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
摘要:環境會計又稱綠色會計,是現代企業會計的一個新的分支,是綜合評估環境績效及環境活動對企業財務成果影響的一門新興學科。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和人口的迅猛增長,引發了嚴重的資源耗竭和環境污染問題。在環保和經濟平衡中,政府和企業都意識到環境問題所帶來的巨大成本,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機會。在這樣背景下,環境會計勢在必行。
關鍵詞:環境污染;環境會計;理論體系;雄安新區
一、概述
環境會計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以有關法律、法規為依據,計量、記錄環境污染、環境防治、環境開發的成本費用,同時對環境的維護和開發形成的效益進行合理計量與報告,從而綜合評估環境績效及環境活動對企業財務成果影響的一門新興學科。它試圖將會計學與環境經濟學相結合,通過有效的價值管理,達到協調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目的。[1]
環境會計是企業會計的一個新的分支,建立在會計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之上。它秉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旨在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協調發展。
二、發展背景
我國開展環境會計研究的起步比較晚,葛家澎等教授在1992年第5期《會計研究》上發表的《九十年代西方會計理論的一個新思潮——綠色會計理論》一文,是我國開啟環境會計研究的重要標志。1994年我國政府制定了《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資源與發展白皮書》,將可持續發展確定為我國基本戰略目標,真正意義上建立了我國環境會計體系。
(一)環境會計在我國的研究是改善環境現狀的要求。自然資源大量開采日趨枯竭,環境污染日漸嚴重,這從根本上制約了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綠色會計能夠引導和監督企業通過一定的社會經濟活動保護資源,維護生態平衡。
(二)實施環境會計是企業自身發展的要求。傳統的高污染低效益資源破壞式的經濟發展模式,阻礙了企業自身的發展。從企業長遠利益看,要保持競爭優勢,必須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三者統一起來,增加環保投入,重視綠色會計。
(三)環境會計是企業責任向社會擴展的必然結果,計算和記錄企業的環境成本和環境效益,向外界提供企業社會責任履行情況的信息。
(四)環境會計的運用是正確核算企業的經營成果,準確地分析企業的財務風險,全面考核經營管理者業績的需要。[2]
基于我國經濟和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我國越來越重視環境會計的運用與發展。如何增強保護環境的的責任感,推動經濟的良好發展,是政府和企業面臨的重要課題。
三、發展現狀
隨著政府與企業愈加重視,環境會計越來越多的被應用于管理系統之中。但實施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
(一)環境會計在實施過程中相關準則不夠完善,信息計量及披露缺乏規范,尤其是缺乏科學的定量方法及切實可行的指標體系,在形式上沒有統一的規定,也不存在強制性要求企業必須披露哪些相關的環境信息,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環境會計在實務上的開展。
(二)環境法律法規尚待健全和完善,一直以來我國沒有形成較為完善的相關法規體系,環境保護力度不夠,主動披露環境會計信息的企業較少,政府機構監管松散。
(三)企業的環境責任意識有待提高,對環境信息公開化程度的重要作用缺乏認識,不能正確評價環境會計帶來的效益,在相關政策的落實上比較被動。
(四)我國環境會計的研究還處于理論探索階段,未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環境會計理論和方法體系,從國外引入的方法與我國實情不匹配,缺乏科學的理論框架和方法體系。
四、發展對策
面對我國環境會計運用和發展現狀,我國政府和企業要從自身出發,立足實情,解決問題。
(一)企業要培養環境責任感,推動環境會計的有效應用,提高企業領導者、會計人員及其他相關人員的職業素質,從意識形態出發加強環境會計建設。
(二)我國政府及環保部門要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完善我國環境與資源的相關立法,推進環境會計核算的宣傳力度,建立健全環境會計準則和制度,規范其核算對象與報告形式,增強可操作性,為促進環境會計的研究和發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三)推進環境會計理論研究,借鑒國外研究成果,指導中國環境會計實務。
(四)建立環境會計審計制度,加強環境會計的社會和政府監督。
(五)培養環境會計人才,通過思想教育增強其對于環保重要性的認識;進行技能更新,鍛煉實際操作能力;營造環境會計發展基礎,號召高校增設環境會計方向及專業課題,為未來打造環境會計人才隊伍。
五、前景展望
環境會計對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作用。以雄安新區為例,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雄安新區,其定位等同于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以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培育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3]其中,環境問題成為了重中之重,如何在創建新區,發展經濟的同時處理好環境保護,打造綠色生態宜居的新城區。環境會計在新區建設中將存在較大的利用和發揮空間,其特有的目的和優勢符合雄安新區發展的需要,新區建設可以作為應用環境會計的新試點。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在雄安新區建設的過程中,離不開環境會計的支撐,環境會計服務將大有可為。
在環境問題日益受到重視的今天,我國的政府和企業需要高瞻遠矚,將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結合起來,不斷完善和推動環境會計的理論體系和實務應用,促進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袁廣達.環境會計與管理路徑研究[M].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
[2]魏素艷.環境會計:相關理論與實務[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3]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Z].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