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美華
摘 要:隨著教育理念的優化,情景教學具有比以往傳統的教學更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效率的優點,情景法在教學中的應用也越來越被重視,尤其是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將情景教學應用于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中,能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理解和感悟文章中的情感和作者所要表達的內容,提高學生閱讀的感知能力,讓學生愛上閱讀。將從情景教學的概念到初中語文閱讀課堂情景教學的應用進行剖析,以求為學生創造生動有趣的閱讀情景,培養學生閱讀過程中對文章的感悟能力。
關鍵詞:閱讀;情景教學;初中語文
一、情景教學的概念
情景教學,是通過創設情景,優化學生學習環境,使學生的認知和情感相結合,實現學生主動學習與發展的一種教育模式。情景教學通過全面深化情景,以求達到引導學生“景中思考”“景中學習”的目標。情景教學思想,將科學與人文結合,實現的是對教育過程中人文、藝術的把握,是對傳統知識觀的超越。情景教學是動態的、開放的和不斷向前發展的。
二、初中語文閱讀課堂中情景教學的應用
1.情景閱讀促進自主學習
初中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很重要,如果學生缺乏自主性,即便老師再怎么苦口婆心,再怎么春風化雨,也提高不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語文學習效果。文字可以是美麗的,也可以是枯燥的,這取決于學生的心態,自主性強的學生會覺得文字是美麗的、充滿魅力的,再多的閱讀都是一種享受,而對于缺乏自主性的學生來講,閱讀估計就是被迫去做的一件事。但是,如果教師在閱讀的教學過程中能加入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閱讀,感受文字的美和情感的魅力,久而久之,學生自己在閱讀過程中也能形成情景浮現,這會極大地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
2.情景模擬,激發閱讀興趣
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曾說:“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情景教學能使學生身臨其境,給學生展示鮮明具體的形象,讓學生從形象的感知到達抽象的理性思維和感悟。像朱自清《背影》的閱讀,教師可以把課文編成一個小劇本,然后讓學生去演,模仿父親與兒子的對話、語氣和眼神,感受父親攀上月臺買橘子給孩子的慈愛和孩子看見父親背影因歲月的流逝變得佝僂了的憐惜以及心疼之情。通過表演的形式,讓學生投入文章的角色,切身感受文章細膩的情感,以達到理解課文、理解作者的目的。讓學生愛上閱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若能讓學生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會使得學生把讀書看成一大樂事,從而釋放自身的閱讀潛能,覺得閱讀是一種享受,越讀越有興趣,越有興趣就越想讀。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創設閱讀情境,讓學生走進作者,走進故事,全面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
3.創設閱讀情景,提高初中語文課堂質量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從實際出發,創設恰當的閱讀情景,不僅可以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還能使學生在不同的情景中深入領悟學習內容,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情景之于知識,猶如湯之于鹽,鹽需溶入湯中方能帶出湯的鮮美,閱讀也要融入情景中,方能易于學生理解、消化、吸收。正如贊可夫所言:“教學法一旦能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語文閱讀課堂中,教師要想辦法讓學生深入文章情景,積極創設情景,豐富課堂閱讀,從而間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課堂教學質量。創設閱讀情景可以從以下角度切入,第一個角度是從閱讀文本材料出發,文本材料不是文章本身,而是文章相關的材料,學生往往對課本的文章感到視覺疲勞,對于手中已有的東西往往在思維上具有麻木性,與文章之外的相關材料結合進行閱讀,能夠點燃學生閱讀的興趣。第二個角度是借助人物“背景”創設情景,背景知識指的是文章的社會背景、人物的背景,很多時候學生通過了解文章作者背后的故事才激起極大的閱讀興趣,當學生了解了作者的生平,學生會因為喜歡上這位作者的風格而去了解他的其他作品,從而拓寬了閱讀的廣度和深度。因此,我們要強調學生通過問題的設立來領導閱讀,把閱讀的過程看成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情景問題的設立,學生有目的地閱讀,這樣才會有動力。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情景創設要遵循初中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規律,尊重學生的自主性,注重學生的感受,多渠道培養學生發展廣泛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情景的創設中閱讀,避免大量枯燥乏味的文字,是學生培養想象力、文字表達能力、創作能力的新起點。閱讀情景教學從根本上改進了學生閱讀的方式,促進了學生個性發展,體現了閱讀的美。
參考文獻:
[1]于道先.高中語文小說閱讀情景教學探索[J].讀天下,2016(15).
[2]陳健.情景教學方法在初中語文教育中的應用[J].學苑教育,2017(1).
[3]曾憲揚.淺談初中語文課堂情景教學之廣泛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6(11).