:深入領會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目標,積極主動的參與體育學習和體育競賽,養成終身體育的意識。
參考文獻:
[1] 許耀增.提高學生體育課學習積極性的探討[J].廣東清遠職業技術學院.2008.16(1):205-206.
[2] 馮琨.如何提高小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1(8):74-75.
[3] 陳小婭.學習《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J].2007.28(6):481-482.
[4] 雷興華.太原市中學生體育鍛煉態度與鍛煉行為的現狀及相關性研究[D].太原.山西大學.2011.
[5] 樊超.延邊地區中學生體育鍛煉態度與體育鍛煉行為的關系研究[D].延吉:延邊大學.2012.
[6] 朱新榮.關于提高大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研究[D].鄭州.河南工業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