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春雷
摘要:教學和科研是高校教師績效考核的兩項重要內容。現有的考核方法簡單易行,但缺乏群體差異化的考量,職業懈怠情況時有發生。為此,本文以北京某高校教師為對象,從定性、定量兩個角度出發,探究了不同群體的教學與科研貢獻率變化,提出了基于DEA的教師聯合效益考核方法。結果表明,副教授群體在教研兩方面均占據主體地位。利用聯合效益值,將教師分為4類群體。針對每類的特征,可以提出對應的考核改進辦法。聯合效益考核模型的建立為高校更合理地安排教學與科研工作量提供了科學支持。
關鍵詞:貢獻率;教學科研聯合效益;聯合DEA模型
一、研究現狀分析
國外學者采用數據包絡分析(DEA)模型來評價高校教學方面的文獻比較少,只有個別學者將其用于大學評價[1]。在科研評價方面,應用DEA模型的國外學者日漸增多。Giovanni等人利用了將DEA模型與文獻計量學相結合的方法,對意大利不同學校間的科研效率進行了測量,并得出了主攻學科不同的高校之間,科研效率差異性顯著的結論[2]。Kelly將英國部分大學作為研究樣本,應用DEA模型對這些大學的效率進行了測量與評價,并分析了如何提高英國本土大學的科研績效[3]。
部分國外學者也對教學科研效率進行了總體評估。Davis以部分高達利亞高校作為研究樣本,應用改進后的DEA模型評價了其教學與科研的資源配置效率[4]。Beasley以英國52所大學的物理系與化學系作為研究樣本,應用DEA模型分別評價了其教學效率和科研效率[5]。
二、實證分析
(一)教學貢獻率分析
雖然不同職稱的教學貢獻率與授課貢獻率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該職稱群體人數的影響,且不同群體的授課貢獻率會受到是否要帶實習、是否要指導實踐創新項目等因素影響,但是總體來講副教授群體是主要的教學與授課群體。
(二)科研貢獻率分析
副教授群體所占總人數的比例在五年中都是最高的,且總體呈緩慢上升趨勢。教授群體占總人數的比例總體呈上升趨勢,但在2013年達到最低點。講師群體占總人數的比例總體呈下降趨勢,并在2014年之后低于教授群體且差距逐年增大。
(三)懈怠狀況分析
針對職稱評定前后的教學量變化,可以得知共有20%的教師在新職稱評定后發生了教學懈怠狀況,其余80%的教師在新職稱評定后未發生教學懈怠狀況。由此,可以得出絕大部分教師在新職稱評定之后不會發生教學懈怠狀況,只有少數教師會在新職稱評定之后發生教學懈怠狀況的結論。
針對職稱評定前后的科研量變化,可以得知共有60%的教師在新職稱評定后發生了科研懈怠狀況,有40%的教師在新科研職稱評定后未發生科研懈怠狀況。由此,可以得出半數以上的教師在職稱評定之后不會發生科研懈怠狀況,但接近半數的教師會在職稱評定之后發生科研懈怠狀況的結論。
三、結論與展望
基于北京高校教師數據,采用數據包絡分析方法,定性分析了連續五年間不同職稱群體的教研貢獻率變化。結果表明,對于教學、科研貢獻率方面,副教授群體均占據了主要地位;絕大部分教師在教學職稱評定后不會產生教學懈怠現象,近半數的教師在科研職稱評定之后會出現科研懈怠現象。為此,學校在考核過程中,針對不同職稱、年齡層面的教師,采取個性化的柔性評價策略。
參考文獻:
[1]梅紅,宋曉平,吳建南.國外大學評價的多元化選擇——以應用層級分類法和DEA方法為例的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08 (4): 37-40.
[2] Abramo G, DAngelo C, Pugini F. The measurement of Italian universities research productivity by a non parametric-bibliometric methodology[J]. Scientometrics, 2008, 76(2): 225-244.
[3] Gorman B, Kelly T. Discussion of standard specimens fo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 atom probe tomography[J]. Microscopy and Microanalysis, 2011, 17(S2): 850.
[4] Davis P J. Seven biggest problems with performance appraisals: and seven development approaches to rectify them[J].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in Organization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11, 26(1): 11-14.
[5] Beasley J E. Comparing university departments[J]. Omega, 1990, 18(2): 17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